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安全與合理應用導論第10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2264
- 條形碼:9787513242264 ; 978-7-5132-422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安全與合理應用導論第10版 內容簡介
依據WHO世界衛生組織安全用藥的基本原則,本教材立足于新時期執業藥師、臨床藥師專業工作崗位需求,重點闡釋中藥臨床中藥治療中合理用藥理論和方法,旨在培養學生中藥安全用藥技能。本教材以臨床中藥師實際工作位為出發點,分上、中、下三編。上篇結合中醫藥理論與現代醫學知識,系統闡述藥安全問題原因、臨床特點及判斷,特殊人群用藥禁忌、用藥的飲食與配伍禁忌,臨床警戒與防范原則。中篇重點闡述各系統中藥安全事件、合理用藥與防范,指導合理用藥指導,減少不良事件風險。重點補充含有毒成分中成藥、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特點與防范,具有鮮明的創新和實用性。下篇重點分析常用100種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的常見不良反應及安全用藥管理。
全書完整闡述中藥安全性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旨在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全面的中藥安全問題的臨床特點與藥物警戒基本知識、不良反應判斷和防范的基本技能與理論,以順應國家藥品監管的要求。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安全與合理應用導論第10版 目錄
**節 中藥安全相關概念與原則
一、概念
二、基本原則
第二節 中藥合理應用的概念與基本原則
一、概念
二、基本原則
第三節 中藥安全與合理應用的認知
一、中醫學傳統安全與合理用藥思想
二、中藥藥物警戒的內涵與特色
三、中藥藥物警戒的工作內容
四、中藥藥物警戒與中藥不良反應監測
第二章 中醫藥臨床應用概述
**節 中醫治療基本原則
一、標本先后
二、扶正祛邪
三、調整陰陽
四、正治反治
五、三因制宜
第二節 中藥的常用治法
一、中藥應用八法
二、八法與合理用藥
第三節 中藥安全與合理應用的理論依據
一、基礎理論
二、應用理論
第四節 中藥治療的基本過程
一、四診合參
二、辨證論治
三、選藥組方
四、處方
第三章 中藥安全性影響因素
**節 藥物因素
一、品種
二、品質
三、炮制
四、成分
五、制劑
六、包裝
七、說明書
第二節 機體因素
一、年齡
二、性別
三、體質
四、病證狀態
第三節 臨床用藥因素
一、醫護因素
二、藥師因素
三、患者因素
第四節 中藥安全隱患實例分析
第四章 中藥安全性評價
**節 中藥臨床前安全性研究與評價
一、概述
二、評價內容
三、評價方法
第二節 中藥上市前臨床安全性評價
一、概述
二、評價內容
三、評價方法
第三節 中藥上市后安全性再評價
一、概述
二、評價內容
三、評價方法
第五章 中藥不良反應與警戒
**節 中藥不良反應的基本類型
一、A型中藥不良反應
二、B型中藥不良反應
三、C型中藥不良反應
四、D型中藥不良反應
第二節 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
一、A型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
二、B型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
三、C型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
四、D型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
第三節 中藥不良反應的判斷
一、世界衛生組織的判斷方法
二、Naranjo判斷方法
三、歐盟ABO判斷方法
四、Karch Lasagna判斷方法
五、我國現行的判斷方法
第四節 中藥不良反應的警戒
一、中藥不良反應防范對策
二、中藥不良反應防治措施
第六章 中藥安全性預警與監測
**節 中藥臨床用藥風險預警
一、中藥臨床用藥風險預警內容
二、中藥臨床用藥安全性觀察指標
三、藥品安全預警信息源
第二節 常用藥物安全性預警渠道
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二、學術機構
三、醫療機構
四、醫藥企業
第三節 我國藥品安全性監測體系
一、藥品安全性監測現狀
二、藥品安全性相關法律法規
三、藥品安全性監測機構與職責
四、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報告程序
五、藥品重點監測內容與工作程序
六、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介紹
第七章 各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用藥管理
**節 呼吸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用藥管理
一、呼吸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
二、呼吸系統的合理用藥管理
三、案例分析
第二節 消化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用藥管理
一、消化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
二、消化系統的合理用藥管理
三、案例分析
第三節 心血管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
用藥管理
一、心血管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
二、心血管系統的合理用藥管理
三、案例分析
第四節 血液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用藥管理
一、血液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
二、血液系統的合理用藥管理
三、案例分析
第五節 泌尿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用藥管理
一、泌尿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
二、泌尿系統的合理用藥管理
三、案例分析
第六節 男性生殖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用藥管理
一、男性生殖系統的中藥安全問題
二、男性生殖系統的合理用藥管理
三、案例分析
……
第八章 特殊人群的中藥安全問題與合理用藥管理
第九章 中藥飲片的安全問題與合理應用
第十章 中成藥的安全問題與合理應用
附錄 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
主要參考文獻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安全與合理應用導論第10版 節選
《中藥安全與合理應用導論/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一、四診合參 中醫診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聞、問、切四項內容,又稱為“四診”。 1.望診望診是通過對患者外在可見的形色等進行觀察,以察知機體內部變化的診斷方法。臨床上主要通過有目的地觀察患者的神、色、形、態、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質等異常變化,以測知疾病情況及變化。中醫臨床常用的望診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態、望五官、望頭與發、望皮膚、望排泄物等,舌診包括望舌質、望舌苔。 2.聞診聞診是通過對患者昕聲音和嗅氣味,以察知患者病情變化的一種診斷方法。臨床上主要通過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以及呃逆、噯氣、喘哮、太息等變化,或者通過聞患者的口氣、二便、痰涎、膿液、帶下等氣味的異常,以分辨并判斷患者病情。 3.問診問診是通過對患者或其陪診者有目的地詢問,從而察知患者病情的病因病機、臟腑相關性及各種影響因素與病情的關聯,準確地查詢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主要問患者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病史,病痛所在,兼問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古有“十問歌”是對其內容的概括。問診是了解患者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4.切診切診是運用指端的觸覺,在患者的一定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感知病情變化的一種診斷方法,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 (1)脈診脈診又稱“切脈”“診脈”,目前主要指“寸口診法”,是醫生用手指按壓患者腕部橈動脈所在部位,通過寸、關、尺三部動脈搏動,體察脈象變化,從而辨別患者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臟腑相互影響等與病情變化有關的因素。 (2)按診按診是醫生根據病情,選擇胸脅、虛里、脘腹、腧穴等部位進行觸摸、按壓或叩擊,以了解局部冷熱、潤燥、軟硬、壓痛、腫塊或其他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部位、性質和病情輕重等。 望、聞、問、切四診,是診察疾病的四種不同方法,各有其獨特的作用,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不能相互取代,只能互相結合,取長補短。臨床運用四診,必須將其有機地結合起來,也就是要“四診合參”。只有這樣,才能全面而系統地了解病情,從而做出正確判斷,指導治則與治法的確立,指導藥物的合理選擇與配伍運用。二、辨證論治 (一)辨證論治的概念 1.辨證辨證是按照中醫基本理論,對四診所收集的癥狀、體征等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辨證是認證、識證的過程。臨床常用的辨證方法主要有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等,臨證需綜合應用。 2.論治論治又稱施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與方法,并以方藥或其他醫療手段實施治療的過程。 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辨證探究病機,確定診斷,論治完成治法,是理法方藥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是指導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 (二)辨證論治與合理用藥 中醫臨證診療強調辨證論治,辨證準確是完成中醫臨床診療的基礎,是合理、靈活運用中醫治則的依據,只有辨證準確、明晰,才能確定適宜的治法,才能合理地選擇藥物配伍應用。無論運用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抑或其他方法辨證,均應通過辨證明確人體陰陽氣血的盛衰、病邪的強弱真假、病位的表里內外等,從而靈活準確地運用中醫治則、治法,依據治法合理選藥組方,達到祛邪而不傷正、補益而不滯邪的治療目的,完成安全有效的診療過程。三、選藥組方 1.選藥組方的概念四診合參、辨證審因、確定治則治法之后,為體現與完成治法,醫生需要選擇適宜的藥物,酌定藥物用量、用法,使配伍用藥符合治療原則并具有一定的組方結構,這一過程稱之為選藥組方。 ……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