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可靠性新技術叢書機械磨損可靠性設計與分析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0448
- 條形碼:9787118120448 ; 978-7-118-1204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靠性新技術叢書機械磨損可靠性設計與分析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通過對機械可靠性理論和方法及摩擦學理論和方法的介紹,將摩擦學理論與機械可靠性理論應用于機械零部件及機械系統的設計中;基于隨機過程和模糊數學基礎,將機械可靠性設計方法和摩擦學設計方法有機結合,豐富機械產品的基本設計理論。
可靠性新技術叢書機械磨損可靠性設計與分析技術 目錄
第1章 摩擦可靠性基本理論1.1機械可靠性概述1.1.1 機械可靠性基本理論和方法1.1.2 機械可靠性分析原理1.2摩擦學概述1.2.1 摩擦學基本理論1.2.2 摩擦學分析方法第2章 磨損預測的靜態模型2.1 概述2.2 影響因素的確定與分析2.2.1 硬度對磨損量影響的試驗分析2.2.2 潤滑油*大無卡咬負荷對磨損量的影響分析2.3 磨損預測的靜態模型2.3.1 偏*小二乘回歸方法簡介2.3.2 二次偏*小二乘回歸磨損預測模型2.4 模型分析2.4.1 交叉有效性分析2.4.2 T2橢圓圖2.4.3 模型的預測效果檢驗第3章 磨損的隨機、模糊可靠性預測3.1 概述3.2 磨損可靠性的基本概念3.3 累積磨損量的統計分析3.3.1 磨損量與可靠壽命3.3.2 磨損量的分布3.4 隨機、模糊磨損可靠性分析3.4.1 隨機磨損可靠性分析3.4.2 模糊磨損可靠性分析3.5 磨損可靠性計算實例 3.5.1 一定工作壽命下的可靠度計算3.5.2 一定可靠度下的工作壽命預測第4章 磨損隨機過程分析及其基本模型4.1 概述4.2 與磨損過程相關的幾個隨機過程4.2.1 平穩隨機過程與白噪聲過程4.2.2 高斯隨機過程4.2.3 維納過程4.3 磨損隨機過程分析及基本模型4.3.1 磨損隨機過程分析4.3.2 磨損隨機過程基本模型4.4 實例分析4.4.1 齒輪磨損隨機過程分析4.4.2 鋼材料磨損過程分析4.4.3 鋼材料磨損隨機過程模型第5章 基于隨機過程的磨損可靠性預測5.1 概述5.2 磨損可靠性預測時常用的幾個隨機過程 5.2.1 泊松過程與純滅過程5.2.2 更新過程(RP)5.2.3 時齊泊松過程(HP)和非時齊泊松過程5.3 基于隨機過程的磨損可靠性預測5.3.1 連續均勻磨損下的可靠性預測5.3.2 連續非均勻磨損下的可靠性預測5.3.3 非連續磨損下的可靠性預測5.4 可修系統的磨損可靠性預測第6章 提高磨損可靠性的試驗研究6.1 概述6.2 激光熔覆涂層的制備與分析6.2.1 激光熔覆材料的選擇6.2.2 激光熔覆工藝參數的確定6.2.3 熔覆涂層的組織及顯微硬度分析6.3 激光熔覆涂層磨損預測模型6.3.1 試驗方案6.3.2 磨損預測模型6.3.3 模型檢驗 6.4 激光熔覆涂層的摩擦磨損特性分析 6.4.1 載荷對磨損率的影響6.4.2 滑動速度對磨損率的影響6.4.3 載荷對摩擦系數的影響6.4.4 滑動速度對摩擦系數的影響6.5 激光熔覆涂層的磨損機制圖6.5.1 磨損量分布特點6.5.2 磨損轉化圖6.5.3 磨損機理分析6.5.4 磨損機制圖的建立6.6 磨損性能測試參考文獻
可靠性新技術叢書機械磨損可靠性設計與分析技術 作者簡介
孫志禮,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現代傳動與數字化技術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工程。閆玉濤,工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摩擦學理論及應用技術、機械可靠性工程、現代潤滑技術及數字化設計與分析技術。楊強,工學博士,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機械可靠性工程、機構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