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第4版)/劉榮臻等/高職護理(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271882
- 條形碼:9787117271882 ; 978-7-117-2718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第4版)/劉榮臻等/高職護理(配增值) 內容簡介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第4版/高職護理/配增值)》圍繞護理學專業培養目標,定位準確,從深度、廣度及側重點上把握護理學專業特色,力爭體現“三基”和“五性”。把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和免疫學基礎三門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滲透的學科有機地銜接與整合,既考慮到維持學科系統性、完整性,又要很大限度地避免教材內容的重復,突出了對護理學專業的實用性、針對性和夠用性,壓縮和刪除了與護理學專業無關的章節,增加了與護理學專業關系密切的內容。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第4版/高職護理/配增值)》按照三個學科發展的順序,將醫學免疫學調整至病原生物學之后。同時也充分注意到新舊理論和技術的更替,如在醫學微生物學部分,將具有共性的微生物學檢查與防治原則進行了整合,同時增加了生物安全和手衛生的相關內容;在人體寄生蟲學部分,以常見寄生蟲病和五大寄生蟲病為主,對其他內容做了必要的壓縮;在免疫學基礎部分,增加了自身免疫、抗腫瘤免疫、免疫缺陷等相關內容,將抗感染免疫、超敏反應、自身免疫及免疫學應用等整合為免疫與臨床一章。教材中的其他內容也根據學科的發展、技術的更新等做了相應的更改。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第4版)/劉榮臻等/高職護理(配增值) 目錄
**節 醫學微生物學概述
一、微生物的概念、分類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二、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與現狀
第二節 人體寄生蟲學概述
一、人體寄生蟲學的概念與分類
二、人體寄生蟲學的發展與現狀
第三節 醫學免疫學概述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與功能
二、醫學免疫學的發展與現狀
**篇 醫學微生物學
**章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節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
一、細菌的大小
二、細菌的形態
第二節 細菌的結構
一、細菌的基本結構
二、細菌的特殊結構
三、細菌的L型
第二章 細菌的生長繁殖與培養
**節 細菌的生長繁殖
一、細菌的化學組成
二、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三、細菌生長繁殖的規律
四、細菌的代謝產物及意義
第二節 細菌的人工培養
一、培養基
二、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
三、人工培養細菌的實際意義
第三章 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
**節 細菌的分布
一、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人體正常菌群及分布
第二節 消毒滅菌
一、物理消毒滅菌法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
第四章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節 細菌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
一、染色體
二、質粒
三、噬菌體
第二節 細菌變異的發生機制
一、基因突變
二、基因轉移與重組
第三節 細菌變異現象
一、形態與結構變異
二、菌落變異
三、毒力變異
四、耐藥性變異
第四節 細菌遺傳變異在醫學上的應用
一、在疾病診斷、治療、預防中的應用
二、在測定致癌物質方面的應用
三、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應用
第五章 細菌的致病性與感染
**節 細菌的致病性
一、細菌的毒力
二、細菌的侵人數量
三、細菌的侵入途徑
第二節 感染的發生與發展
一、感染的來源
二、感染的傳播途徑
三、感染的類型
第六章 生物安全與醫院感染
**節 生物安全
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級
二、生物安全實驗室
三、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重要意義
四、生物安全管理
第二節 醫院感染
一、概述
……
第二篇 人體寄生蟲學
第三篇 醫學免疫學基礎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第4版)/劉榮臻等/高職護理(配增值) 作者簡介
劉榮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原醫學檢驗系主任,現任教學督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山西省呂梁市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山西省科技專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教學工作和臨床微生物與免疫方向的研究,主持省級和院級教學科研課題多項。在國家雜志發表專業學術及教學研究型論文百余篇。 從事醫學教育工作數十年來多次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被山西省教育廳授予“山西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學名師”,被山西省衛生廳授予“獻身醫學教育事業30年優秀教師”,被山西省科技專家協會認定為“病原微生物學專家”。2014年赴美國夏威夷大學專業訪問學習一年。2001年、2006年、2013年、2018年先后4次擔任衛生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國家“二十一世紀”、“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材《病原生物與免疫學》主編;2007年擔任教育部高職高專醫學檢驗專業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微生物學檢驗》主編。 曹元應,教授,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中華醫學會安徽省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安徽省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委員,安徽省性病艾滋病協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方向教學研究工作,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項目(產業支撐型)主持人,省級醫學檢驗特色專業建設負責人,主持省級《免疫學檢驗》精品開放資源共享課程、主持及主要完成省級教科研項目十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二項,發表教科研論文十余篇。 從事醫學教育三十多年,先后獲安徽省衛生廳跨世紀青年骨干教師,安徽省教育廳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科技、衛生扶貧先進個人,校級優秀教師兩次。主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兩部、副主編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三部。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