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計算機控制技術(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93457
- 條形碼:9787121393457 ; 978-7-121-3934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控制技術(第4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微處理器在智能化測量和自動控制中的應用為主線,簡要地介紹了連續控制系統和計算機測控系統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從應用的角度介紹了計算機測控系統中主要使用的傳感器和執行器,循序漸進地介紹了計算機測控系統的輸入/輸出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和抗干擾技術、常用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參數確定技術、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技術等,還介紹了計算機測控系統的發展現狀和正在飛速發展的機器人技術。本書列舉了不同領域中使用的計算機測控系統實例,供不同行業的讀者學習。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盡量避免復雜的數學推導和理論分析,著重于實際應用。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電氣、機械及醫療儀器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計算機應用或自動化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計算機控制技術(第4版) 目錄
目 錄
第1章 計算機控制系統概述 1
1.1 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1
1.1.1 自動控制系統的任務 1
1.1.2 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2
1.1.3 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 2
1.1.4 自動控制系統的類型 3
1.2 被控對象的特性 4
1.2.1 被控對象特性的類型 4
1.2.2 被控對象特性的一般分析 6
1.3 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10
1.3.1 控制系統的典型外作用函數 10
1.3.2 閉環控制系統的過渡過程 12
1.3.3 閉環控制系統的控制指標 12
1.3.4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綜合控制指標 13
1.4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組成和分類 14
1.4.1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一般概念 14
1.4.2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硬件組成 15
1.4.3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件組成 16
1.4.4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分類 17
本章小結 21
練習1 22
第2章 傳感器 23
2.1 傳感器概述 23
2.1.1 傳感器的作用及組成 23
2.1.2 傳感器的分類 23
2.1.3 對傳感器的主要技術要求 24
2.1.4 不同領域使用的傳感器 24
2.1.5 用于機器人的傳感器 25
2.1.6 家用設施所需的傳感器 25
2.1.7 醫療衛生保健領域使用的主要傳感器 26
?
2.2 機械量傳感器 27
2.2.1 壓電式壓力傳感器 27
2.2.2 電感式接近傳感器 29
2.2.3 光柵位移傳感器 30
2.3 熱工量傳感器 33
2.3.1 集成溫度傳感器 33
2.3.2 高分子材料濕度傳感器 37
2.3.3 渦流流量傳感器 39
2.4 光傳感器 41
2.4.1 光電式傳感器 41
2.4.2 紅外光傳感器 50
2.4.3 紫外線傳感器 52
2.5 其他傳感器 54
2.5.1 氣敏傳感器 54
2.5.2 超聲波傳感器 56
2.5.3 霍爾傳感器 58
2.5.4 數字式傳感器 60
本章小結 63
練習2 63
第3章 執行器 64
3.1 執行器概述 64
3.1.1 執行器應具備的主要技術特征 64
3.1.2 執行器的分類及特點 64
3.2 氣動執行器 65
3.2.1 氣動執行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65
3.2.2 氣動執行器與計算機的連接 66
3.3 電動執行器 66
3.3.1 伺服電動機 67
3.3.2 步進電動機 68
3.3.3 調節閥 70
3.3.4 電磁閥 71
3.3.5 固態繼電器 72
3.4 液壓執行器 74
3.5 防爆柵和自動/手動、無擾動切換 75
3.5.1 防爆柵 75
3.5.2 自動/手動、無擾動切換 76
?
本章小結 77
練習3 78
第4章 計算機過程輸入/輸出技術 79
4.1 模擬量輸入通道 79
4.1.1 輸入信號的處理 79
4.1.2 模擬多路開關 84
4.1.3 程控增益放大器 86
4.1.4 采樣和采樣定理 91
4.1.5 A/D轉換器及其和中央處理器(CPU)的連接 95
4.2 模擬量輸出通道 100
4.2.1 模擬量輸出通道的結構形式 100
4.2.2 D/A轉換器和CPU的連接 101
4.2.3 D/A轉換器的輸出方式 105
4.2.4 D/A轉換模板的通用性 107
4.3 開關量輸入/輸出通道 108
4.3.1 數字量輸入接口 108
4.3.2 數字量輸出接口 109
本章小結 109
練習4 110
第5章 數據處理技術 111
5.1 數字濾波 111
5.1.1 慣性濾波法 111
5.1.2 算術平均值濾波法 113
5.1.3 加權平均濾波法 114
5.1.4 中值濾波法 115
5.1.5 防脈沖干擾平均值法(復合濾波法) 116
5.1.6 滑動平均濾波法 116
5.1.7 程序判斷濾波法 116
5.2 標度變換與線性化處理 117
5.2.1 標度變換 117
5.2.2 線性化處理 118
5.3 查表技術 121
5.3.1 順序查表法 122
5.3.2 折半查表法 122
5.3.3 計算查表法 122
5.4 報警處理 123
5.4.1 越限報警 123
5.4.2 聲、光和語音報警 124
本章小結 128
練習5 129
第6章 抗干擾技術 130
6.1 干擾的來源和傳播途徑 130
6.1.1 干擾的種類 130
6.1.2 干擾的傳播途徑 131
6.2 干擾抑制的基本原則 131
6.3 干擾抑制技術 132
6.3.1 電源系統的抗干擾措施 132
6.3.2 接地系統的抗干擾措施 134
6.3.3 I/O接口的抗干擾措施 137
6.3.4 輸入/輸出傳輸線的抗干擾措施 140
6.3.5 靜電和電磁的抗干擾措施 143
6.3.6 軟件的抗干擾措施 143
本章小結 146
練習6 146
第7章 數字PID控制 147
7.1 數字PID控制算法 147
7.1.1 連續控制系統的PID控制規律 147
7.1.2 位置式PID算法 148
7.1.3 增量式PID算法 149
7.1.4 設計PID程序時應考慮的若干問題 150
7.2 積分飽和及其抑制 151
7.2.1 積分飽和的原因及其影響 151
7.2.2 積分飽和的抑制 151
7.3 數字PID控制算法的改進 154
7.3.1 對微分項的改進 154
7.3.2 帶死區的PID控制算法 156
7.3.3 給定值突變時的改進算法 156
7.3.4 砰砰-PID復合控制算法 156
7.4 PID調節器參數的確定與在線修改 157
7.4.1 擴充臨界比例度法 157
7.4.2 PID參數的在線修改 158
本章小結 159
練習7 159
第8章 可編程序控制器 160
8.1 PLC的工作原理與硬件組成 160
8.1.1 PLC的基本組成部件 160
8.1.2 PLC的特點 161
8.1.3 PLC的應用 161
8.1.4 PLC的工作原理 162
8.1.5 PLC的硬件 163
8.2 PLC的編程語言及軟件設計 164
8.2.1 梯形圖編程語言 164
8.2.2 順序功能圖編程語言 170
8.3 PLC控制注塑機 175
8.3.1 注塑機的工藝流程 175
8.3.2 確定I/O點及分配I/O地址 176
8.3.3 控制系統梯形圖 176
8.3.4 梯形圖指令表 178
本章小結 179
練習8 179
第9章 集散系統和CIMS系統簡介 180
9.1 集散系統 180
9.1.1 DCS的主要特點 180
9.1.2 DCS的基本組成部件 181
9.1.3 DCS的結構特點 182
9.1.4 DCS的體系結構 183
9.1.5 典型DCS的簡介 184
9.2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簡介 186
9.2.1 CIMS追求生產活動的整體優化 186
9.2.2 CIMS的組成 187
9.2.3 CIMS的基礎技術 188
9.2.4 CIMS的結構 190
本章小結 192
練習9 192
第10章 飛速發展的機器人技術 193
10.1 機器人原則和定義 193
10.1.1 機器人原則 193
10.1.2 機器人定義 193
10.1.3 機器人系統的基本組成 194
?
10.2 機器人的分類 195
10.2.1 工業機器人的分類 195
10.2.2 特種機器人的分類 197
10.3 機器人技術的主要內容 197
10.3.1 工業機器人主要涉及的技術 197
10.3.2 機器人行業中的十大前沿技術 198
10.4 機器人常用的傳感器 199
10.4.1 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 199
10.4.2 機器人常用的外部傳感器 200
10.5 機器人的驅動系統 202
10.5.1 傳統驅動器 202
10.5.2 新型驅動器 202
10.6 機器人控制系統 205
10.6.1 機器人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 205
10.6.2 機器人控制系統的運動控制方式 206
10.7 機器人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趨勢 207
10.7.1 機器人的發展歷史 207
10.7.2 我國機器人行業的現狀和前景 208
10.7.3 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趨勢 209
本章小結 210
練習10 210
第11章 計算機測控系統實例 211
11.1 計算機測控系統設計的原則與步驟 211
11.1.1 計算機測控系統設計的原則 211
11.1.2 計算機測控系統設計的步驟 212
11.2 基于PIC16C72單片機的空調控制系統 214
11.2.1 空調控制系統的原理 214
11.2.2 硬件設計 214
11.2.3 軟件設計 217
11.3 物料傳送帶送料裝車PLC控制系統 217
11.3.1 傳送帶的工藝流程和控制要求 217
11.3.2 確定I/O點和分配I/O地址 218
11.3.3 控制系統梯形圖 219
11.3.4 物料自動傳送裝車控制系統的指令 220
11.4 高檔PLC電廠輸煤程控系統 221
11.4.1 系統要求 221
11.4.2 PLC選擇 221
11.4.3 系統結構 221
11.4.4 上位機 222
11.4.5 系統組態圖 222
11.5 CO2送肥系統的設計 224
11.5.1 CO2對農作物生產的重要意義 224
11.5.2 CO2送肥系統的關鍵設備 224
11.5.3 紅外CO2測試儀的設計 225
11.5.4 CO2發生器的選擇 228
11.5.5 單片機采樣控制系統的硬件設計 228
11.5.6 單片機采樣控制系統的軟件設計 229
11.6 數控機床 232
11.6.1 車床數字控制器的主要任務 232
11.6.2 逐點比較法的插補原理 233
11.6.3 數字控制中的其他重要概念 236
本章小結 238
練習11 239
參考文獻 240
計算機控制技術(第4版) 作者簡介
俞光昀,男,教授,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先后任教于南京師范大學、昆山登云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曾任高職高專計算機編委會主任委員。主持并完成了“字符顯示智能復讀機”、“ND6單片機開發系統”、“微機控制皮革噴漿機”、“農用智能CO2送肥系統”等應用項目,承擔總體設計和軟件設計和調試工作;在英國進修期間,獨立完成了“Swan Bus現場總線硬件設計”、“涂膜傳感器CO2測試儀”和“紅外傳感器CO2測試儀”,承擔全部軟硬件設計和調試工作;編寫教材多部,包括《計算機專業英語》《PIC單片機應用技術》《微機原理和應用》《AutoCAD應用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其中《計算機控制技術(第3版)》獲選“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