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皮影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418525
- 條形碼:9787558418525 ; 978-7-5584-1852-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皮影班 本書特色
《皮影班》以少年麻青拜師學藝為主線,刻繪了中國傳統民間技藝皮影戲的特色。在慶德班、秦家班兩個皮影戲班的爭斗中,在孩童學藝的相互陪伴與砥礪中,在皮影制作、童謠傳唱、皮影班衰敗等情境渲染中,中國傳統技藝的當代命運一一浮現。作品既洋溢著孩童學藝的稚氣和趣味,也沉潛著傳統技藝的民間基礎和當下困境。作品文學性十足、抒情性飽滿,流露出一種濃郁的詩性情懷。作品語言持正典雅,人物個性鮮明,具有一種深厚的思想與藝術力量。
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皮影班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長篇兒童小說。帶著一張珍貴的黃牛皮,麻青走進了灘西的皮影班——慶德班,成為“皮影王”的學徒。寒來暑往,在師父破舊的四合院里,麻青與伙伴們沉浸在皮影技藝的學習中,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地嘗試。吱吱呀呀的毛驢車,承載著師父發揚皮影藝術的宏愿。可同行間的明爭暗斗、學徒們的相繼離開、電視電影的飛速普及都讓皮影戲逐漸走向沒落。初心不改的麻青陪著師父退回到小小的四合院,堅定地守護著皮影文化的“火種”。隨著皮影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的文化藝術又迎來了春天……
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皮影班 目錄
**章 麻青
第二章 拜師
第三章 戲班
第四章 規矩
第五章 入戲
第六章 老秦
第七章 銅兒
第八章 對臺
第九章 黃痣
第十章 美葉
第十一章 命運
第十二章 還鄉
第十三章 師父
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皮影班 節選
**章 麻青 1983年冬天,黃河灘附近大大小小的河道都結了厚冰。有幾條老船被凍在了河面上,遠遠望去仿佛幾只受傷的大雁,顯得格外孤獨無助。 前幾天連續下了幾場暴雪,放眼望去,整個河灘到處白茫茫的,像被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絮。河灘的樹枝上、枯草上、老船上都掛滿了雪凇,雪凇晶瑩剔透,實在好看。刺骨的北風呼呼地吹,冰面上的雪花打著卷飄向了遠處。有賣蜂窩煤的老人拉著板車從河灘上走過,雪地上留下了兩道清晰的輪轍痕。 漫長的河灘上,一個男人帶著一個男孩沿著板車輪轍往灘西的沈里鎮走。男孩穿一件破舊的藍色碎花棉襖,雙手抄在衣袖里,脖子緊縮在襖領里。男孩耳朵上的灰色耳套在雪地里特別顯眼。耳套是父親用耗子皮新做的。今年秋收時,有兩只耗子偷吃糧倉里的糧食,父親用鼠夾逮到了它們,風干了耗子皮,拿針線縫成了兩個耳套。耳套戴在耳朵上暖烘烘的,無論再怎么天寒地凍,耳朵都不會像前幾年那樣生凍瘡了。 父親扭過頭問身旁的男孩:“麻青,冷不?” 叫麻青的男孩哆哆嗦嗦地說:“冷嘞。” “哪兒冷?” “除了耳朵不冷,哪兒都冷。” “冷怕個啥,這點苦都吃不了,還學啥皮影戲。”父親指著河灘南邊的那條黃河支流說,“以前大冬天我在金堤河上鑿冰捕魚還要冷哩。” 父親說,每年的冬天金堤河都會結冰,到那個時候,很多魚就像被施了法術,游著游著就不動了,仔細看才知道魚被凍在了厚冰里。他和村里人拿著鐵鍬斧頭來鑿冰取魚,一斧頭一斧頭鑿下去,鑿得渾身直冒汗。鑿出來的鯉魚一條足足有四五斤重,掏出來還活蹦亂跳哩。 “這叫鯉魚跳龍門。”父親補充道。 父親還說,有一年冬天他在河冰里還鑿出過一條藍色的魚,更稀奇的是,魚嘴里銜著一根銀發簪。有人說銀發簪來自明代,甚至更久遠的年代。老人們都說這黃河灘下面埋藏著很多寶貝。 父親在麻青心里是條鐵骨錚錚的硬漢。父親是位鐵匠,他的鐵匠鋪在村頭*西邊河岸上。農閑時父親每天都在火爐旁叮叮當當地敲打,鐵塊燒得通紅,火星四處飛濺。孩子們團團圍在火爐旁,看他一下一下揮舞鐵錘。 父親對圍觀的孩子們說:“都躲遠點,火星蹦身上疼哩。”孩子們不聽勸,都拿著水槍往鐵塊上噴水。麻青大搖大擺地走過來,孩子們見到手持彈弓的麻青像見到了克星,便四散跑開了。父親大多幫人家打造農具,鐵鍬啦,耙子啦,鐮刀啦,鋤頭啦……有時候也打造菜刀、剪刀之類的生活用具。 無論父親再怎么辛苦工作,麻青都不爭氣。麻青學習成績不好,每次考試在班上都倒數**。麻青讀完小學不肯再讀書。父親和母親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說也說了,勸也勸了,他還是死活不愿去學校,非得要跟父親學打鐵。父親拍了拍麻青瘦弱的肩膀,搖搖頭對麻青母親說:“麻青這小子打鐵不行,他吃不了這個苦,還是學門別的手藝吧。” “那讓他學啥?”母親把納了一半的鞋底往針線筐里一扔說。 父親幫麻青想了很多出路。*先想過讓他去豫劇團學唱戲。那時候,正好有灘西的豫劇團來村里唱大戲。大戲唱了三天三夜,一米多高的土戲臺上時而刀光劍影萬馬奔騰,時而悲喜交加柔腸百結,引得臺下掌聲連連。父親帶麻青去見了豫劇團團長。團長說學戲可以,但是孩子要心甘情愿,不能偷懶,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戲苦著呢,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哪有看起來那么輕松呀。 聽團長這么一說,麻青不愿去。 鎮上有家馬戲團,馬戲團生意一年四季都很火爆,父親覺得學馬戲表演很有前途,便拉著麻青去了馬戲團。馬戲團里幾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正在喊著號子練下腰。父親向馬戲團團長說明了來意。團長看了看麻青單薄的身板,把他帶到一根豎立的木柱前,說:“上去!”麻青看著有兩個自己那么高的木柱,心里發怵。麻青不敢上,抱著父親的大腿說害怕。父親覺得這個兒子也太不給自己長臉了,瞪了麻青一眼說:“就這點出息?!” 父親連哄帶騙,說教了大半天,麻青還是不敢上,一直抱著父親的腿不松開。團長對麻青招招手說:“你過來。” 麻青不敢上前半步。團長一把拉過麻青,像舉一只玩偶一樣把他舉起來放在了木柱上。木柱很細,勉強站得下麻青的兩只腳,如果是大人估計還站不下。 麻青站在木柱上不敢往下看,只感覺腿腳發軟,搖搖欲墜。這時候團長說:“轉一圈。” 轉一圈?麻青以為自己聽錯了,這三寸之地站都站不穩,哪還敢轉一圈?! “你轉,大膽轉一圈!”團長再次命令麻青。 麻青站在木柱上紋絲不動,父親急得額頭直冒汗。他對著木柱上的麻青吼道:“你快給我轉!”父親的聲音震耳欲聾,以至于團長都被嚇得一個趔趄。麻青嚇得哇哇大哭起來,父親不知道麻青是被團長嚇到了,還是被自己嚇到了。團長搖搖頭說:“這孩子膽子太小,還是做點別的吧。” 后來,經常來村里的剃頭匠瘸三又來了。父親帶著麻青去找他剃頭。剃完頭,父親故意多給他五塊錢。瘸三說:“我多收你那五塊錢干啥?” 父親說:“不瞞你說,我想讓這孩子跟你學剃頭。” 瘸三說:“學就學吧,不收錢。” 麻青跟瘸三去學剃頭。父親和母親都松了口氣,覺得麻青總算學了門手藝,以后生活有個著落啦。可他們沒想到的是,三天后麻青回來了。 父親驚訝地問:“為啥回來了?” 麻青說:“沒意思,沒前途。” 再后來,村里來了位配鑰匙的老師傅。老師傅每天坐在街邊的墻根下忙活。老師傅很認真,一把銅鑰匙總要耐心地打磨很久,那樣子像在雕琢一件傳世藝術品。麻青父親覺得配鑰匙是個不錯的行當,于是問麻青愿不愿意去學。 麻青說:“我不去。” 父親問為什么不去。 麻青說:“配鑰匙能有啥前途。” 麻青這么一說,父親來了脾氣:“這沒前途那沒前途,讀書有前途你咋不去讀?!” 麻青低著頭不說話,任憑父親數落。 麻青找不到出路,父親和母親對他的未來很是擔憂。麻青母親急了:“麻青呀,你不學門手藝,以后怎么生活呀,怎么養家糊口呀,難道去乞討?” “我就放牛!”麻青突然說。 “放牛?”父親疑惑地盯著麻青,他覺得越來越捉摸不透兒子了。 四五年前,父親從隔壁村買了一頭小牛犢,現在黃牛長得肥肥壯壯的,很討人喜歡。麻青每天放學回來總會先跑去牛圈看看小牛犢。他經常去河灘上割來嫩草看著它吃下去,直到牛肚子滾圓滾圓。他還給小牛犢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阿黃”。 父親把心一橫,說:“麻青,既然你想放牛,那就去放牛吧。” 麻青手舞足蹈地說:“行。” “我先把丑話說到前頭,你要把牛照顧好,牛要是瘦一斤肉、掉一根毛,有你好看哩!” “爹,你放心。”麻青說,“牛在我在,牛不在,我就給你當牛做馬。” 從那以后,麻青有了事做。他似乎變得充實了起來。麻青每天一大早從床上爬起來便牽著牛往河灘走。放牛在麻青看來是一份十分輕松的活兒,只要把牛往河灘上一放由它吃草就行了,不用費一點兒腦筋。 春天,河灘上的柳樹發了芽兒,麻青爬上樹去折柳條。折了柳條,齜牙咧嘴用盡全力把柳條泛著青的柳皮擰下來做成哨子,放嘴里嗚嗚地吹。哨聲像鳥叫,又像遠處河道船只的汽笛聲,還像老牛的哞哞叫喚。 阿黃聽到哨聲撒著歡兒跑過來,抬著頭對著騎在樹杈上的主人哞哞叫喚。麻青坐在樹杈上,雙腿垂下來像掛鐘的鐘擺那樣蕩來蕩去,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麻青順手折一根帶著綠油油樹葉的樹枝扔給阿黃,阿黃銜著樹枝走開了。麻青撿一根手腕粗的干樹枝,邊看阿黃吃草邊拿著鉛筆刀刻木劍。夕陽西下,木劍刻好了,麻青手持木劍騎在牛背上,那派頭像一位凱旋的將軍,又像一位趾高氣揚的騎士。 阿黃在麻青的照料下長得越來越肥壯。 在麻青看來,阿黃就是他*忠實的好伙伴。他時時處處護著阿黃,在麻青危難之際,阿黃也救過麻青。河灘上經常有成群的瘋狗流浪。那次,麻青坐在河灘上看著不遠處的阿黃吃草,忽然圍上來三條瘋狗。三條瘋狗估計是餓急了眼,兇狠地盯著麻青。麻青從地上撿起一塊石塊扔向瘋狗,沒想到這個小小的舉動竟然激怒了瘋狗,瘋狗們齜牙咧嘴對著麻青狂叫不止。麻青被這陣勢嚇得屁滾尿流,一動不敢動。其中一條瘋狗試探著走向麻青,麻青心頭一驚,屏住了呼吸。瘋狗看麻青不敢反抗,便箭一般沖上來撲咬,好在麻青反應敏捷,倒下身子向旁邊打了個滾兒躲開了。瘋狗撲了個空,仿佛受到了戲弄,扭頭看了看身后的兩個同伴示意幫忙。另兩條瘋狗心領神會也沖上來,把麻青包圍了起來。麻青嚇得滿頭大汗,慌亂中大叫了一聲:“阿黃!” 正當麻青心慌意亂時,在附近吃草的阿黃聽到了主人的呼喚,甩著尾巴哞哞叫著跑過來。瘋狗們聽到牛叫便轉過身,改變攻擊目標,沖向阿黃。阿黃似乎看出了主人的窘境,便“調虎離山”往遠處跑。阿黃一跑,三條瘋狗就扔下麻青去追阿黃。阿黃把瘋狗引開了,麻青脫離了險境。 瘋狗們追趕著阿黃越跑越遠,直到它們的身影消失得無影無蹤。麻青怕阿黃被瘋狗們咬傷,趕緊朝阿黃和瘋狗離開的方向追去。 麻青在河灘上一邊奔跑,一邊哞哞學著牛叫,可他找了大半天,也沒有看到阿黃的影子。 后來,在河灘和金堤河的交匯處,麻青終于看到了阿黃,可是眼前的一幕讓他慌亂不已。阿黃的四條腿深深陷在沼澤淤泥里,正在拼命掙扎,一副茫然無助的可憐模樣。阿黃越掙扎身體越往下陷,眼看淤泥就要漫過牛肚子了。 麻青傻了眼,急得在河灘上直跺腳。
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皮影班 作者簡介
大秀,兒童文學作家。作品見于《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中國校園文學》等報刊。出版長篇兒童小說《麻花辮》《皮影班》等作品。獲《人民文學》和《中國校園文學》雜志主辦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新人獎;作品《皮影班》獲第二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作品《麻花辮》入選“2020年徐州市寒假閱讀推薦書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