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精編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40663
- 條形碼:9787513340663 ; 978-7-5133-4066-3
- 裝幀:一般雅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精編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2016年1月出版的《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的口袋書精編版。時至今日,導讀版本已經成為備受業界推崇的區塊鏈經典圖書,被譽為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士必讀的書目之一。鑒于此,隨著"區塊鏈"概念近年來在國內的廣泛普及,我們認為推出《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原版中文版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決定不再增加導讀,僅原汁原味地展示原版的所有內容,且裝幀上也采用小尺寸的精裝口袋書形式,方便讀者反復查閱及攜帶。
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精編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全景式的方式介紹了區塊鏈相關技術目前發展狀況和未來技術衍生方向的展望。書中提出了區塊鏈應用的三個階段:區塊鏈1.0(貨幣),2.0(合約)和3.0(超越貨幣、經濟和市場的公正應用和協作應用)。本書涵蓋的話題包括: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概念、特征、功能及應用。論證區塊鏈如何能成為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和移動/社交網絡后的計算機范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有潛力像WEB網站一樣有效重塑人類社會活動形態。
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精編版) 目錄
序區塊鏈--互聯網金融的終局/肖風
前言 001
**章區塊鏈1.0:貨幣 022
第二章區塊鏈2.0:合約 036
第三章區塊鏈3.0:超越貨幣、經濟和市場的公證應用 072
第四章區塊鏈3.0:超越貨幣、經濟和市場的效率和協作應用 124
第五章高級概念 153
第六章局限性 175
第七章總結 193
附錄A加密數字貨幣的基礎 203
附錄B萊德拉資本大區塊鏈列表 208
注解和參考書 214
區塊鏈專業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239
編者按 251
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精編版) 節選
前言 我們應該把區塊鏈當成另一種類似互聯網的事物──一種具備多種級層和多種類型應用的綜合信息技術:資產登記、清單編寫、價值交換,涉及金融、經濟、貨幣的各個領域;硬資產(有形財產、住宅、汽車);以及無形資產(選票、創意、信譽、意向、健康數據、信息等)。 但是,區塊鏈的概念遠不止如此:它是任何事物所有量子數據(指離散單位)呈現、評估和傳遞的一種新型組織范式,而且也有可能使人類活動的協同達到空前的規模。 我們可能正面對一場革命的晨曦,這場革命始于一種新的邊緣的互聯網經濟,也即一種不依賴中央權威機構發行和支撐的,名為比特幣的替代貨幣,而是基于網絡用戶間的自動共識協議。比特幣的真正獨創性在于,它并不需要用戶之間彼此信任。通過算法的自動約束,任何惡意欺騙系統的行為都會遭到遏制。用一種精確的、技術上的語言來描述,比特幣就是這樣一種數字貨幣:它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通過名為區塊鏈的全網記賬來建立信用的代幣系統,并開始在網上廣泛交易。它融合了比特種子點對點文件共享的技術以及公鑰密碼技術,是一種全新形式的代幣。自從2009年發布以來,比特幣已經催生了一大群基于同樣的模式但有著不同的優化和調整策略的模仿者。更重要的是,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提供這樣一些技術支持:支付、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代幣的獲得和支出,數字資產的調用和轉移,還有智能合約的發布和執行等,從而無縫地嵌入到網絡經濟層,這是過去的網絡從未實現過的。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去中心化技術的典型,有可能成為下一輪重大的、全球性的計算范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前四次是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社交網絡和移動手機),有潛力像WEB網站一樣徹底重塑人類社會活動形態。 貨幣、合約以及超越金融市場的應用 區塊鏈的潛在優勢不僅局限在經濟領域--它們還可以拓展到政治、公益、社交和科學的領域--區塊鏈的技術已經被一些群體用于解決現實社會的問題。舉個例子,針對政治壟斷勢力,區塊鏈技術能夠用于創設發揮一個去中心化云功能,這些功能過去是需要壟斷機構授權的(譯者注:類似Uber,但是更去中心化)。這顯然對維基解密(該機構因為斯諾登之類的事件而被政府禁止接受信用卡捐贈)以及像提供ICANN和DNS類服務的政治上中立的跨國組織很有用。除了這些(全球)公益事業要超越區域政治架限的情況,其他不同的行業和階層,在和既得利益群體沖突而導致的不公平監管的情況下,也能通過開創出一種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而被解放出來。盡管在某些傳統機構的游說下,為消費者提供基因組的服務被有效地遏制了,但是新的分享經濟模式類似Airbnb和Uber已經在法律層面立住了腳跟。 區塊鏈除了在經濟和政治的應用中具備優勢,在協同合作,賬單記錄,以及交易不可撤銷性等這些通過區塊鏈實現的功能更有可能是全球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基石,就像大憲章和羅塞塔石碑一樣。在這里,區塊鏈可以用于公證全球社會的信息,包括所有的文件、事件、身份認證和資產等。在這個系統里面,所有的資產都能變成智能資產。這是一個通過唯一的標識將所有資產編碼到區塊鏈的理念,基于此,所有的資產都能在區塊鏈上被跟蹤、控制以及交換(買賣)。這意味著所有的有形資產(房子、車子)和數字資產都能在區塊鏈上公證登記和轉移。 作為一個例子(我們將會在本書的內容中看到更多),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在知識產權登記和保護方面的應用具備的改變世界的潛力。新興的數字藝術市場提供了為私人登記任何數字資產(任何文件、圖片、健康記錄、軟件等)到區塊鏈上的機會。區塊鏈能夠替代或者補充目前所有已知的知識產權的管理系統。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標準算法將一個文件(任何文件)壓縮為一個64位的代碼(稱為哈希),這個代碼和這個文件是一一對應的。不管文件有多大(比如一個9GB的基因組文件),這個64位哈希的對應過程是無法通過計算反推的。這個哈希值然后會被寫入一個區塊鏈交易中,此時會加入一個時間戳--這是一個表明數字資產在此刻存在的證據。這個哈希值可以用該文件重新生成一次(這個文件被保存在擁有者的私人電腦上,而不是區塊鏈),確認原始的內容并沒有被修改。標準化的機制,例如法律文本的出現,曾經革命性地推動了社會進步,區塊鏈知識產權(數字藝術)也完全可以成為這種技術的拐點,它將推動更加流暢、更大范圍的社會合作,因為越來越多經濟活動是因為創意而驅動的。 區塊鏈1.0、2.0和3.0 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在經濟、政治、人道主義和法律系統上帶來的好處清楚地表明,它有潛力成為一個能重塑社會的各個方面以及運作方式的顛覆性創新技術。為了便于組織和討論,這些由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各種已有和將有的革新可以分為三類:區塊鏈1.0、區塊鏈2.0、區塊鏈3.0。區塊鏈1.0是貨幣,這方面的應用和現金有關,諸如貨幣轉移、匯兌和支付系統。區塊鏈2.0是合約,區塊鏈技術在經濟、市場、金融全方面的應用,其可延伸內涵遠比簡單的現金轉移要廣得多:諸如股票、債券、期貨、貸款、按揭、產權、智能資產和智能合約。區塊鏈3.0就是超越貨幣、金融、市場之外的區塊鏈應用,特別是在政府、健康、科學、文學、文化和藝術等領域。 什么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電子現金。它是一種利用加密技術來實現獨立于中央銀行之外,協議地發行和驗證支付有效性的電子貨幣和在線支付系統。這個名稱(指比特幣,譯者注)會引起困惑,因為比特幣和區塊鏈這兩個詞語可能指向三個層次的定義:區塊鏈底層技術,也就是協議和客戶端(通過客戶端才能實現交易)以及事實存在的加密數字貨幣(錢),這有時也被當成所有加密數字貨幣的統稱。這就好像PayPal說PayPal互聯網,在那上面PayPal的協議運行著,用于轉移PayPal的貨幣。區塊鏈行業有時候互換地使用這些定義是因為它尚在定型當中,大量技術的層次尚未確定。 比特幣于2009年被一個未知的人或組織以中本聰的名義創造出來(2009年1月9日被發布)。比特幣的概念和操作細節通過一種簡潔可讀的白皮書形式被描述出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用這種去中心化的數字算法貨幣進行的支付行為被記錄在一個公開的分類賬本上(也就是區塊鏈。譯者注),該賬本被儲存在許多--可能是全部--比特幣用戶的電腦上,同時可以持續地通過互聯網查看到內容。比特幣是*早也是*大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現在已經有了數百種的"altcoin"(俗稱:代幣)數字貨幣,像萊特幣和狗狗幣,但是比特幣占了所有數字算法貨幣市值的90%,同時也是事實上的標準。我們利用比特幣的公鑰地址(一串27-32位的包括字母和數字的字符串,功能類似于郵件地址)來發送和接收比特幣以及記錄交易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比特幣是假匿名的(不是真匿名),同時比特幣也是和個人身份信息脫鉤的。 發行、獲得比特幣其實也是一種對于運算工作的獎勵(客觀上是全網記賬,主觀上是解SHA256難題。譯者注),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挖礦,通過這種方式用戶提供計算機算力來核對公證比特幣支付,同時將這個過程記錄到公開的分類賬本上去(就是區塊鏈。譯者注)。個人和公司均有涉足所謂挖礦行業,他們通過獲得交易中介費和分得新增加的比特幣獲利。除了挖礦,比特幣可以像任何一種貨幣一樣通過與法幣、產品、服務進行交換得到。用戶可以通過選擇性支付一定量的交易費用,在電腦上或者移動設備上使用比特幣錢包軟件在線發送或者接收比特幣。 什么是區塊鏈? 區塊鏈就是一本全網記錄所有已發生的比特幣交易的公開賬本。因為礦工不斷地創造新的區塊(每十分鐘一個區塊)來記錄*新的交易,所以這個賬本會一直增長延長。這些區塊是按照時間順序線性地加到區塊鏈上去。每一個完整的節點(每臺通過錢包客戶端連接到比特幣網絡的電腦,它的作用是確認和中繼比特幣的交易信息)都有一份區塊鏈信息的備份,這些都是通過礦工的網絡自動完成的。區塊鏈擁有完整的關于每個比特幣地址和地址上留有比特幣余額的信息,這些信息記錄在創始區塊(**筆交易發生的區塊)到*新的區塊上。作為一本公開的賬本,意味著區塊鏈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利用一個特定的地址,通過區塊瀏覽器(例如https://blockchain.info)進行查詢:例如你可以通過查詢自己的錢包地址來看看自己的**個比特幣是怎么接收到的。 區塊鏈被認為是比特幣*主要的技術創新,因為它是所有網絡上交易的無信任證明機制。用戶可以信任這個由各礦工節點記賬維持,儲存在全球范圍內各個去中心化節點上的公開賬本,用戶并不需要自己建立和維持一套無信任機制或者第三方中介機構(比如銀行)。作為新創的、去中心化、無須信任系統的基石,區塊鏈是關鍵的創新。區塊鏈允許全球范圍內,各方以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形式進行的各種形式的交易。 區塊鏈就像在已有的互聯網多個基礎協議上運行一個全新的應用層,它使得互聯網能夠進行諸如即時支付(通過一種公認的數字算法貨幣)或者執行更加復雜的遠期金融合約。任何貨幣、金融合約、數字化或者物理資產都能通過類區塊鏈系統進行價值交換。更進一步,區塊鏈不僅能用于交易,還能作為一種用于記錄、追蹤、監測、轉移所有資產的數據庫和庫存清單。一個區塊鏈很像一種登記了所有資產的巨型電子表格,一種記錄了任何形式的資產歸屬以及在全球范圍內交易信息的會計系統。因而,區塊鏈可以用作任何形式資產登記、庫存盤點和交易信息的記錄,這涉及金融、經濟和金錢,有形資產(車子、房子等)和無形資產(投票結果、主意、名聲、意圖、健康數據等)等各個領域。
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精編版) 作者簡介
作者 梅蘭妮˙斯萬區塊鏈科學研究所創始人,奇點大學量化指導人,區塊鏈專家,大數據專家。著有《區塊鏈:新經濟藍圖》,這本書被譽為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士必讀的書目之一。 譯者 韓鋒清華大學iCenter導師,清華大學量子物理學博士生,比特幣基金會終生會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