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成藥學/張金蓮/十三五規(guī)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4046
- 條形碼:9787513244046 ; 978-7-5132-440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成藥學/張金蓮/十三五規(guī)劃 內容簡介
中成藥學》是制藥工程與藥學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也是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二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版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適合本科學生的學習為基礎,走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編寫思路。本教材共33章。前7章主要介紹中成藥的發(fā)展概況等基本理論知識。后26章按中成藥的主要功效分章介紹。重點介紹選自《中國藥典》2015年版、《部頒標準》《國家藥品中藥標準》中常用代表性中成藥330種(正藥200,列表130),每章先列概說,介紹該章藥物的概念、功效、適應范圍、分類、使用注意等內容。每一種中成藥以來源、處方組成、劑型規(guī)格、組方分析、制法、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使用注意、臨床應用等項詳細論述。 所選成藥在上版的基礎上,結合新版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大綱進行了調整和更新,使教材內容可涵蓋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二之中成藥部分的考點要求。
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成藥學/張金蓮/十三五規(guī)劃 目錄
一、先秦時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二、兩漢時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三、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65-581年)
四、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
五、宋、金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
六、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
七、清朝時期(公元1644-1911年)
八、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
九、當代(公元1949年以后)
第二章 中成藥命名分類組成及合理應用
**節(jié) 中成藥命名分類與處方
一、中成藥的命名
二、中成藥的分類
三、中成藥的處方
第二節(jié) 中成藥合理應用的原則
一、合理辨證用藥
二、合理配伍用藥
第三節(jié) 中成藥的用法與用量
一、中成藥的使用方法
二、使用劑量
第四節(jié) 中成藥的使用注意
一、證候禁忌
二、配伍禁忌
三、妊娠禁忌
四、飲食禁忌
第五節(jié) 中成藥的不良反應
一、中成藥不良反應的概念及類型
二、中成藥不良反應的常見臨床表現
三、引起中成藥不良反應的原因
四、中成藥不良反應的防范措施
第三章 影響中成藥藥效的主要因素
**節(jié) 原藥材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一、品種
二、產地
三、采集
四、藥用部位
五、加工炮制
六、貯藏保管
第二節(jié) 生產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一、制備工藝
二、輔料
三、管理
第三節(jié) 劑型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一、中成藥常用劑型及特點
二、中成藥劑型與藥效的關系
第四節(jié) 貯藏保管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第五節(jié) 臨床應用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一、辨證施治
二、服藥劑量
三、配伍用藥
四、服藥時間
五、飲食
六、依從性
第四章 中成藥新藥的研發(fā)
**節(jié) 中成藥新藥的概念與分類
一、概念
二、分類
第二節(jié) 中成藥新藥研發(fā)的程序與基本內容
一、中成藥新藥研發(fā)的程序
二、中成藥新藥研發(fā)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jié) 中成藥新藥的藥學研究
一、處方研究
二、工藝研究
三、質量標準研究
四、穩(wěn)定性研究
第四節(jié) 中成藥新藥的藥理學研究
一、藥效學研究
二、毒理學研究
第五節(jié) 中成藥新藥的臨床試驗研究
一、臨床試驗的分期與設計
二、臨床試驗設計的原則
三、臨床試驗的監(jiān)督管理
第六節(jié) 已上市中成藥的變更與再評價
一、已上市中成藥變更
二、已上市中成藥再評價
……
第五章 解表中成藥
第六章 清熱中成藥
第七章 表里雙解中成藥
第八章 祛暑中成藥
第九章 瀉下中成藥
第十章 溫里中成藥
第十一章 祛痰中成藥
第十二章 止咳平喘中成藥
第十三章 開竅中成藥
第十四章 補益中成藥
第十五章 固澀中成藥
第十六章 安神中成藥
第十七章 和解中成藥
第十八章 理氣中成藥
第十九章 活血中成藥
第十章 止血中成藥
第二十一章 消導中成藥
第二十二章 治風中成藥
第二十三章 祛濕中成藥
第二十四章 蠲痹中成藥
第二十五章 外科、皮膚科常用中成藥
第二十六章 婦科常用中成藥
第二十七章 兒科常用中成藥
第二十四章 痹中成藥
第二十五章 外科、皮膚科常用中成藥
第二十六章 婦科常用中成藥
第二十七章 兒科常用中成藥
第二十八章 眼科常用中成藥
第二十九章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藥
第三十章 骨傷科常用中成藥
附錄 臨床常見病證用中成藥簡介
主要參考文獻
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成藥學/張金蓮/十三五規(guī)劃 節(jié)選
《中成藥學(新世紀第二版)》: 二、配伍禁忌 所謂配伍禁忌,就是指某些藥物合用會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壞藥效,因而應該避免配合應用,這就是《神農本草經》所謂“勿用相惡、相反者”,歷來把這些藥物視為配伍禁忌藥,并具體概括為“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即:烏頭(川烏、附子、草烏)反貝母(川貝、浙貝)、瓜萎(全瓜萎、瓜蔞皮、瓜蔞仁、天花粉)、半夏、白及、白蘞;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蘆反人參、丹參、玄參、沙參、細辛、芍藥(赤芍、白芍)。“十九畏”即: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自《神農本草經》提出配伍禁忌藥后,反藥能否同用,歷代醫(yī)家眾說紛紜。一些醫(yī)家認為反藥同用會增強毒性、損害機體,因而強調反藥不可同用。古代也有不少反藥同用的文獻記載,故對十八反、十九畏的科學研究還要做長期艱苦、深入、細致的工作,去偽存真,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但目前在尚未搞清反藥是否能同用的情況下,臨床用藥應采取慎重從事的態(tài)度,對于其中一些反藥若無充分把握,*好不使用,以免發(fā)生意外。就中成藥配伍應用而言,無論中成藥之間的配伍應用、中成藥與藥引子的配伍應用和中成藥與湯劑配伍應用,也盡量避免出現反藥同用。此外,近年來,中西藥聯合應用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中成藥和西藥合用出現療效降低或毒副作用的情況也常有報道。如六神丸與華素片同用,六神丸中的朱砂與華素片中的碘反應形成碘化汞,導致藥物性腸炎。因此,對已知合用可以引起療效降低、毒性增強的中西藥物,應避免同用。對于合用情況不明者,不可輕率聯合使用。三、妊娠禁忌 婦女妊娠期治療用藥的禁忌,即某些藥物具有損害胎元以致墮胎的副作用,應作為妊娠禁忌的藥物。根據藥物對于胎元損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為慎用與禁用二大類。慎用的藥物包括通經去瘀,行氣破滯及辛熱滑利之品,如桃仁、紅花、牛膝、大黃、枳實、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麥等;而禁用的藥物是指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牽牛、大戟、商陸、麝香、三棱、莪術、水蛭、斑蝥、雄黃、砒霜等。 含有上述成分的中成藥,也就相應被視為妊娠禁用藥和妊娠慎用藥,如禁用的品種有舟車丸(含大量峻下逐水,行氣破滯之品)、牛黃解毒膠囊(片、丸、軟膠囊)(含有毒瀉下之品)、抗癌平丸(含有蟾酥)、艾迪注射液(含有斑蝥)、平消膠囊(含有硝石、馬錢子、干漆等)、安官牛黃丸、紫金錠(含有麝香、朱砂、雄黃)、血府逐瘀口服液(膠囊)(含有活血行氣之品)等等;慎用的品種有羚羊清肺顆粒(含有大黃)、香砂枳術丸(含有枳實)、龍膽瀉肝丸(含有活血、淡滲利濕之品)、溫胃舒膠囊(含有辛熱燥烈之品)、防風通圣丸(含瀉下滲利之品),牛黃上清丸(含有大黃)等等。 禁用藥妊娠期間絕對不能使用,慎用藥可根據孕婦體質及病情需要審慎使用,如《金匱要略》以桂枝茯苓丸治妊娠瘀病;吳又可用承氣湯治孕婦時疫見陽明腑實證。但是,必須強調的是,除非必用時,一般應盡量避免應用妊娠禁忌藥,以免發(fā)生醫(yī)療事故。同時應深信,伴隨著對妊娠禁忌藥進行廣泛深入的毒理學研究,通過對妊娠禁忌藥的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篩選,中成藥中的妊娠禁忌藥也會更加科學化、客觀化、標準化。四、飲食禁忌 在服用中成藥治療疾病期間,對飲食的宜忌,也有一定的要求。是指服藥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簡稱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忌口。《本草經集注》說:“服藥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雞、生菜,又不可諸滑物果實等,又不可多食肥豬、油膩、魚、腥臊等物。”指出了在服藥期間,一般應忌食生冷、油膩、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據病情的不同,飲食禁忌也有區(qū)別。如熱性病,應忌食辛辣、油膩、煎炸性食物;寒性病,應忌食生冷食物、清涼飲料等;胸痹患者應忌食肥肉、脂肪、動物內臟及煙、酒等;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等應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熱助陽之品;黃疸脅痛應忌食動物脂肪及辛辣煙酒刺激物品;脾胃虛弱者應忌食油炸黏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腎病水腫應忌食鹽、堿過多的和酸辣太過的刺激食品;瘡瘍、皮膚病患者,應忌食魚、蝦、蟹等腥膻發(fā)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此外,古代文獻記載甘草、黃連、桔梗、烏梅忌豬肉;鱉甲忌莧菜;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丹參、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以及蜜反生蔥、柿反蟹等等,也應作為服藥禁忌的參考。 ……
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成藥學/張金蓮/十三五規(guī)劃 作者簡介
張金蓮,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碩導。從事中藥學的教學、科研工作多年。獲江西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主持和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等科研、教改項目35項,在***、省級、核心期刊發(fā)表中英文論文58篇,其中**作者30多篇。出版著作及教材25部,主編及參編“十一五”、“十二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7部,副主編及參編著作3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