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不同電磁力分布特性的電磁成形新原理與方法/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56742
- 條形碼:9787030656742 ; 978-7-03-06567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不同電磁力分布特性的電磁成形新原理與方法/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 內容簡介
電磁成形是一種利用脈沖電磁力實現(xiàn)金屬材料加工的高速成形技術。因其在輕質合金加工領域具有巨大潛力,美國能源部,歐盟框架計劃、中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等相繼資助電磁成形技術。本書從電磁成形過程中電磁力的形成與分布特點出發(fā),建立電磁成形過程動態(tài)電磁結構耦合模型,明確電磁成形過程中的電能與動能的相互轉換關系:同時根據(jù)加工對象不同,闡述三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雙線圈和單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基于凹型線圈的管件電磁脹形、雙向加載式管件電磁翻邊等新技術。 本書可供從事電磁成形研究、設計、生產和使用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使用,尤其可作為從事電磁成形研究的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不同電磁力分布特性的電磁成形新原理與方法/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電磁成形的潛在優(yōu)勢 /2
1.2 電磁成形的發(fā)展現(xiàn)狀 /3
1.2.1 電磁成形設備 /4
1.2.2 驅動線圈 /4
1.2.3 加工工藝 /5
1.2.4 仿真模擬 /6
1.3 基于不同電磁力特性的電磁成形新方法 /7
1.3.1 改善電磁力分布的電磁成形技術 /7
1.3.2 改變電磁力施加方式的電磁成形技術 /10
1.3.3 與傳統(tǒng)機械加工相結合的電磁成形技術 /15
1.3.4 高壽命電磁成形技術探索 /18
第2章 電磁力的形成及分布特點 /21
2.1 驅動線圈與工件之間的電磁耦合作用 /22
2.1.1 螺線管線圈磁場 /23
2.1.2 螺線管線圈電磁力 /25
2.2 電磁成形過程中的能量轉換關系 /28
2.2.1 動生電動勢在電路中的表征 /29
2.2.2 勻壓力線圈磁感應強度計算 /30
2.2.3 能量轉換的理論分析與數(shù)值結果 /31
2.2.4 電能與動能的轉換關系 /33
2.3 等效放電頻率與工件電磁力之間的關系 /34
2.4 趨膚效應對工件電磁力的影響 /38
第3章 三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 /43
3.1 基本原理與成形效果 /44
3.2 電磁力分布的影響因素 /48
3.2.1 電磁力歸一化處理 /48
3.2.2 壁厚減薄量歸一化處理 /48
3.2.3 放電脈寬對電磁力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 /49
3.2.4 頂-底線圈高度對電磁力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 /50
3.2.5 頂-底線圈外徑對電磁力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 /53
3.2.6 頂-底線圈內徑對電磁力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 /56
3.3 工件壁厚的影響因素 /57
3.3.1 頂-底線圈高度對壁厚減薄量的影響 /57
3.3.2 頂-底線圈外徑對壁厚減薄量的影響 /60
3.4 傳統(tǒng)線圈成形與新型線圈成形對比試驗 /63
第4章 雙線圈和單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 /69
4.1 雙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基本原理 /70
4.2 雙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電磁力分布規(guī)律 /71
4.2.1 電磁力的歸一化處理 /72
4.2.2 初始電壓與電磁力的關系 /72
4.2.3 三種驅動線圈結構磁通密度和電磁力對比 /74
4.3 線圈幾何參數(shù)對管件電磁力和壁厚減薄量的影響 /77
4.3.1 不同線圈幾何參數(shù)下的管件電磁力分布 /77
4.3.2 不同線圈幾何參數(shù)下的管件壁厚薄量 /79
4.4 管件電磁力與壁厚減薄量的關系 /82
4.5 管件厚度改變對脹形性能的影響 /84
4.5.1 不同線圈幾何參數(shù)下的管件電磁力分布 /84
4.5.2 不同線圈幾何參數(shù)下壁厚減薄量與內壁脹形量的關系 /87
4.5.3 電磁力與壁厚減薄量的關系 /88
4.5.4 壁厚增大原因分析 /88
4.6 其他條件對脹形性能的影響 /90
4.6.1 放電脈寬對脹形的影響 /90
4.6.2 管件高厚比對脹形均勻性的影響 /91
4.6.3 續(xù)流電阻對脹形過程的影響 /93
4.7 單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 /95
4.8 三種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特點分析 /99
4.8.1 工裝難易程度 /99
4.8.2 成形耦合效率 /100
4.8.3 徑向變形均勻度 /100
4.9 雙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試驗 /102
4.9.1 雙線圈軸向壓縮式管件電磁脹形系統(tǒng)及試驗過程 /102
4.9.2 試驗數(shù)據(jù) /105
第5章 基于凹型線圈的管件電磁脹形 /107
5.1 管件電磁成形 /108
5.1.1 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型 /108
5.1.2 管件成形非均勻的解決方案 /113
5.1.3 均勻性判據(jù) /115
5.1.4 小結 /117
5.2 基于凹型線圈的管件電磁脹形電磁力分布和均勻性 /117
5.2.1 電磁力分布與管件脹形均勻性的關系 /117
5.2.2 線圈結構參數(shù)對管件脹形均勻性的影響特征 /122
5.2.3 傳統(tǒng)線圈成形與凹型線圈成形對比分析 /129
5.2.4 多層凹型線圈成形均勻性分析 /131
5.2.5 小結 /134
5.3 基于凹型線圈的管件電磁脹形試驗 /134
5.3.1 基于凹型線圈的管件電磁脹形系統(tǒng)設計 /134
5.3.2 基于凹型線圈的管件電磁脹形試驗結果 /137
5.3.3 小結 /139
第6章 雙向加載式管件電磁翻邊 /141
6.1 本書的創(chuàng)新方法 /142
6.1.1 單線圈管件電磁翻形 /143
6.1.2 雙線圈串聯(lián)管件電磁翻形 /143
6.1.3 雙線圈雙電源管件電磁翻形 /144
6.1.4 小結 /144
6.2 基于單線圈下管件電磁翻邊分析 /145
6.2.1 建立有限元模型 /145
6.2.2 磁場和電磁力分析 /149
6.2.3 歸一化分析 /154
6.2.4 單線圈管件翻邊試驗 /156
6.2.5 小結 /160
6.3 基于雙線圈管件電磁翻邊仿真 /161
6.3.1 雙線圈串聯(lián)下管件電磁翻邊分析 /162
6.3.2 雙線圈雙電源下管件電磁翻邊分析 /163
6.3.3 小結 /164
參考文獻 /165
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不同電磁力分布特性的電磁成形新原理與方法/電氣與電子工程技術叢書 作者簡介
邱立,(1984.11-),湖北鐘祥人,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本碩博,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科學技術廳專家?guī)鞂<遥琁EEE會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普通會員。參與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多時空脈沖強磁場成形制造基礎研究”;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軸向壓縮式管件磁脈沖脹形電磁結構耦合機理及材料成形性能研究”(51507092)和“耦合冷卻式柔性電磁成形技術電磁-熱-結構耦合問題與材料成形性能研究”(51877122)。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SCI/EI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20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30余項,已獲授權發(fā)明專利10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