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醫案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2219
- 條形碼:9787513242219 ; 978-7-5132-422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醫案學 內容簡介
本教材內容共分上、下兩篇。上篇為中醫學概論部分,分九章。靠前章主要介紹中醫醫案學的概念、性質、特點、作用與價值及主要研究內容;第二章主要介紹中醫醫案學的發展源流史;第三章以病案為例,主要介紹中醫醫案的記錄形式和書寫風格,第四章,主要介紹醫案學習的要點和方法;第五章主要介紹醫案整理研究的要求、步驟、古今醫案的發掘及名老中醫醫案的繼承與整理;第六章主要介紹現代中醫門診住院病歷及門診病志的書寫要點及規范;第七章主要介紹中醫電子病歷的現狀、建立、應用及管理;第八章主要介紹中醫醫案數據庫及發掘分析系統的構建;第九章主要介紹中醫醫案研究成果的驗證及理論升華。下篇為中醫醫案著作與醫案選析部分,根據醫案編寫類別分七章,第十章合編類醫案,主要介紹《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等;第十一章合刊醫案,主要介紹《孟河費氏醫案》、《柳選四家醫案》、第三節《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專欄醫案》;第十二章專題醫案,主要介紹《奇癥匯》、《經方實驗錄》、《疑難病案討論集》等;第十三章專科醫案,主要介紹《傷寒九十論》、《外證醫案匯編》、《歷代兒科醫案集成》等;第十四章個人醫案,主要介紹《石山醫案》、《韓氏醫通》、《寓意草》等;第十五章經驗集,主要介紹《醫學衷中參西錄》、《蒲輔周醫療經驗》、《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等;第十六章醫案研究與評注,主要介紹《清宮醫案研究》、《葉天士診治大全——葉天士醫案研究》、《古今醫案按》等。每章精選相關類別醫案著作,主要是以中醫醫案著作為主體,介紹每部醫案著作的作者、全書的概況和學術思想及經驗特點,每部醫案選錄兩則醫案介紹其診病辨證思路及治療特點,并另選自學醫案兩則,每章后附同類醫案目錄供學習參考。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醫案學 目錄
**章 導言
**節 中醫醫案發展源流
一、中醫醫案的起源
二、中醫醫案發展概況
第二節 中醫醫案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
一、中醫醫案學的概念
二、中醫醫案學的性質及特點
第三節 中醫醫案學的作用與價值
一、促進中醫藥學術經驗傳承創新
二、促進中醫藥現代化發展
第四節 中醫醫案學的研究內容
一、醫案的整理研究
二、醫家學術思想的研究
三、醫案的現代化研究
四、當代名老中醫的醫案研究
第二章 醫案的記錄形式和書寫風格
**節 醫案記錄形式
一、實錄式醫案
二、追憶式醫案
三、病歷式醫案
第二節 醫案書寫風格
一、順敘式
二、倒敘式
三、夾敘夾議式
四、先案后論式
五、方論附案式
六、去繁就簡式
七、病證相合式
八、正誤式
九、駢文歌體式
第三章 醫案學習要點與方法
**節 醫案學習要點
一、識證明機
二、揣度選方
三、變法轉方
四、用藥技巧
五、誤診誤治
六、醫訓醫論
七、醫案注按
第二節 醫案學習方法
一、按順序讀法
二、以方藥測病證讀法
三、根據中醫理論揆度讀法
四、類案比較讀法
五、運用數據統計分析讀法
六、評注讀法
七、學以致用讀法
第四章 醫案整理研究方法
**節 醫案整理研究的要求
一、記錄真實
二、內容完整
三、形式規范
四、可讀性強
第二節 醫案整理研究的步驟
一、中醫醫案資料的采集
……
下篇 古今醫案著作介評語醫案選析
主要參考書目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醫案學 節選
《中醫醫案學(供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等專業用 第10版)》: 中醫治病的精髓或特點是識證明機。識證即辨識證候,簡稱辨證。辨證是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病人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是對疾病的某一具體發展階段和當前狀態的高度概括和判斷。明機即明曉病機,也即審機。審機是在辨證基礎上,縱觀全局,通過分析疾病的病邪、病性、病位、病勢,辨清疾病的發病形式、正邪消長、主次因果、動態變化、發展轉歸等系統、多元、深刻的思維過程。識證明機是臨床治療的基礎和關鍵。只有識證明機準確,立法和處方才有針對性,“方從法出,法隨證立”,此之謂也。否則,識證明機不準確,“開口動手便錯矣。”所以,讀醫案首要在識證明機。 如《黃文東醫案》中有浮腫案:“王某,女,32歲,浮腫半年,平時飲食減少,神疲乏力,夜寐不安,頭暈,心悸。以往月經超前而多,腹痛腰酸,大便干燥,口渴不欲飲,肝略大,脈細,舌質紅帶青,有紅刺。血虛不能養肝,肝脾不和,運化失職,沖任不調,治擬健脾養肝,調理沖任之法。炒白術三錢,茯苓皮四錢,陳皮二錢,制香附三錢,白蒺藜三錢,炒枳殼一錢半,柏子仁三錢,麻仁三錢,浮小麥四錢,酸棗仁三錢(炒研),梗通草一錢。”本案患者癥狀較多,黃氏根據頭暈、心悸、寐差、腹痛腰酸、大便干燥、脈細辨證為血虛,浮腫、食少、口渴不欲飲辨證為脾虛濕停。在辨證基礎上,結合女子以肝為先天,沖任隸于陽明,而肝脾關系密切,認為本案病機是血不養肝,肝脾不和,脾虛濕停,氣血化生不足,進而導致沖任不調。故治療擬健脾養肝,調理沖任之法。識證明機的關鍵,在于反映病癥本質特征的癥狀和體征。比如桂枝湯證的脈浮弱、自汗出,四逆湯證的脈微細、肢冷、但欲寐,等等。要抓住這些識證明機的關鍵,必須經過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偽存真的識證過程,*終使這些癥狀和體征逐漸清晰,從而達到正確診斷和正確治療的目的。歷代名醫在識證明機方面往往有獨到的經驗和思路,特別是在寒熱錯雜、虛實疑似之際,能識燠于寒,辨實于虛。這些名醫高手的識證明機思路,對訓練讀者的辨證論治技能幫助很大。由于識證明機之關鍵在臨床思維過程中所處地位相當重要,所以許多名醫在撰寫醫案時往往于此著力描述,特別是追憶式醫案對此更是不惜筆墨,讀之往往頗多啟發。對于此類理法方藥記錄完整,論述分析較詳細的醫案,可采用反復研讀、仔細揣摩之法來閱讀,以深刻領會古人識證明機的獨到經驗。 如《醫宗必讀·卷三》:“社友韓茂遠,傷寒九日以來,口不能言,目不能視,體不能動,四肢俱冷,眾皆曰陰證。比余診之,六脈皆無,以手按腹,兩手護之,眉皺作楚,按其趺陽,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也,欲與大承氣湯。家屬惶懼不敢進。余日:吾郡能辨是證者,惟施笠澤耳。延至診之,與余言若合符節。遂下之,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體能動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絕之證耶?”此案給人有兩點啟發。其一,通體皆現虛象,一二處獨見實證,則實證*為吃緊。此案六脈俱無,而趺陽脈大而有力,正是張景岳所謂的“獨處藏奸”,辨證時當加注意。其二,李士材(李中梓)謂:“大概證既不足憑,當參之脈理,脈又不足憑,當取之沉候。”而此案李氏更進一層,又能從足背的趺陽脈而斷胃家實否,實為可貴之經驗。可見改進診察的方法與范圍,是提高辨證準確率的重要條件。 與追憶式醫案相比,實錄式醫案在識證明機之關鍵描述上較為含蓄,有的也并不全面,需要讀者細心揣摩。如《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范文虎醫案》中有“邵師母,苦腹脹,膈下逐瘀湯”一案。本案病狀記載只三字,為什么憑“苦腹脹”就使用膈下逐瘀湯呢?案中未曾語及有瘀血在內之詞,但是,病人主要的、痛苦的是腹脹;通過“苦”字還反映腹脹已久,有病非一日之意。腹脹之始多為氣生,氣病日久入血,造成氣滯血瘀之腹脹,故范氏用膈下逐瘀湯治之。可知實錄式醫案言簡意賅,閱讀此類醫案通常用以方測證或審證求因法來解決。 另外,為發現醫案中的識證明機關鍵,需要掌握古人醫案幾種常見的表述形式。 其一,開門見山式:在案首即明白指示識證的關鍵指征,然后再闡明病機,進而確立治法。 其二,去偽存真式:醫案先擺出假象或疑點,然后寫出識證明機關鍵,從而推翻假設的結論。作者常常應用“雖”“惟”“但”“而”“然”等虛詞,表示語氣的轉折,反映出辨證論治的思維過程,并揭示真相。 其三,先因后果式:先寫出病因或誘因、病機,然后引出主證,并做解釋與分析,從而使讀者看起來順理成章而不突然。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