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災害救治護理與實踐/陳佩儀/高等十三五創新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51907
- 條形碼:9787513251907 ; 978-7-5132-519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災害救治護理與實踐/陳佩儀/高等十三五創新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闡述常見災害救治技術、注意事項,為災害救護提供指導。該書雖然和《急救護理學》有所交叉,但更側重于災害的院前救治,及災后預防與控制,有其特色,也自成體系。且前中醫藥院校沒有相關教材,尚有出版價值。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災害救治護理與實踐/陳佩儀/高等十三五創新教材 目錄
**節 災害救治護理相關概念
一、災害
二、災害護理學
三、急救護理學
四、災害護理學和急救護理學的關系
第二節 災害救治護理中的倫理問題
一、災害救治護理中的人際關系
二、災害救治護理中的倫理矛盾
三、災害救治護理的原則
第三節 災害事故的醫學反應
一、災害醫學救援的三個階段
二、災害醫學救援的特點
三、災害醫學救援的體制
四、災害現場救援的組織
五、災害醫學救援的常見注意事項
六、大批傷員的現場處理程序
第四節 災害事故的公共衛生反應
一、快速需求評估
二、各種災害可能引起的防疫問題
第二章 災害現場救援的急救技能
**節 現場救護基本原則
一、強調整體觀念
二、現場護理體檢
三、傷員去污處理
四、現場急救
第二節 檢傷分類
一、檢傷分類的原則
二、檢傷分類的基本要求
三、檢傷分類的標準及標志
四、檢傷分類的策略
五、災害現場常用的檢傷分類方法
第三節 常用救護技術
一、心肺復蘇
二、通氣
三、止血
四、包扎
五、固定
六、搬運和后送
第四節 傷員后送護理
一、擔架后送
二、車輛后送
三、空運后送
第三章 災害常見創傷的手術配合
一、手術配合常規
二、顱腦損傷的手術配合
三、胸部創傷手術配合
四、腹部創傷手術配合
五、四肢損傷手術配合
六、截肢手術配合
七、燒傷手術配合
第四章 災害條件下常見外科疾病的護理
**節 顱腦損傷的護理
第二節 脊柱骨折和脊髓損傷的護理
第三節 胸部損傷的護理
一、肋骨骨折
二、胸骨骨折
三、創傷性氣胸
四、血胸
五、氣管、支氣管及肺損傷
六、心血管創傷
第四節 腹部損傷的護理
一、腹壁損傷
二、胃腸道損傷
三、肝、脾臟損傷
四、胰腺損傷
五、肝外膽管、膽囊損傷
第五節 泌尿系統損傷的護理
第六節 骨盆骨折的護理
第七節 四肢與關節骨折的護理
第八節 肢、指(趾)離斷傷的護理
第九節 多發傷、復合傷的護理
一、多發傷
二、復合傷
第五章 災害條件下常見危重內科疾病的護理
**節 心力衰竭的護理
第二節 腎衰竭的護理
第三節 肝功能衰竭的護理
第四節 呼吸衰竭的護理
第五節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護理
第六章 環境及理化因素損傷所致疾病的護理
**節 凍傷的護理
第二節 中暑的護理
第三節 高原病的護理
一、急性低氧癥
二、急性高山癥
三、高原肺水腫
四、高原腦水腫
五、其他高原醫學現象
第七章 災害常見并發癥的護理
**節 特殊感染的護理
一、破傷風
二、氣性壞疽
第二節 創傷性休克的護理
第三節 應激性潰瘍的護理
第四節 擠壓綜合征的護理
第八章 災后心理干預
一、災后心理反應的流行病學調查
二、影響災害心理反應的因素
三、災后心理后遺癥
四、災害心理危機干預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第九章 遇難者善后處理
一、救援人員的安全
二、臨時停尸房的建立
三、遺體的處理
四、遇難者個人物品的保存
五、遺體辨認
六、災害死亡應答團隊
第十章 常見災害的救護
**節 地震的救護
第二節 火災的救護
第三節 洪澇的救護
第四節 爆炸事故的救護
第五節 核事故的救護
第六節 突發化學事件的救護
第七節 生物恐怖主義威脅的救護
第八節 航空事故的救護
第九節 突發傳染病的救護
一、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三、流行性出血熱
四、手足口病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災害救治護理與實踐/陳佩儀/高等十三五創新教材 節選
《災害救治護理與實踐/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災害常會給人們造成心理創傷和其他不同的心理后遺癥。災害救援指揮系統的組織者、救援者和救援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心理反應的重要性。處理好心理問題不僅在照顧好災民方面,而且在醫療和公共健康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并且救援者必須保證自己不成為受害者,組織者和救援者必須考慮自身脆弱和恐懼的一面。 一、災后心理反應的流行病學調查 災害心理學研究從方法上來說難以開展。通過近期研究篩選出的影響災后心理反應狀態因素有以下幾點。 1-性別女性比男性更易發生心理問題。 2.年齡各年齡段對災害都有明顯的反應。兒童的反應主要取決于他們父母和其他親人對災害的反應。老年人由于其他因素(如健康狀況)更易產生強烈反應,但他們畢生的經歷能使其挺過危難期。中年人被稱為“三明治一代”,常肩負多種責任,既要照顧年老的長者,又要照顧幼小的家庭成員,發生心理問題的危險度較高,但常被忽視。 3.婚姻狀況已婚狀態對婦女而言是個危險因素,但對男性是個保護因素,對這說法的解釋是通常婦女在社會中要扮演的角色較多而復雜。 4.災前角色在災前處于上層社會的人,對災害的反應能力常強于其他人。 二、影Ⅱ向災害心理反應的因素 1.影響心理健康的災害特點 災害對心理造成的沖擊程度不盡相同。能夠影響受災人群心理健康的災害大多具有如下特征。 (1)缺乏或無預警性許多災害常在無征兆情況下發生。有預警的災害能使人們有機會在心理和生理上采取防護措施,以應對災害。但無預警的災害則使人沒有采取防護措施的機會,造成傷亡增加,人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從而也增加了無助、脆弱和心理失調等精神心理問題產生的可能性。 (2)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對個人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與其今后發生的心理癥狀密切相關。 (3)潛在未知的健康影響暴露于一些不明的、有害的或明確能影響健康的物質,導致人們對長期健康或后代健康問題產生恐懼,增加了發生心理疾病的危險,如生物、化學和核恐怖襲擊則大大增加了這種心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4)災害持續時間不定某些災害,如龍卷風來去都很快,持續時間短暫。但有些災害,如逐漸上漲的洪水、有害物質對環境的侵蝕和無盡頭的恐怖威脅,持續時間不定,加劇了人們的心理反應。 (5)人為和(或)蓄意造成的災害人為的災害,特別是因為無能力應對或被蓄意攻擊造成的災害,似乎能引起受害者更強烈的心理反應。需注意的一點是,對個人經驗以外的災害,人們總歸咎于災害本身。 (6)恐怖襲擊目標的象征意義恐怖襲擊者不是隨意選擇目標的。他們通常是希望借助被選中的目標的個人和社會以及象征意義,造成人們心理失控、社會緊張和社會秩序破壞,*終對社會和(或)國家造成嚴重的心理和社會影響。 2.影響心理反應的個體和集體因素經歷過災害的人,不管是受害者還是救援者都會受災害影響,對災害都可能會產生某些程度的心理、生理、認知和(或)感情的反應,但幸運的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會發生精神疾患。個人和集體在從災害恢復正常的過程中,同樣也有各自不同的反應,并且兩者可相互作用。 3.影響個體對災害反應的因素 (1)身體和心理與災害的接近程度 那些在身體和心理都臨近事件的人發生心理問題的風險更大。 (2)可怕情景的親臨 尤其是長時間接觸一些特別可怕的場景,會增加發生心理問題的危險。災害救援中的救治者、營救人員、遺體尋找和辨認人員與幸存者一樣,都面臨發生心理問題的危險。 (3)心理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災后心理健康狀況下降的人更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同時也要關注那些災前健康狀況不佳的個體。 (4)損失程度在災害中損失慘重的人心理受創的程度較重。 (5)創傷史在災害中有過肉體或心理創傷史的人更易產生心理問題。 ……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災害救治護理與實踐/陳佩儀/高等十三五創新教材 作者簡介
廣州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護理學教學工作近20年,出版主編全國本科教材1本、副主編全國本科統編教材2本、參編教參3部,自編教材2部。主持省級科研課題1項和主持廳局級課題4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銅獎1項和優秀獎1項,獲廳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發表相關的學術論文20多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