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圖解仲景方證學:仲景方證解讀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16241
- 條形碼:9787513216241 ; 978-7-5132-162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仲景方證學:仲景方證解讀與應用 內容簡介
1本書以圖表的形式對于仲景方證學進行解讀。仲景方證學淵源于《傷寒雜病論》。它是以該書的方證和歷代醫家對其研究的成果為對象,以方證的內在結構(證象、證質、證治、證方)和外在變化(主治證、適宜證、忌證、兼夾證、變化證、壞病證、類似證),與理、法、方、藥綜合運用的基本規律為主要研究內容,以提高臨床方證辨證論治的水平與臨床療效為很終目的的一門學科。本學科具有理論體系完整,診治內容豐富,實踐性強為特點。既體現了中醫各基礎理論和技術的綜合運用,又體現了理論對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
圖解仲景方證學:仲景方證解讀與應用 目錄
圖解仲景方證學:仲景方證解讀與應用 作者簡介
張長恩(1936~2013),主任醫師,教授。曾任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傷寒教研室教師、主任,中醫系主任,全國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雜志編委會委員等職。主編、參編《辨證施治綱要》、《中醫原著選讀》、《實用中醫學》、《實用中醫臨床學》、《實用中醫營養學》、《經方傳真》、《中國湯液方證》、《張仲景用藥解析》、《中國中醫診療疾病十步曲》、《傷寒論臨證指南》等著作19部。發表論文六十余篇,多篇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1995年榮獲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林宗楊醫學教育獎”。 張長恩教授的一生就是實踐中醫“根、本、線、魂”的一生。 “根”——四大經典著作是中醫之根。張老一生深研《傷寒雜病論》,同時對《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及溫病學說精究細研。3歲即隨父習醫,16歲獨立行醫,后師事于北京著名老中醫胡希恕、陳慎吾、宗維新等經方大師。1959年結業于北京中醫進修學校,數十年致力于仲景醫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造詣日深。從事《傷寒論》教學、臨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崇尚仲景學說,主攻“經方辨病、辨證的臨床應用”。張老可謂參透了《傷寒論》的精髓,是傷寒的“玩家”。張老經常引用《內經知要》中的一句話:“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其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對《傷寒雜病論》方證學的規范化研究。他提出“方證的三結構、外在七層次、內在四要素、診療十步曲”,使錯綜復雜的中醫辨證論治方法論一線貫通,把經方時方有機結合,讓學中醫者有了一把理論聯系實際的金鑰匙。弟子們循著這種方法,在臨床上均有質的飛躍,正如張老所期盼的“長恩手下無敗將”。 “本”——各家學說是中醫之本。張老教學科研數十年,熟諳后世及現代所有名著,對西醫亦有堅實的基礎,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其講稿細致工整,文筆平實,無浮夸之言,頗有古人樸素之風。 “線”一一療效是中醫的生命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張老用方嚴謹。臨床擅用經方,長于心、肝膽、脾腎、肺病以及內、婦、兒科疑難雜癥診治,療效卓著,治病救人無數。 “魂”——仁心仁術是中醫之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