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梁氏灸治應用人體穴位彩圖1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3995
- 條形碼:9787513243995 ; 978-7-5132-439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氏灸治應用人體穴位彩圖1張 內容簡介
針灸包涵著針刺與艾灸兩大法寶,不管是書籍記載還是臨床應用,灸治是古老、有的治病方法,作用不可替代。為了傳承和挖掘針灸之瑰寶,家中三代人不懈地努力,勇于臨床實踐,在臨床工作中獲得深刻體會。灸治對消除酸脹疼痛作用極強,作用持久,療效鞏固,不受病人年齡、體質、病癥限制,可以解決許多醫學難題。為了使灸治能夠發揚光大,現將家傳的多種灸治應用進行總結,供之于世,促使灸治工作研究,讓完善的針灸事業開拓前行。
梁氏灸治應用人體穴位彩圖1張 目錄
灸法篇
**章 常用施灸腧穴
**節 頭部腧穴
第二節 背部腧穴
第三節 腹部腧穴
第四節 上肢腧穴
第五節 下肢腧穴
第六節 經外奇穴
第七節 阿是穴
第二章 常用灸治法
**節 灸治的備用材料
第二節 幾種常用灸法的操作
第三章 幾種常用灸法的臨床應用
**節 麥粒灸的適宜范圍和應用
第二節 鋪灸的適宜范圍和應用
第三節 隔蒜灸、隔姜灸的適宜范圍與應用
第四節 隔鹽灸的適宜范圍與應用
第五節 藥餅灸的適宜范圍與應用
第六節 溫針灸的適宜范圍與應用
第七節 艾條灸的適宜范圍與應用
第八節 燈心灸的適宜范圍與應用
第四章 灸治相關事項
**節 施灸前應了解的相關基本情況
第二節 麥粒灸的取穴要求
第三節 直接灸的取穴原則
第四節 各種灸法的應用選擇
第五節 施灸時的注意事項
第六節 化膿灸后處理
第七節 關于直接灸的艾炷大小和壯數多少
第八節 關于直接灸的補瀉探討
臨床篇
第五章 頭面部病癥
**節 五官病癥
第二節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第三節 頭痛
第四節 眩暈
第六章 頸肩上肢病癥
**節 頸椎病
第二節 肩關節 周圍病癥
第三節 肩胛肌萎縮
第四節 臂叢神經損傷
第五節 肱骨外上髁炎
第六節 橈骨莖突炎
第七節 腕關節 腫痛
第八節 手指腱鞘炎
第九節 指關節 腫痛
第七章 腰背及下肢痛癥
**節 腰背部脹痛
第二節 坐骨神經痛
第三節 髖部病癥
第四節 股外側皮神經炎
第五節 腓總神經麻痹
第六節 膝部病癥
第七節 踝部病癥
第八章 內、外科疾病
**節 中風后遺癥
第二節 高血壓腦病
第三節 肺部疾病
第四節 心臟疾病
第五節 肝臟疾病
第六節 膽囊疾病
第七節 慢性胰腺炎
第八節 脾臟疾病
第九節 腎臟疾病
第十節 胃部疾病
第十一節 泄瀉
第十二節 血液相關疾病
第十三節 甲狀腺腫
第十四節 雷諾現象
第十五節 類風濕關節 炎
第十六節 強直性脊柱炎
第十七節 淋巴結核
第十八節 下肢淋巴水腫
第十九節 痛風性關節 炎
第二十節 截癱
第二十一節 腦炎后遺癥
第二十二節 風濕性關節 炎
第二十三節 破傷風
第二十四節 精神分裂癥
第二十五節 癲癇
第二十六節 震顫麻痹
第二十七節 疰夏
第二十八節 慢性疲勞綜合征
第二十九節 脫肛
第三十節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第三十一節 尿失禁
第三十二節 下肢靜脈曲張
第三十三節 老爛足
第九章 皮膚科疾病
**節 神經性皮炎
第二節 皮膚瘙癢癥
第三節 濕疹
第四節 多發性毛囊炎
第五節 帶狀皰疹
第六節 痤瘡
第七節 尋常疣
第八節 血管痣
第十章 婦、兒、男科疾病
**節 婦科疾病
第二節 兒科疾病
第三節 男科疾病
梁氏灸治應用人體穴位彩圖1張 節選
《梁氏灸治應用(附人體穴位彩圖)》: 二、灸治法發展簡介 灸治起源于火的使用。遠在舊石器時代,火的烘烤使人感到舒服,火的灼傷可以解除某種痛苦,人們受到以上啟示,逐漸形成了灸治法。1974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醫學帛書。其臨床案例均為灸治記載,可謂是灸治*早的專著,遠遠早于《黃帝內經》o在古老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我們的祖先已經將灸治與針刺作為常規治病手段應用于臨床。如《靈樞·經水》云:“其治以針艾!卑窗闹委。秦漢以前主要以艾炷灸為主,亦有燔針刼刺。到了晉唐時期,灸治應用開始昌盛。我國**部針灸專著《針灸甲乙經》,在每個腧穴下規定了艾灸壯數,而且主張瘢痕化膿灸!夺樉募滓医洝肪砣撌觯骸坝罹陌贪l者,灸履熨之,三日即發!薄夺樉募滓医洝愤對29個禁灸腧穴的不良反應做了詳細說明,可知作者對灸治應用有了諸多總結! ∫弧 |晉醫家陳延之是我國主灸派先驅之一,其著《小品方》云:“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驗證了《針灸甲乙經》中為何要想辦法促使灸瘢化膿的原因! |晉醫家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早倡導急癥用灸。全書有99條均記載灸治,廣泛應用于外、婦、兒、五官科等30多類疾病,對灸治的作用、效果、操作、宜忌等進行了全面論述。與此同時,書中還記載了隔蒜灸、隔鹽灸、隔椒灸、隔面灸等,以及用瓦甑等物的施灸方法,為灸治的多樣化發展開辟了途徑。 唐代醫家孫思邈,主張上工治未病之疾,神工深究萌芽,在預防保健方面用灸法。他說:“凡人吳蜀之地游覽,肢體可常取兩三處灸之,勿使瘡暫愈,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侵襲人體!痹谄洹秱浼鼻Ы鹨健泛汀肚Ы鹨矸健分兄鲝堘、灸、藥并重。他說:“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針灸不藥,藥不針灸,尤非良醫也!庇种^:“其有須針者,即針刺以補瀉之,不宜針者,直爾灸之。”說明臨床中靈活運用,針與灸作用互補,對不宜針刺的部位或某種原因不宜針刺者,可用灸治代替。 隋代醫家巢元方撰《諸病源候論》提倡,灸各自所屬的背俞穴,治療五臟及五臟相關病證。其中對防治小兒科疾病內容頗多,尤其是灸治新生兒破傷風,灸面頰防口噤,開啟了幼兒可用灸治的先例。按巢氏思路,我們在臨床中收治了多例破傷風大發作患兒,均用灸治法搶救了他們的生命,驗證了巢元方的灸治療效和治療方法的正確性!
梁氏灸治應用人體穴位彩圖1張 作者簡介
梁德斐,女,副主任中醫師,1950年出生。從小受父親熏陶,隨父學習中醫針灸。曾擔任浙江省針灸學會理事。作為新昌中醫院創辦首批醫務工作者,用針灸臨床優勢使得醫院享譽臨近各縣市。2000年退休后,先后被浙江省中醫院、新昌縣中醫院、杭州西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門診部、杭州胡慶余堂國醫館等單位聘用。從事針灸臨床工作近40年,撰寫學術論文30余篇,現為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為進一步繼承和發揚祖國寶貴醫學遺產,立志創建傳統灸治基地,于2009年在杭州開辦中醫診所至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