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馮世綸經方醫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61739
- 條形碼:9787513261739 ; 978-7-5132-617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馮世綸經方醫論 內容簡介
胡希恕先生,畢生淡泊明志,潛心治學,專注于仲景之學,為我們揭示了經方醫學的精神實質,整理總結了其理論體系,明確了研究方法路徑,并竭盡全力做了先行探索和示范。
先生生前雖未能出版專著,但通過其弟子馮世綸老師數十年來孜孜不倦的發掘整理,提出、論證與明確經方醫學學術內核。經方,不有且只有于數百首經驗效方,而更是一個獨立的醫藥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理論集中反映在六經八綱思想指導下的方證相應學說,臨證先辨六經,繼辨方證,求得方證相應而治愈疾病。《傷寒論》是其代表著作之一。
馮世綸經方醫論 目錄
**章 六經八綱論
**節 經方的辨證論治體系
第二節 癥狀反應是經方辨證的主要依據
第三節 經方解表識未了(上)
第四節 經方解表識未了(下)
第五節 經方的表陽證(太陽病)
第六節 經方的表陰證(少陰病)
第七節 經方的里陽證(陽明病)
第八節 經方的里陰證(太陰病)
第九節 經方的半表半里陽證(少陽病)
第十節 經方的半表半里陰證(厥陰病)
第二章 方證辨證論
**節 經方的方證體系
第二節 方證是辨證的尖端
第三節 探討方證對應之理
第四節 經方用藥需正本清源
第三章 經方源流論
**節 何謂經方
第二節 經方探究
第三節 經方源自神農時代
第四節 《傷寒論》書名出自誰手
第五節 《傷寒論》是怎樣撰成的
第六節 《傷寒論》溯源
第七節 《傷寒論》再溯源
第八節 《內經》乾坤大《傷寒論》六經小
第九節 《傷寒論》與《內經》辨治方法不同
第十節 兩個六經不能混淆
第十一節 仲景書本與《內經》無關
第十二節 《湯液經》是《傷寒論》藍本
第十三節 《馬王堆漢墓帛書》與《傷寒論》和《內經》
第十四節 楊紹伊研究經方成績斐然
第十五節 正確認識《傷寒論》的理論
第十六節 “傷寒”知幾何(上)
第十七節 “傷寒”知幾何(下)
第十八節 須用經方理論解讀《傷寒論》(上)
第十九節 須用經方理論解讀《傷寒論》(下)
第四章 半表半里論
**節 《傷寒論》半表半里探究
第二節 半表半里*初出現于《傷寒論》
第三節 半表半里衍生于八綱
第四節 半表半里概念產生于漢代
第五節 半表半里成熟于東漢
展開全部
馮世綸經方醫論 作者簡介
馮世綸,男,主任醫師,教授,曾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分會委員、皮膚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委和中國骨質疏松雜志編委等職。 學習工作經歷: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從醫50余年,師承董建華、趙紹琴、胡希恕等名老中醫,先后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專業特長:擅長經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內分泌病、熱性病、咳喘、皮膚病等。發表了《傷寒雜病論溯源》等論文,出版了《經方傳真》等專著5部,為繼承和發展經方醫學做出了貢獻。 曾多次獲得國家和部級獎勵。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