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龔廷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6898
- 條形碼:9787513236898 ; 978-7-5132-368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龔廷賢 內容簡介
龔廷賢,字子才,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卒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江西金溪人,曾隱居金溪縣云林山中,故別號“云林山人”。明代有名醫家,代表作為《壽世保元》《萬病回春》。龔廷賢遠紹《內經》,承續前賢,尤其推崇李東垣、薛己之說;重視保護元氣、調理脾胃,調理氣血分主次,行醫治病推崇“王道”;重視“治未病”及老年人調護攝養;創制的清上蠲痛湯、高枕無憂散、溫清飲等有名方劑至今常用于中醫臨床;龔廷賢從醫七十余年,德藝雙馨,對后世影響頗大,對日本漢醫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書內容包括龔廷賢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紹、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后世影響等。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龔廷賢 目錄
一、時代背景
二、生平紀略
三、從醫經歷
(一)習舉子業不第,承襲父業而從醫
(二)懸壺濟世遍中州,妙手回春譽“狀元”
(三)暮年倦游返梓里,著書集成啟后人
著作簡介
一、《萬病回春》
二、《壽世保元》
三、《魯府禁方》
四、《云林神彀》
五、《濟世全書》
六、《小兒推拿秘旨》
學術恩想
一、學術淵源
(一)棄科舉從醫,承續父業
(二)遙承《內經》之旨,近法諸醫家
(三)特重東垣崇薛己,成自家之所長
二、學術特色
(一)重視保護元氣
(二)卻病延年,重視脾腎
(三)人之氣血,貴在流通
(四)行醫治病,推崇“王道”
(五)醫學倫理思想
臨證經驗
一、內科病診治
(一)中風
(二)泄瀉
(三)鼓脹
(四)腹痛
(五)內傷發熱
(六)消渴
(七)虛勞
(八)咳嗽
(九)眩暈
(十)汗證
(十一)不寐
(十二)淋證
(十三)血證
(十四)痰證
二、婦科病診治
(一)婦科診療思想
(二)婦科病證診治
三、老年病防治
(一)力倡“衰老論”
(二)注重調補脾腎
四、“治未病”
(一)“治未病”在中風病防治中的應用
(二)“治未病”在瘟疫防治中的應用
(三)“治未病”在麻疹、痘瘡防治中的應用
五、老年養生
(一)以“養元氣健脾胃”為主
(二)提出“善養生者養內”
六、常用治法
(一)補氣健脾法
(二)補氣升提法
(三)氣血雙補法
(四)調補水火法
(五)脾腎同調法
七、龔廷賢創制的方劑
(一)清神解語湯
(二)解熱下痰湯
(三)清火湯
(四)參苓白術丸
(五)解酒化毒丹
(六)潤肺豁痰寧嗽湯
(七)五虎二陳湯
(八)立效散
(九)升氣實臟丸
(十)保中湯
(十一)順氣和中湯
(十二)安中調氣丸
(十三)養血助胃丸
(十四)平肝順氣保中丸
(十五)白虎丸
(十六)和榮順氣湯
(十七)加減胃苓湯
(十八)消積保中丸
(十九)回陽返本湯
(二十)清離滋坎湯
(二十一)三和湯
(二十二)全生飲
(二十三)清暈化痰湯
(二十四)清心溫膽湯
(二十五)高枕無憂散
(二十六)保精湯
(二十七)聰耳湯
(二十八)抑清明目湯
(二十九)明目壯水丸
(三十)四合飲
(三十一)神仙飛步丸
(三十二)五積交加酒
(三十三)滋筋養血湯
(三十四)養血壯筋健步丸
(三十五)疏筋活血湯
(三十六)通經妙靈丸
(三十七)治手足疼痛麻木方
(三十八)行濕滋筋養血湯
(三十九)濟陰至寶丹
(四十)逍遙五黃湯
(四十一)朝元散
(四十二)自生飲
(四十三)更生散
(四十四)推氣養血丸
(四十五)養血佐肝丸
(四十六)抑肝扶脾散
后世影響
一、歷代評價
二、學派傳承
三、后世發揮
(一)龔廷賢醫方后世應用舉隅
(二)龔廷賢醫方與日本漢方
(三)龔廷賢醫方與日本漢醫一貫堂學派
(四)龔廷賢醫方在日本漢方中的臨床應用
四、國外流傳
參考文獻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龔廷賢 節選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龔廷賢》: 一、學術淵源 從龔廷賢的學術淵源來看,除其自幼聰慧、后天努力、有很好的文化修養之外,還與其出身于醫學世家,鉆研醫學理論,遙承《內經》《難經》之旨,宗諸前賢醫家,以及七十余年的臨床實踐有關! 。ㄒ唬壙婆e從醫,承續父業 龔廷賢早年習文從科舉之業,與當時絕大多數讀書人一樣,企望通過仕途之路光耀門庭,“將有志南溟,效用廊廟,以大究厥施”,然而卻“數奇不第”,科舉之路受挫,“遂纘父業,精于醫”。龔父名龔信,曾供職于太醫院,以醫名于當時。龔廷賢在其書《濟世全書·自序》說:“取父書讀之,旦暮不輟三年間,盡得其要領,少試之鄉邑,鄉邑賴之以為有父風!泵鳌ぴ勒駷辇復①t所作傳記亦云,龔廷賢“生以奉親之孝,留意岐黃,凡自《素》《難》以來,所為《龍官》《肘后》諸書,無不句訓”(《濟世全書·云林子傳》)。由此可見,龔廷賢業醫初學于家父,學術思想亦深受其父影響。 (二)遙承《內經》之旨,近法諸醫家 龔廷賢在《壽世保元·醫說》中直言:“與夫著書立言垂世者,若《內經》,其言深而要,其旨邃以宏,其考辨信而有證,實為醫家之祖!彼凇秹凼辣Tし怖分姓f明,該書是以《內經》為宗旨。其日:“是集以《內經》為宗旨,用劉、張、朱,李為正印,其余諸家為變法,間亦竊附己意,旁求可法之言以廣之!薄 ↓復①t對《內經》頗為推崇,這與他對《內經》的深入研讀、深刻揣摩不無關系。他認為,“醫之有《內經》猶儒道之六經,無所不備”“然《素問》論病之因,《本草》著藥之性,《脈訣》詳證之原,《運氣》法天之候,一以貫之于《內經》,斯醫道之大成,乃千古不易之定論,實為萬世之師法矣”。他在《萬病回春·凡例》中,兩次強調了對《內經》的重視。云:“集首附萬金一統述,悉采諸《內經》要旨前賢確論,為初學啟蒙!薄胺秸摳凇端貑枴、《靈樞》,倉、越以下及劉、張、朱、李,并取近代儒醫諸書可法者!饼復①t論述相關理論及具體病證時,常引《內經》之論,以使其言之有據,啟迪后學! Α秲冉洝分笾T醫家,龔廷賢亦博采各家學說。他在《萬病回春·序》中說:“于是從苦心十祀,祖軒、岐,宗倉、越,法劉、張、朱、李及歷代名家,茹其英華,參以己意,詳審精密,集成此書,名日《萬病回春》!敝嗅t學史上的“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即是由龔廷賢首先提出的。他在《萬病回春·萬金一統述》中日:“外感法張仲景也;內傷法李東垣也;熱病用劉河間也;雜病用朱丹溪也!逼渲髦须S處可見他對劉河間、朱丹溪等前賢醫家醫學論述的引述與評論,法其優點,師其長技,為己所用。如《壽世保元》論述中風時,除參考《內經》之論,也參閱劉河間、朱丹溪之說。云:“中于火者,河間所謂非肝木之風內中,六淫之邪外侵,良由五志過極,火盛水衰,氣熱怫郁,昏冒而卒仆也…‘中于濕者,乃丹溪所謂東南之人,多因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痹谠u析各家觀點之后,龔廷賢結合自身的經驗體會提出:“此皆類中風也。蓋《內經》主于風,河間主于火,東垣主于氣,丹溪主于濕,而為暴病暴死之癥。類中風,非真中風也!薄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龔廷賢 作者簡介
劉理想,男,1977年出生,河南省永城市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副研究員;醫學博士,中醫醫史文獻專業;從事中醫養生學、中醫藥文化、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編著《中醫存廢之爭》《〈黃帝內經〉養生使用手冊》等!吨嗅t歷代名家學術研究集成》編委。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遼寧省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973”計劃項目“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首席科學家;2002年至2013年期間,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中醫痰證理論研究、中醫名家學術研究、日本漢方醫學研究。主編《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集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卷·中醫基礎理論分卷》《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等。著有《日本漢方醫學》。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