-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第2版)/顧書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177339
- 條形碼:9787122177339 ; 978-7-122-1773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第2版)/顧書英 內容簡介
該教材從聚合物合金化基本原理出發,拓展到填充改性及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及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各種改性方法的應用實例、制備方法及近期新研究進展,既闡述了各種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相關原理,又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編寫內容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在每章末尾作一小結,并添加啟發性思考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本教材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尤其高分子材料及復合材料方向)的本科生、專科生及碩士生選用,也可供從事相關領域的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第2版)/顧書英 目錄
01高分子材料改性的主要方法1
011共混改性1
012填充改性2
013纖維增強2
014化學改性2
015表面改性2
02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發展3
第1篇聚合物合金
第1章聚合物合金的基本原理5
11基本概念5
111聚合物合金的概念5
112聚合物合金化技術的特點5
113聚合物合金的制備方法6
12聚合物合金的分類7
121按熱力學相容性分類7
122按聚合物合金的組成分類8
123按組分間有無化學鍵分類9
13聚合物間的相容性10
131基本概念10
132相容性的熱力學基礎11
133共混體系的相圖13
134相分離的臨界條件14
135兩種相分離機理16
14相容性的預測及測定方法17
141相容性的預測17
142相容性的測定方法20
143聚合物共混體系的多尺度模擬23
15改善相容性的方法26
151相容聚合物的結構特征26
152改變鏈結構改善相容性27
153增容劑的應用28
本章小結31
思考題32
第2章聚合物合金的相態結構33
21相態結構的類型33
211海島結構33
212兩相連續結構35
213兩相交錯層狀結構36
214含有結晶組分的相態結構36
22影響相態結構的因素37
221影響相連續性的因素37
222影響微區形態、尺寸的因素38
223含有結晶聚合物共混體系相態結構的影響因素39
23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離結構40
231嵌段共聚物微區的結構形態40
232影響微相分離結構的因素42
24界面層的結構和特性44
241相界面的形態45
242相界面的效應46
243界面自由能與共混過程的動態平衡46
25形態結構的研究方法47
251光學顯微鏡法47
252電子顯微鏡法48
253原子力顯微鏡法49
本章小結50
思考題50
第3章聚合物合金的增韌機理52
31橡膠增韌塑料的增韌機理52
311橡膠增韌塑料體系的形變特點52
312橡膠增韌塑料體系的增韌機理56
313影響橡膠增韌塑料增韌效果的因素58
32剛性有機粒子(ROF)對工程塑料的增韌原理59
321剛性有機粒子增韌的冷拉機理59
322影響剛性有機粒子增韌效果的因素61
323兩類不同分散相粒子對塑料增韌作用的比較61
本章小結62
思考題62
第4章聚合物合金的性能64
41聚合物合金的力學性能64
411聚合物合金玻璃化轉變64
412聚合物合金的沖擊強度67
413聚合物合金的其他力學性能68
42聚合物合金的流變特性68
421影響熔體黏度的因素68
422熔體的彈性效應70
43聚合物合金的其他性能72
431聚合物合金的透氣性72
432聚合物合金的透光性72
433聚合物合金的電性能73
434聚合物合金的阻隔性73
本章小結74
思考題75
第5章聚合物合金的共混工藝與共混設備76
51分散相的“分散”過程與“凝聚”過程76
52控制分散相粒徑的方法77
521共混時間的影響77
522共混組分熔體黏度的影響78
523界面張力與相容劑的影響78
53兩階共混分散歷程79
54共混設備簡介79
55共混工藝因素對共混物性能的影響80
本章小結81
思考題81
第6章聚合物合金各論82
61通用塑料合金82
611聚苯乙烯塑料的共混改性82
612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88
613聚烯烴的共混改性91
62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95
621概述95
622PA的共混改性96
623聚甲醛的共混改性101
624PET、PBT的共混改性102
625PC的共混改性105
626PPO的共混改性107
627特種工程塑料合金109
63熱固性塑料的共混改性111
631環氧樹脂的增韌111
632其他熱固性樹脂的共混改性119
64熱塑性彈性體121
641概述121
642共聚型熱塑性彈性體123
643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130
本章小結138
思考題140
第7章聚合物合金的進展141
71合金化的制造技術141
711反應加工技術141
712IPN技術142
713反應器合金147
714增容劑技術149
72功能性聚合物合金149
721生物降解性聚合物合金149
722永久防靜電性聚合物合金152
723高吸水性聚合物合金152
724形狀記憶聚合物合金152
73液晶聚合物的合金化154
731LCP合金的類型154
732LCP合金的相容性155
74具有自組裝相形態的聚合物合金156
741具有自組裝核殼結構相形態的三元不相容聚合物合金156
742固體納米粒子填充的二元不相容聚合物合金體系157
本章小結159
思考題160
參考文獻160
第2篇填充改性及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
第8章復合材料概述167
81復合材料發展史167
82復合材料的種類168
821聚合物基復合材料168
822碳基復合材料175
823混雜纖維復合材料179
824功能復合材料185
825生物體復合材料195
826智能復合材料196
本章小結197
思考題198
第9章填充改性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199
91填充劑的種類及基本特征199
911填充劑的種類199
912填充劑的基本特性201
92填充改性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202
921熱塑性塑料的填充改性202
922填充改性效果應與其他工藝技術環節相結合203
923塑料擠出成型加工設備203
本章小結204
思考題204
第10章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205
101增強纖維的種類及基本特性205
102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208
1021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工藝特點208
1022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制造方法208
本章小結215
思考題216
第11章復合材料的界面217
111概述217
112聚合物復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及作用機理218
1121界面層的形成219
1122界面層的作用機理221
113填充、增強材料的表面處理223
1131粉狀填料的表面處理223
1132玻璃纖維的表面處理225
1133碳纖維的表面處理227
1134Kevlar纖維的表面處理230
113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表面處理231
1136天然纖維的表面處理231
114復合材料界面分析技術232
1141紅外光譜法232
1142電子顯微鏡法233
1143X射線光電子能譜234
1144反氣相色譜法235
1145原子力顯微鏡237
1146界面細觀力學實驗及理論分析238
本章小結239
思考題240
第12章聚合物基復合材料241
121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基本性能241
1211力學性能243
1212疲勞性能244
1213沖擊性能244
1214蠕變性能244
1215低溫沖擊性能245
1216物理性能246
122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結構設計247
1221概述247
1222材料設計249
1223結構設計255
123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應用259
1231玻璃纖維增強熱固性塑料(GFRP)的應用260
1232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FRTP)的應用262
1233高強度、高模量纖維增強塑料的應用263
1234天然纖維增強可降解塑料的應用264
1235其他纖維增強塑料265
本章小結265
思考題266
參考文獻266
第3篇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
第13章納米復合材料概述269
131納米與納米科技269
132納米復合材料的定義269
133聚合物基納米復合體系271
134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272
1341溶膠凝膠法(solgel)272
1342復合醇鹽法272
1343微乳液法273
1344沉積法與等離子體法273
1345分子及離子插層方法273
135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274
1351溶膠凝膠法274
1352層間插入法275
1353共混法276
1354原位聚合法276
1355分子的自組裝及組裝277
1356輻射合成法277
136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的特性278
本章小結278
思考題278
第14章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279
141層狀硅酸鹽黏土材料279
1411蒙脫土的礦石性質279
1412蒙脫土層狀硅酸鹽資源及其分布280
1413有機黏土的制備281
142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283
1421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現狀283
1422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及應用前景283
1423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284
143插層過程的理論分析285
1431插層過程的熱力學分析285
1432插層過程的平均場理論289
1433插層過程的動力學分析290
1434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和分類291
144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研究方法292
1441透射電鏡觀察(TEM)292
1442廣角X射線衍射(WAXD)293
1443小角X射線散射(SAXS)295
本章小結296
思考題297
第15章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各論298
151聚酰胺/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298
1511原位聚合制備PA/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298
1512熔融插層制備PA/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01
1513PA/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302
1514PA/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308
1515商品尼龍/黏土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308
152PET/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10
1521原位聚合制備PET/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11
1522熔體插層制備PET/黏土納米復合材料313
1523利用聚酯低聚物插層制備PET/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14
1524PET/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315
1525PET/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319
153PP/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19
1531插層聚合法制備PP/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20
1532熔融插層制備PP/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21
1533溶液插層制備PP/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23
1534PP/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324
1535PP/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329
154生物降解高分子/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30
1541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331
1542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334
155UHMWPE/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39
1551UHMWPE高嶺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339
1552UHMWPE/高嶺土納米復合材料的流變行為340
1553UHMWPE/高嶺土納米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342
156熱固性樹脂/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43
1561環氧樹脂/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種類和制備方法343
1562影響黏土在環氧體系中插層/解離的因素343
1563插層/解離的固化熱力學和動力學346
1564環氧樹脂/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346
1565其他熱固性樹脂/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47
157橡膠/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48
158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349
1581具有剪切誘導有序結構的PS/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349
1582低分子液晶/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電控記憶效應349
1583聚苯胺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導電各向異性350
本章小結351
思考題352
第16章聚合物/碳納米管復合材料353
161碳納米管的制備、特性及表面處理353
1611碳納米管的制備354
1612碳納米管的結構和性能356
1613碳納米管的表面處理358
162碳納米管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以及制備359
1621碳納米管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359
1622碳納米管/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360
163聚合物/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各論360
1631尼龍/碳納米管復合材料360
1632PC/碳納米管復合材料361
1633PS/碳納米管復合材料362
1634環氧樹脂/碳納米管復合材料363
1635橡膠/碳納米管復合材料363
1636PLA/碳納米管復合材料365
1637CNTs/兩親性聚合物復合材料366
164碳納米管與聚合物相互作用機理367
本章小結368
思考題369
第17章聚合物/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370
171石墨烯的結構與特點370
1711石墨烯的結構370
1712石墨烯的特點370
172石墨烯的制備及表面處理371
1721石墨烯的制備方法371
1722石墨烯的表面處理373
173聚合物/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374
174聚合物/石墨烯復合材料的性能376
1741力學性能376
1742導電性能376
1743熱學性能378
1744氣體阻隔性能378
175聚合物/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379
1751太陽能電池379
1752傳感器379
1753超級電容器380
1754生物材料380
1755電子存儲器381
1756其他應用381
本章小結381
思考題382
第18章功能納米粒子填充的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383
181用于發光二極管的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383
1811共軛聚合物發光材料383
1812用于復合材料的納米粒子385
1813發光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386
1814量子點與聚合物復合的意義388
1815LED封裝材料388
182磁性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389
1821磁性納米粒子的基本特性389
1822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390
1823磁性納米粒子表面修飾392
1824磁性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394
1825磁性納米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實際應用396
183其他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398
1831聚合物/石墨納米復合材料398
1832聚合物/碳酸鈣納米復合材料401
本章小結405
思考題406
參考文獻406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第2版)/顧書英 作者簡介
顧書英,同濟大學,教授,顧書英, 女,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從事高分子材料、納米復合材料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04年被評為同濟大學優秀青年教師,2007年主講的本科課程《材料研究方法》榮獲國家精品課程,2008年獲韓國龍土木建筑獎勵金一等獎,2002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編著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聚合物基復合材料》。 主要研究領域: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靜電紡絲、流變行為。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研究人員完成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科技攻關項目、 863計劃、上海市納米科技專項、上海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等。近年來,在相關領域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SCI 收錄30余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