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損害相關法醫學司法鑒定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00735
- 條形碼:9787117300735 ; 978-7-117-3007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損害相關法醫學司法鑒定 內容簡介
借鑒國外環境法醫學的發展經驗,結合我國相關經驗及案例闡述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相關理論。主要探討環境污染相關人身損害的法醫學司法鑒定科學理論、技術方法。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損害的概念、相關法律法規、常見致損物及檢測技術和方法、環境損害的侵權責任、司法鑒定程序、環境損害賠償原則及計算方法、典型案例等。
環境損害相關法醫學司法鑒定 目錄
**節 概述
一、環境污染
二、法醫學司法鑒定
三、環境損害司法鑒定
第二節 學科主要任務及特點
一、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主要任務
二、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學科特點
三、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內容
四、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章 環境損害
**節 環境損害概念及范疇
一、生態環境與環境損害
二、國際上對環境損害的認識
第二節 環境損害基本原因
一、人口過度增長
二、環境法律意識淡薄
三、環境立法待完善
第三節 環境損害的后果
一、大氣環境污染損害
二、淡水資源環境污染損害
三、海洋環境污染損害
四、土壤環境污染損害
五、生物資源損害
第四節 環境損害對人類的影響
一、對人類身體結構和功能的損害
二、對人類精神的損害
三、對人類財產的損害
第三章 常見致損物及檢測
**節 常見致損物及致損機制
一、重金屬類
二、農藥
三、粉塵類與大氣污染
四、污水排放物
五、化工原料及副產品
六、其他
第二節 常用檢測技術及部分環境污染物的檢測方法
一、化合物指紋技術
二、微生物技術
三、同位素技術
四、重金屬污染的鑒定方法
五、農藥污染的鑒定方法
六、地下水污染的鑒定方法
第四章 環境損害的侵權責任
**節 概述
一、定義及概述
二、構成要件
三、環境損害的侵權責任
第二節 因果關系判斷
一、人身損害后果
二、因果關系判斷
三、參與度判定
第五章 法醫學司法鑒定
**節 概述
一、定義
二、鑒定原則
第二節 鑒定程序
一、司法鑒定的委托與受理
二、取證與分析
三、司法鑒定的具體實施
第三節 鑒定構成要素
一、鑒定機構
二、鑒定人
三、鑒定文書
第四節 鑒定意見的適用
一、性質
二、審核
三、采信
四、出庭作證
第六章 損害賠償
**節 環境污染損害責任
一、環境污染損害責任的特點
二、環境污染損害因果關系判定相關理論
第二節 賠償基本原則、范圍
一、基本原則:環境有價,損害擔責
二、賠償范圍
第三節 賠償項目、計算方法
一、人身損害賠償
二、財產損害賠償
三、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第七章 典型案例分析
**節 鎘中毒
第二節 鉛中毒
第三節 砷中毒
第四節 甲醇中毒
第五節 有機磷農藥中毒
第六節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書中所應用的法律法規
環境損害相關法醫學司法鑒定 節選
《環境損害相關法醫學司法鑒定》: 環境的損害通常導致兩個層次的后果:一是改變了生態系統的理化性質、侵害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組成及其生存狀態,但未造成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另一個是經由對生態系統的損害導致對人身與財產的損害。這兩種損害侵犯的主體有所區別,權益也不盡相同。**種損害侵犯的是生態系統中生物生存與發展的生態權益;第二種損害在發生**種情形的基礎上,進一步侵犯了以人為主體的人身權與財產權。其中生態系統損害是*初始的損害及環境損害后果的起因,損害對象主要包括大氣、淡水、海洋、土壤、植被、生物等。一、大氣環境污染損害 大氣環境污染損害是指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物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以至降低空氣質量標準和破壞生態系統,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大氣污染的成因可以來自自然界因素,但主要還是來自人類活動,如生活廢氣、工業廢氣的排放等。大氣受污染的現象在全球各地都非常普遍,對環境污染的程度往往較為嚴重。 人類生活中常見的大氣污染來自工業廢氣、汽車尾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在進人大氣后融人空氣中的小水滴可使雨水呈明顯酸性,進而形成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泊酸化、遏制森林生長,甚至引發魚類和森林的大面積死亡。工業生產所排放的廢氣中往往含氯、鉛、汞、砷等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被生物吸收后會影響其生長發育甚至導致其組織發生癌變。 大氣污染還會造成地球大氣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不被過量的紫外線所傷害。而工業廢氣中的氯氟烴等成分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甚至造成臭氧層空洞。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典型的溫室氣體。資料顯示,近一百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了0.5℃。若溫室氣體的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按目前的速度計算,再過二十年全球平均氣溫還將再升高2-3℃,那時的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將更加頻繁。二、淡水資源環境污染損害 淡水資源是指在地球水圈內,除海水、鹵水以外的水資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冰川水、大氣水等。淡水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環境的基本要素。水資源損害是指人類排放的污染物進入水體后,其污染程度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從而導致水體質量下降,影響人類及動、植物對水資源正常使用的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現象日益普遍,水資源遭受的損害程度也在不斷加劇,水資源損害是生態環境受損的又一重要表現形式。我國的水資源日益緊缺,人均淡水資源量低,淡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衡,水資源利用效益差,浪費嚴重等現象都是我國目前水環境面臨的嚴峻問題。并且伴隨著水環境污染的蔓延,不少地區和流域的水污染呈現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農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滲透、陸地向海洋發展的趨勢。我國傳統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點,導致環境質量整體惡化,其中水環境惡化更為堪憂。可利用水資源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造成我國水資源環境污染的因素和影響后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業排污:工業廢氣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會隨降雨落到地面,對地表徑流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未經處理的電鍍、冶煉、酸洗、石油化工等有毒有害廢水會帶來嚴重的水污染;高爐礦渣、煤灰、硫鐵渣、洗煤泥、尾礦及污水處理廠的淤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地下填埋隔水處理不當,經風吹雨淋,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隨降水直接對地表徑流或地下水形成水污染。 (2)城市生活污水: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區的老舊下水道和污水處理設施不堪重負,設施設備與整個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的發展速度不相適應,導致廢水處理不徹底、不及時,進而引起城鎮及周邊地區的水污染呈累積效應。 (3)農村污水源: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當,露天堆放,其滲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威脅飲水和農產品安全。此外,由于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的滯后,不能對生活污水進行統一的收集和處理,致使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的污染呈上升趨勢。三、海洋環境污染損害 海洋環境污染損害屬于特殊的環境侵權類型,由于海洋環境本身的特征和屬性,使得海洋環境污染較一般環境污染更要復雜。《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下文簡稱《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海洋環境污染損害是指直接或間接地把物質和能量引入海洋環境,產生損害海洋生物資源、危害人體健康、妨礙漁業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動、損害海水使用素質和減損海洋環境質量等有害影響。” 海洋環境污染具有以下的特點:①污染來源廣泛。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物*后大多進入海洋。如向海域排放的含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工業殘渣、酸堿液或有毒液體;向岸灘棄置的失效或者禁用的藥物和藥具,或采用不正當的稀釋、滲透方式排放有毒、有害廢水的;揮發到空氣中的有毒物質經風吹雨打沉降人海洋;海上船舶排污和海損事故造成的石油和其他有害物質流失人海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活動向海洋泄漏的石油等。②影響范圍大,程度深。海洋環境污染不僅對海洋生物資源構成嚴重的威脅和損害,而且破壞海洋生態平衡,造成海水使用素質的下降,甚至危害人體的健康。一些不合理的海岸工程會造成航道淤積,影響交通運輸業,破壞海域的生態平衡。海洋環境污染還會破壞海域的自然景觀,影響海濱旅游業和海上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污染物得不到分解,長期在海洋環境中積聚,并隨著海流運動擴散,可使危害范圍進一步擴大。③海洋環境污染具有反復性、連續性、不可恢復性的特點。 ……
環境損害相關法醫學司法鑒定 作者簡介
蔡繼峰,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法醫師。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法醫學系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湘雅司法鑒定中心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為法醫病理學、法醫昆蟲學及醫療損害的司法鑒定,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醫學會及中國免疫學會會員,湖南省司法鑒定協會會長,中華醫學會、湖南省醫學會、長沙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湖南省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專家庫成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評審員,國家及湖南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員。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其他國家、省部級、校級課題12項。多次獲得中南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2011年主講的法醫學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2012年獲得中南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近5年共發表科研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錄。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法醫人類學》副主編;主編全國高等學校教材《法醫昆蟲學》及法醫學專著《現代法醫昆蟲學》;主譯國外法醫學專著《血痕形態分析》和《爆炸與沖擊相關損傷》,參編法醫學教材及專著8部。擔任《法醫學雜志》編委,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Insect Science、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等SCI雜志審稿專家,《重慶醫科大學學報》《中華醫學教育探索》《昆蟲知識》等雜志特約審稿專家。 郭亞東,醫學博士,副教授,主任法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法醫學系主任,湖南省湘雅司法鑒定中心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博士后基金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鑒定尸體解剖案例1000余例、死亡相關醫療糾紛案例200余例。司法部中國法律服務網(12348中國法網)咨詢專家庫成員,湖南省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專家庫成員,湖南省昆蟲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司法鑒定協會副秘書長。 《醫療損害鑒定與防范新進展》主編,《現代法醫昆蟲學》副主編,《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損害防范知識及案例解析》副主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法醫病理學實驗指導》編委,全國高等學校教材《法醫昆蟲學》編委,Forensic Science Research雜志青年編委。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