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亂世蝴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4096
- 條形碼:9787500874096 ; 978-7-5008-740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亂世蝴蝶 本書特色
著名作家王祥夫代表作品 《繁花》作者金宇澄傾情推薦 著名詩人作家遠人先生精彩點評 他細心給那些遺老遺少和女眷們更換衣裳,添上煙泡,裝點絳唇,欲望及仇恨如珠胎暗結,緊緊捆裹在腹部,不讓旁人所知曉。對于舊人、舊物、舊情的緬懷與追思,對舊時人文風范的展開與發揚,他是處心積慮,不遺余力的。 人物的解脫,被凌辱,被壓抑,都是淡淡地遮擋著,似乎他是一個表演皮影戲的老手,我深信那是他經受不住恐懼的誘惑,知道自己有潛在的神經衰弱的體質所致。這種矛盾著的距離,美麗朦朧,他扯動很多細長的線,口中念念有詞,人物便行使催眠術*終將觀眾引入歧途。 含蓄、寧靜、優美,凝聚著冷冷的力,那就是王祥夫。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者金宇澄
亂世蝴蝶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民國初年, 王府的花匠杜家老爺一家的跌宕人生。杜諱謨生有三子。長子杜夏祿, 身患癆病, 娶妻蘭馨三日后亡故 ; 次子杜冬祿, 跑關東經營皮貨生意, *終被日本人殺 ; 三公子春祿反抗封建婚姻, 欲赴東瀛日本國, 尋求醫國救民良方, 欲辦報紙, 喚起民眾, 但是行動力卻不夠, 耽于空想, 其妻菊雪個性極端敢愛敢恨, 步步錯事*終牽連了杜家上下的性命。
亂世蝴蝶 節選
從東北趕回來過年的冬祿是在正廳家宴席上見到嫂子蘭馨的,蘭馨穿著青蓮色裙襖,面孔顯得有些蒼白。不少人都說蘭馨至今依舊還是女兒身是因為她嫁過來的第三天就守了寡,寡言少語,性格溫柔的蘭馨確實讓人想到一株幽蘭,這株幽蘭侍候在老爺與馬姨娘身后形成了杜家的風景之一。冬祿出門在外常常想起的人就是蘭馨,這很怪,連冬祿自己都覺得很怪。蘭馨輕輕慢慢的行動總讓人感到有一種說不盡的憂憂怨怨。每天吃飯的時候,蘭馨都要把下人端來的菜一道一道輕輕接過來放到老爺跟前。她是杜家兒媳,按規矩她應該這樣,她也愿意這樣,愿意侍候公婆,愿意獲得家里上上下下的歡心,因為她明白杜家*孤單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你也坐下吃吧。”馬姨娘對蘭馨說。馬姨娘吃飯時手里有用沒用總攥著一方紫手帕。她似乎從沒年輕過,也不會更老,簡直像院子里那株老石榴樹幾十年風姿如昔。馬姨娘進杜家小二十年了,不少人記著馬姨娘初來杜家的樣子:穿著一身月白鑲紫花絳的高領蘇式舊衣褲,袖口都有些磨毛了,從杜家小邊門無聲無息像片落葉一樣輕輕飄進來。她可能沒想到外邊看上去不顯山不顯水的王府花匠的院子會三進三出格格局局那么漂亮。她在院子里站了好久,卻沒人上前和她說話,后來她的視線就落在正房前那株老石榴樹上,有人看見她笑了笑,石榴樹上那時果實密集狀如千燈萬盞,不知向馬姨娘暗示了什么? 那天下午就有人目睹馬姨娘欠著一雙小腳吃力地往石榴樹枝上系一根紅繩,這個目擊者就是蘭馨的死男人夏祿。那年夏祿十歲,蘭馨還沒有嫁過來,那時老爺的正室——夏祿、冬祿、春祿的母親還沒去世。*馬姨娘往石榴樹枝上系紅繩的當天下午,夏祿、冬祿、春祿的母親就扶病坐在正室的雕花大床上指揮下人用鋸把那系了紅繩的石榴樹枝鋸去。嚓嚓的鋸聲吸引了不少人來看,馬姨娘也從自己的屋子里慢慢走出來,但她是幾時站到石榴樹旁的卻沒人知道。“其實這老枝不鋸還能待多久!枝老了還會有什么用!”**馬姨娘突然這么一字一字說。她的話說給誰聽?奇怪的是鋸掉的地方不久又爆發了新枝,而且愈發愈旺。不久冬祿他們的母親就去世了。有人說馬姨娘在沒進杜家門之前是個“半開門”,但世界上說甜說咸說什么話的人沒有呢? 蘭馨在八仙桌邊坐下來,把手中的白手帕輕輕展開,她的手帕上繡著一只孤孤單單的黃蝴蝶,她把手帕擱在手邊開始吃飯。冬祿的媳婦秀芝和春祿的媳婦菊雪互相看看也坐下來。 家宴雖然豐盛,有從東北帶來的鰉魚鼻和鹿脯,但氣氛有些不對,每個人都像有一深潭的心事悶在肚子里。老爺和馬姨娘照老習慣早早離開飯桌。“你們慢慢吃。”馬姨娘跟在老爺后邊說。老爺沒說話,臉色沉沉的。 “老爺子怎么啦?”冬祿問。 “老爺這一向不是罵孫文就是罵袁世凱!”春祿笑笑說。 “你還鬧著要去日本嗎?”冬祿問春祿。冬祿已經有半年多沒回家了。 “我想做什么都做不成!”春祿說,“你不是也一樣,你想開你的臭皮貨莊?” 春祿鬧著要去日本留學已非一天半天,春祿喜歡標新立異,他喜歡穿皮鞋穿洋服,平時他很少在家,在家就總和菊雪慪氣,菊雪總在背地埋怨老爺,說老爺這么寵愛春祿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過! 蘭馨也隨著從飯桌邊站起來,她要去侍候老爺和馬姨娘吃茶,還要給老爺去裝水煙,還要給老爺念報,老爺很喜歡看那份專會搬弄是非的《大白話報》,每天吃過飯后都要讓蘭馨把報紙念給他聽。秀芝悄悄對菊雪說老爺這是學的王府王爺的譜兒,“自己有眼不看要人念!王爺學的是誰呢?王爺學的是洋鬼子!” 蘭馨低著頭走過冬祿,青蓮色的暖裙下的藍緞鞋一點一點、一點一點像兩朵幽藍的花,冬祿盯著蘭馨看時,被秀芝在腳上用力踏了一下。 蘭馨沒事就總愛在自己的小偏房里靜悄悄地描繡花的紙樣。用那種薄薄的竹紙和細細的眉筆,紙薄墨淡從進杜家門那天開始到現在已描了厚厚一大摞。后來蘭馨就把這些繡樣細心地一張張訂起來。杜家上下都知道蘭馨有一本很厚的繡樣,下人陳媽向蘭馨討繡樣給干閨女。“寡婦的花樣也討得嗎?”蘭馨說。“你心凈手凈比誰都凈,你的花樣怎么討不得!”陳媽說。 “倒像一本幽幽怨怨的大書!”這天菊雪突然來了,她還從沒來過蘭馨這里,她一進屋就左看看,右看看,看蘭馨掛在墻上的玻璃油畫,畫上畫的是西洋風景。菊雪驚奇地發現蘭馨的桌上有那么多的書,有《李太白集》,有《漱玉詞》,還有《隨園女弟子詩》,菊雪又發現蘭馨還有不少小盒子,各種美麗的小盒子,漆的、木的、銀的收了不少。后來菊雪就嘩嘩翻動那薄薄的竹紙,突然就嚓地撕去一張,笑瞇瞇盯著蘭馨。“這張送我好嗎?我抽空想繡一幅湖色大窗簾。” 蘭馨還沒見過洋式窗簾,杜家窗上冬日只有老式木板護窗,夏天是湘妃竹簾,蘭馨慢慢走到窗前。“看你的花樣描得有多好!”菊雪突然笑了,把那張撕下來的繡樣抖給蘭馨看。 “怎么會是張白紙!”蘭馨有些吃驚,“我為什么要把白紙訂進去?” “你不知道你為什么?”菊雪盯著蘭馨白白的面孔,“我知道!女人*知道女人的心,你我都是女人所以我知道。” 蘭馨的臉就慢慢紅起來,她慢慢抬起手捧住自己的臉。菊雪把那張白紙扔到桌上:“我知道你為什么,我遲早會告訴你的,女人不是靠糧食活的,女人靠什么活我們女人不知道誰知道?” 菊雪說話的時候蘭馨就把那張白竹紙越疊越小,臉也越來越紅,*后那個小紙方塊兒就啪地從蘭馨手中跳起來掉到地上。 這天下午,菊雪忍不住把這事告訴了秀芝。秀芝正在自己的屋里染指甲,奓著十個手指,鳳仙花膏子猩紅猩紅的糊滿十個指甲。 “你怎么想起去她那兒?”秀芝問。 “我心煩!”菊雪說,原地慢慢兒轉了一個圈兒,“心煩就想到處走,我進杜家快一年了,我哪兒也不愿去也沒去過蘭馨那兒。” “你想去就去吧,與我有什么關系。”秀芝吹吹自己手指上的鳳仙花膏。 “你是不是不高興?”菊雪說。 “誰不高興!”秀芝不停地吹指甲。 “蘭馨活著是騙自己。”菊雪想想又說。 “管她騙不騙自己!反正要過年了,年節一過誰都要老一歲,誰也不會騙自己不老這一歲!”秀芝說,突然笑起來。 “你又描了幾張好花樣?”這天吃晚飯,老爺和馬姨娘一離桌,秀芝就皮笑肉不笑地問蘭馨。蘭馨看看菊雪,臉就一下子紅起來。“你把你的好繡樣借我用用好嗎?”秀芝又說。 蘭馨站起來,把手帕疊好離開飯桌朝外走。“你急什么,急著回去描花樣啊?”蘭馨走過菊雪身邊時帶倒了一只凳子,凳子正好倒在菊雪腳上,菊雪沒吭聲,秀芝倒又說:“凳子倒了你也不扶起來,你急著描花樣也不能這樣啊!”*蘭馨已經走出去,走得挺快,裝著沒聽見。“你的嘴不像錐子誰像錐子!”菊雪對秀芝說,“你這么對她有什么好處?”“好處?”秀芝說,“錐她就是錐馬姨娘!”“我的嘴要像你就好了,我只會哭!”菊雪說。 “你哭有誰怕?你哭死馬姨娘才高興呢!”秀芝說。 “你知道老爺為什么不高興嗎?”菊雪把話岔開,看著秀芝。 “為什么?”秀芝說,“誰知道為什么!” “春祿和玉貞那個騷貨在花窖里給花神像畫了兩只耳朵!”菊雪想想,把話悄悄告訴秀芝,“那小婊子讓春祿帶她去花窖看花神像,說花神怎么有胡子倒沒耳朵!” “他倆去花窖?”秀芝看著菊雪,“一男一女鉆花窖?” “那小婊子說花神沒耳朵怎么聽風聽雨號令百花,就隨手給花神畫了兩只大耳朵!”菊雪說,摸著自己的耳垂,“老爺還能不生氣?老爺這回要是不生氣就不是老爺了。”菊雪發現秀芝盯著自己的耳垂看。 “這下有好看的!”秀芝說,“馬姨娘的賤嘴正閑得慌呢!”
亂世蝴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王祥夫,著名作家、畫家,文學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上海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趙樹理文學獎”,林斤瀾短篇小說.杰出作家獎等,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四十佘部。美術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獎","2015年亞洲美術雙年獎"。 點評人 遠人,1970年出生于湖南長沙。有詩歌、小說、評論、散文等近千件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花城》《文藝報》等海內外百余家報刊及數十種年度最佳選本。出版有長篇小說《傷害》《秘道》等四部,中短篇小說集《兜了個圈子》,歷史小說《衛青》《霍去病》等四部,散文集《真實與戲擬》《新疆紀行》等,評論隨筆集《河床上的大地》《曾與先生相遇》,藝術隨筆集《怎樣讀一幅西方畫》《有畫要說》等,詩集《你交給我一個遠方》《我走過一條隱秘的小徑》等,主編出版《21世紀的中國詩歌》《當代中國生態文學讀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