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談方論藥小叢書《通俗傷寒論》名方講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7252
- 條形碼:9787513247252 ; 978-7-5132-472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談方論藥小叢書《通俗傷寒論》名方講用 內容簡介
目前靠前學者主要對紹興傷寒學派的學術思想有所探析,但對《通俗傷寒論》名方的解讀與臨床應用,尚無系統撰述。本書匯集作者對紹派傷寒名方的解讀與臨床應用心得,特別別突出其獨特的輕靈清巧之特色,值得臨床遣方用藥參考。
談方論藥小叢書《通俗傷寒論》名方講用 目錄
**節 俞根初生平傳略
第二節 《通俗傷寒論》概要
第三節 《通俗傷寒論》的沿革
第四節 《通俗傷寒論》的影響
一、對紹派傷寒發展的影響
二、對傷寒醫家的影響
三、對寒溫統一的影響
第二章 俞根初治學與學術思想
**節 治學嚴謹,博采眾長
一、治學書宜活讀,方宜活用
二、學術淵源宗《內》《難》,有發揮
第二節 對外感熱病學說的貢獻
一、創六經氣化辨證體系
二、拓寬六經的內涵
三、發展六經氣化學說
第三節 創立“三化”學說
一、寒熱為綱合化三端
二、三化與陽明胃的關系
第四節 三化診治之特色
一、寒化證
二、火化證
三、疑似證
四、外感證
第五節 創立傷寒分型方法
第六節 完善傷寒的診斷方法
一、舌脈診
二、觀目法
三、按胸腹
第七節 論傷寒立法創新方
第八節 治傷寒注重陽明
一、治外感以陽明為首務
二、他經之治借以陽明
第九節 用藥經驗
第十節 重調護,瘥后重脾胃
第十一節 對雜病論治的貢獻
第三章 名方講用
**節 發汗劑
蘇羌達表湯
蔥豉桔梗湯
九味倉廩湯
七味蔥白湯
加減葳蕤湯
參附再造湯
香蘇蔥豉湯
……
談方論藥小叢書《通俗傷寒論》名方講用 節選
《名方講用》: 《通俗傷寒論》原系俞根初手稿,凡3卷。俞氏行醫四十余年,診余之暇,將其臨證心得所悟,記錄成篇,名日《通俗傷寒論》。俞氏認為中風自是中風,傷寒自是傷寒,溫濕自是溫濕,溫熱自是溫熱,然皆列入傷寒門中,因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當時不傳于世,晉王叔和以斷簡殘編,補方造論,混名日“傷寒論”,而不名日“四時感證論”,從此一切感證通稱傷寒,從古亦從俗。俞氏亦從俗,故是書取名日《通俗傷寒論》。 《通俗傷寒論》約成稿于乾隆四十年(1774年),由俞氏贈予紹興長樂鄉何秀山,何氏閱讀后頗受啟發,其在俞氏《通俗傷寒論》的3卷抄本上,每條每段各加按語,或作闡發,或作補正,于乾隆四十一年(1775年)付梓。嗣后,由何秀山之孫何廉臣再予勘訂、補充、增訂,綜合了張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傷寒、溫熱學說,1911年首次在裘吉生主編的《紹興醫藥月報》上陸續刊出,并在該社出版的《醫藥叢書》中以單行本出版。然而刊行未到2/3時,至國民十八年(1929年)8月因何廉臣先生謝世,全書未競。越三年,何廉臣之子幼廉、筱廉力請曹炳章先生助其整理,并由曹氏執筆,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冬補苴續成。曹氏將前印之稿分編分章分節,重新編定.卷冊勻分為12卷。其原文不刪一字,原書之中下未成二冊,如是照何廉臣預定目錄編次,整理殘稿,依次編述,其原稿有未就缺失者,曹氏根據平時與何氏朝夕討論的經驗學識,為其撰補,之間有實驗心得,另列“廉勘”之后,附入發明,歷時二載,名為《增訂通俗傷寒論》,于1934年由上海六也堂書局出版。全書增為四編十二卷十二章。如此,斯書得以完璧,并于1948年以《校勘通俗傷寒論》本由重慶中西醫藥圖書社重版發行。但是由于時間倉促,書中章節有所重復,若干文字存在謬誤,曹氏擬重新整理,因年事已高,力不從心,遂由徐榮齋先生繼續整理。 徐榮齋先生于1944年起,歷時11年,潛心研究,系統整理,每節根據自己的體會進行補充加注,對原書亦作了一定的刪減和修訂。如對原書第二章六經方藥中周越銘附人的方歌及第六章增附的“六經舌苔歌”、第十二章第四節“情欲調理法”予以刪除,六經部分補入陳遜齋的“六經病理”,脈象部分補人姜白鷗的“脈理新解”,其他節目有重復的,均予適當合并。另斟酌若干條應修訂之處,去蕪存菁,益臻完善,復予重訂,改名為《重訂通俗傷寒論》,于1955年1月由杭州新醫書局出版,1956年上海科技衛生出版社再版,得以廣泛流傳。經重訂后,全書共十二章,條理清晰,內容更為精湛詳明,是此書之佳本。此后,徐氏又采納了全國各地讀者的反饋意見,對全書再予修訂,個別文字加以修潤,內容更為精湛詳明,是此書之佳本,于1959年2月由上海衛生出版社出版,一時風靡全國中醫學界。1981年徐氏與浙江中醫學院連建偉教授談及《重訂通俗傷寒論》,打算再次修訂,無奈因次年重病謝世,未能完成心愿。世紀之交,連建偉教授以1959年2月由上海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重訂通俗傷寒論》新一版為底本,以1934年5月上海六也堂書局鉛印《通俗傷寒論》12卷本為主校本,1916年《紹興醫藥學報》鉛印“大增刊”《通俗傷寒論》為旁校本,1956年杭州新醫書局《重訂通俗傷寒論》為參校本,對全書進行校勘。底本中錯字直接改正,文字重復加以刪除,明顯脫字增補并出校,某些重要的名詞術語力求前后統一,舊式句讀改為標點,文中的謬誤或費解之處加撰簡要按語。 ……
談方論藥小叢書《通俗傷寒論》名方講用 作者簡介
沈元良,紹興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全國中醫藥學術流派紹派傷寒傳承人,擅長中醫藥治療腎病、心腦系疾病等。著有《籬芩清膽湯妙用集萃》《何秀山醫話》《紹派傷寒名家學術精要》《紹派傷寒名家醫話精編》《紹派傷寒名家驗案精選》等。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