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澗溪春曉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3670
- 條形碼:9787020163670 ; 978-7-02-01636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澗溪春曉 本書特色
《澗溪春曉》讓我們領略中國鄉村振興的豐富景象,也讓我們認清鄉村脫貧小康之后的緊要課題:滿足精神需求、提升文明素養、優化生態環境、提高治理能力,具有強烈的前瞻意識,在同類作品中突出顯現“腦力”高度,無疑是扎實踐行“四力”的創作結晶,是一部思力精深的書寫新時代的優秀作品。 ——《人民文學》主編 施戰軍 《澗溪春曉》通過三澗溪村這扇窗口,揭示當下鄉村一個突出問題:如何通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帶領百姓擺脫貧困、走向小康富足。作者熟悉當下農村生活狀況,擅長刻畫人物形象,敘事語言簡潔明快,注重作品的可讀性和帶入感,是一部個性特色鮮明的脫貧題材報告文學佳作。 ——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 李朝全 如果說,記者要“頂天立地”,“站在天安門上想問題、站在田間地頭找感覺”,才能寫出真正接地氣的報道。報告文學寫作又何嘗不是這樣?以草根情懷,傾聽百姓所思;以爐火純青技法,書寫蕓蕓眾生。徐錦庚樂此不疲!煌}材,不同寫作手法,徐錦庚嫻熟運用,既緊扣現實、生動鮮活,又凝練雋永、精雕細刻。讀著讀著,似乎聽到“輕騎兵”那歡快的馬蹄聲,“得得得”疾馳而來。 ——人民日報社 朱悅華 報告文學作家采訪的深度與廣度,決定了其作品的深度與廣度。顯然,錦庚在采訪上是下足了功夫的……我發現一些優秀的新聞記者,他們貼近生活,目光敏銳,視野開闊,懂得選材,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文學筆法,便得心應手,將報告文學寫得流光溢彩。錦庚可以說是其中的一位。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作家 黃傳會
澗溪春曉 內容簡介
封面文字: 女村官的“好看”奮斗 直面問題 擔當作為 一份鮮活的鄉村治理“樣本” 成風化人 由亂到治 內容簡介: 三澗溪村屬于山東章丘管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經脫貧致富,集體經濟厚實。然而,到九十年代,該村卻陷入混亂,6年換了6任村支書,村集體欠債80萬元,成了一個爛攤子。2004年,鄉村女教師高淑貞臨危受命,15年如一日,強化班子建設,整治村容村貌,敢于擔當亮劍,妥善化解矛盾,善做群眾工作,吃透“一號文件”,敏銳把握時機,順勢而為發展,終于將三澗溪帶成一個優選村。2018年6月,總書記視察該村時,給予高度肯定。2019年底,三澗溪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被《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村支書高淑貞被評為“好看奮斗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中,登上“從嚴治黨”彩車。該書緊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成風化人、由亂到治”主題,以高淑貞為主線,通過一個個具體事例,講述其事發、沖突、解決全過程,試圖揭示當代農村的治理進程和發展規律,為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提供范本。
澗溪春曉 目錄
目錄
自序 破譯鄉村治理的“密碼”
引子 村里的變化可大了
**章 初出茅廬
一 回娘家
二 釋印把
三 清路障
四 拔窮根
第二章 招兵買馬
一 下馬威
二 爛攤子
三 換班子
第三章 當家理財
一 摸家底
二 奪資產
三 打官司
第四章 舒經活脈
一 用歪苗
二 砸硬殼
第五章 見招拆招
一 拔樹苗
二 補牛蒡
三 移壽墳
四 法與情
第六章 針鋒相對
一 離間計
二 查黑井
三 親友劫
第七章 借力使力
一 建公寓
二 遷祖墳
三 蓋澡堂
四 三建校
第八章 筑巢引鳳
一 鳳來棲
二 關豬場
三 扶豬倌
四 榮譽貸
第九章 推心置腹
一 平醫鬧
二 接皮球
三 姐妹花
第十章 冰釋前嫌
一 婆媳懟
二 夫妻怨
三 兄弟鬩
尾聲 布谷催播
澗溪春曉 節選
這里講述的,是一位女性和一個村莊的故事。 一 回娘家 這個故事,應該從那場運動會說起。 那是1994年秋天,章丘市明水鎮舉辦農民運動會。主席臺上,端坐著鎮領導,當中是鎮黨委書記林子祥。 運動員分5個方隊,魚貫而入。前4個隊,隊伍松散,步伐凌亂,有的挺胸凸肚,有的抓耳撓腮,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東張西望,像群散兵游勇。林子祥皺起眉頭。 “一二一,一二一!”突然,入場口響起口令聲,是個大嗓門,有些尖細,顯然是女性的聲音。大家伸長脖子,朝入場口張望。這時,一支方隊走進場,統一穿著運動服;領頭的年輕女子,身材高挑,濃眉大眼,短發及耳,顯得格外精干。她的身后,是群青年男女,膚色黝黑,動作粗獷有力。 走到主席臺前時,女子一聲令下:“向右——看!”便舉手向主席臺敬禮,腳下邁起正步;與此同時,隊員們齊刷刷望向主席臺,正步整齊劃一,胳膊孔武有力,一板一眼,煞有介事,仿佛是閱兵隊伍。 一看這陣勢,林子祥咧嘴樂了,問身邊的鎮教委主任:“這個女的是誰?” “是王白中學的代課老師,叫高淑貞!苯涛魅位卮穑八仁穷I隊,也是教練。這個方隊,是10個村的農民代表,她一手調理的,很認真。” “這樣的能干事!”林子祥頻頻點頭,“她在學校表現咋樣?” “不孬!是典型!苯涛魅螡M意地說,“在我們農村中學,別說民辦教師,就是公辦教師,入黨也很困難。她去年就破格入黨了,很不容易,如果不是成績突出,是不可能的! “噢!蓖_下的身影,林子祥若有所思。 明水鎮下轄5個管理區,管理區各管10多個村。第二年冬,王白莊管理區黨總支書記郭強來到學校,找高淑貞談話。郭強也是教師出身,曾經教過高淑貞。 “淑貞,想換份工作不?是項光榮的工作。”郭強開門見山。 “啥光榮工作?”高淑貞有點詫異,“當老師挺好的,我很喜歡! “領導相中你了!惫鶑娡嶂^,笑瞇瞇地賣起關子。 “相中我?” “還記得去年的運動會不?”郭強兜出底子,“林書記注意上你了,想讓你回娘家村當支書,你去不?” “去!”高淑貞磕巴都不打,快言快語,“我非得把這個村治好,也給娘家人長長臉!” “不過,”郭強打起預防針,“你娘家村可不好干,底子薄,可能會遭人欺負哩。” “那怕啥?誰敢欺負我,我就同誰打!”高淑貞頭一甩,袖一擼,“小時候,男同學欺負我姐,我把他摁在地上揍!” “哈哈哈!你這個女漢子!”郭強兩手一拍,“年底村兩委換屆時,你就上任!” 高淑貞生于1965年,姊妹8個,她排行老六,上有四姐一哥,下有一妹一弟。她該感謝父母,如果不是父母重男輕女,一心想再要個兒子,她也到不了這世上。為啥想多個兒?就是怕被人欺負。因為父母被欺負怕了。 父親高家民,排行第三,上有倆哥。16歲時,國民黨軍隊抓壯丁,要把他二哥高家林抓走。那年,高家林18歲。家里正缺勞力,當爹的尋思,老三還小,派不上用場,不如讓他頂老二,出去混口飯吃,于是借口老二有病,四處托門子,居然辦成了。高家民當了兩年挑夫,沒少吃苦,發育后身材高大,模樣也俊,上司甚喜歡,讓他扛槍當兵,還送他進中美特訓班。 1948年,高家民所在部隊吃了敗仗,沿濟青鐵路,往青島撤。一天夜里,火車開到一個車站,停下休整。一打聽,說是杲家坡 站。高家民一激靈,這不是家門口嗎?瞅準一個空當兒,一貓腰,鉆進谷子地溜了。炮樓里的哨兵發現后,朝他開槍,子彈跟在后面,嗖嗖地攆。高家民慌不擇路,把腿摔斷了,但不敢歇息,連滾帶爬,逃過一劫,僥幸撿了條命;不敢回家,跑到大哥的女兒家,躲在炕洞里,直到隊伍開拔。 這段傳奇,“文革”時卻成罪狀,他被打成“歷史反革命”,經常挨斗,家人苦受牽連。高家林先是躲到東北,*后含辱自殺。幾個孩子也跟著遭罪,不能當紅小兵,不能入團,只讀到初中就輟學了。 小時候,高淑貞問過爹,你怨人家不?父親呷了口茶,瞇著眼,緩緩回答:“打仗死了多少人?這一片兒,一起出去的好幾個,就我一個回來。我已經很知足嘍!不怨天,不怨地!彼,生產隊長無論派他啥活,他都很順從。 “文革”結束后,高家民看到了希望,讓閨女幫他寫申訴信,訴說自己的冤屈。這樣的申訴信,高淑貞不知寫了多少封。直到1980年,父親終于被平反,戴了十多年的“帽子”,終于摘掉,高家終于擺脫厄運,抬頭做人。 高淑貞一路讀到高中,體育成績很好,是濟南市高中女子乙組5公里競走冠軍,“三鐵”(鉛球、鐵餅、標槍)項目都是第三名。1987年,她高考落榜,趕上縣里招聘農村代課教師,順利入選,被招到明水鎮王白中學,擔任體育和生物老師。后來,與校團總支書記趙云昌相戀,1988年冬結婚。 高淑貞十分珍惜這份工作,表現很好。學校進小偷時,她不顧危險,一馬當先,力擒盜賊。有年冬天,淘氣的孩子玩火,把鐵路枕木點著了,她帶著學生撲救。學校安排她當動物學、植物學老師,她開動腦筋,把課講得靈活生動。很快,她就脫穎而出,擔任學校團總支書記、片區少先大隊輔導員,被評為優秀教師;得到組織的 認可,1993年5月入黨,進入校委會;隨后又被評為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榮獲山東省“青春立功”一等功。 鎮黨委見她是棵好苗子,有意栽培她,將她樹為優秀共產黨員,安排在大會上發言,*后決定讓她到村里任職。 高淑貞有個5歲的女兒,這時候按政策懷上第二胎,剛6個月。趙云昌擔心:“你挺個大肚子,行嗎?30歲的人了,好好帶孩子得了,瞎折騰啥?不怕別人笑話你?” “我身體棒著呢,哪這么嬌貴?俺娘那時懷著孩子,快生了照樣拉溝子種麥子,也沒啥事!备呤缲懶ξ卣f,“我沒當過官,不知道當官的滋味,想去過把癮,你甭管。” “嘁,官迷。”趙云昌撇撇嘴,“受了委屈,別哭鼻子,我可幫不了你,自己找罪受吧。” “受委屈?”高淑貞一拍胸脯,豪氣干云,“我是受委屈的人嗎?你放心,我決不會求你。我可說好了,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你不許干擾我。一言為定!” “行,行,一言為定。”趙云昌苦笑一聲。 高淑貞的娘家村,叫東太平。高淑貞的父親頭腦活絡,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就偷偷做小買賣,家里是*早的萬元戶。母親性格豪爽,古道熱腸,學了姥姥一手針灸、接骨的絕活,誰有個頭疼腦熱,請母親扎一針就好;誰家生孩子,都會請母親接生?上,母親患了尿毒癥,去世早,沒來得及把絕活傳給孩子。不過,她豪爽潑辣的性格,全部傳給了高淑貞。 1996年元旦過后,郭強送高淑貞上任。到了村里,郭強要開黨員大會,費了好大勁,才把黨員叫齊。村部是3間平房,低矮破舊。高淑貞同大家見面,她原以為,都是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大家會很熱情。沒想到,一見面,心就涼了半截:說是黨員大會,其 實僅有7名黨員,個個蔫頭耷腦,像霜打的茄子。 郭強宣布:“經明水鎮黨委研究決定,任命高淑貞同志為東太平村黨支部書記。”說罷,他帶頭鼓掌,高淑貞也跟著鼓,鼓了兩下,發現不對頭:在場的人,大多表情麻木,無動于衷地坐著,有的低頭吸煙,有的交頭接耳,還有的陰著臉,頭扭向一邊;只有兩位老人,面容和善,一位微笑點點頭,另一位舉起手欲鼓掌,見別人不動彈,也放下了手。 郭強有些尷尬,干咳一聲,說道:“大家有什么意見?可以提提! 陰臉扭頭的那位,年近60,鼻子里“哼”一聲,滿臉不屑。他叫高文山,原是煤礦職工,退休后回村養老。 中間幾位,分別叫劉秉信、高寶清、高紹雨、高紹武、高紹偉。 微笑點頭的老人,便是劉秉信。另一位欲鼓未鼓的,叫蘇士華,也是煤礦退休職工。 畢竟是娘家村,高淑貞還是了解的。除了劉秉信是老支書,任職多年,其他幾個,任職時間都不長,都是干不下去,被迫辭職的。*后一任是高紹偉。也就是說,除2名退休工人外,全村5名黨員,都輪流當過支書。高紹偉辭職后,村里實在選不出人,鎮黨委只好委派高淑貞。 見大家不吭聲,郭強皺起眉頭:“俗話說,火車要有車頭帶,致富要有領頭羊。咱村沒了領頭人,人心都散了,工作停滯不前,老百姓怨聲很大,要盡快運轉起來。你們都是共產黨員,要服從組織決定,積極配合高淑貞同志,把工作抓起來。” 說罷,郭強挨個點名,一遍遍問:“你有意見嗎?” 被問者只好逐個表態:“沒有。” 問了一遍后,郭強一錘定音:“都沒有意見是吧?那好,通過!” …… ……
澗溪春曉 作者簡介
徐錦庚,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魯迅文學獎和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F任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兼任山東省記協副主席。出版《中國民辦教育調查》《國家記憶》《懶漢治村》《曙光中的足跡》等。兩篇新聞作品入選中國人民大學教材 。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