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人類的起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29738
- 條形碼:9787514229738 ; 978-7-5142-2973-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的起源 本書特色
也許一切都結束了,也許一切剛剛開始。 也許我們從此成陌生人,就好像過去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 也許我們會成為情人,會相愛,會愛得死去活來。 …… 感謝中篇小說,它豐富了我的寫作人生,讓文學夢想變得如此充實。 感謝一起打拼的文學戰友,感謝所有批評過我的人,感謝那些近乎客套的鼓勵和督促,感謝我們擁有的共同歲月。 感謝讀者,沒有讀者閱讀,我們曾經的蹉跎,曾經的風風火火,可能什么都不是。 ——葉兆言
人類的起源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有名作家葉兆言很經典的“當代生活”系列中的中短篇小說代表作品,包括《小杜向往的浪漫生活》《紀念葛銳》《浦來逵的痛苦》《榆樹下的哭泣》《人類的起源》等。 《人類的起源》講述了“性學研究者”陶路與鄉村妻子晉玉玲、與上司高原的感情糾葛;《我們去找一盞燈》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擦肩而過的婚戀軌道和重逢的甜蜜與荒涼;《我已開始練習》和《榆樹下的哭泣》描寫了身處情感洪流中的主人公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的創痛;《余步偉遇到馬蘭》里的情感騙子與中年寂寞女的糾葛……作家葉兆言以著墨均勻的客觀敘述、荒謬如謎的命運揣度、彼端別地的破碎結局,描寫了那些深陷于情感、人性、道德之中并為之所苦的一個個具象生命,通過他們勾勒出了中國人在種種現實之間往復擺蕩的脈絡
人類的起源 目錄
小杜向往的浪漫生活 / 1
紀念葛銳 / 10
浦來逵的痛苦 / 25
榆樹下的哭泣 / 33
我們去找一盞燈 / 51
我已開始練習 / 66
紫霞湖 / 81
舟過磯 / 95
人類的起源 / 104
陳小民的目光 / 183
余步偉遇到馬蘭 / 243
當代中國的浮世繪 / 310
葉兆言主要著作目錄 / 336
人類的起源 節選
人類的起源 暴跳如雷的晉玉玲從床上豎起來,一把搶過枕頭,往陶路頭上掄過去。陶路雙手抱頭,想笑,還沒笑出來,枕頭已經掄到了他頭上。他伸手搶那枕頭,晉玉玲惡狠狠地舉高了,又一次掄下來。 “都深更半夜了,你怎么了,我的姑奶奶?” “你個不要臉的!”晉玉玲掄了幾下,把枕頭扔向遠處,翻身下床。她是個很矮小的小美人,穿著一條已有些破的鄉鎮企業加工的棉毛三角褲,上身是一件又長又肥的大襯衫,她光著腳丫站在地上,用力去掀被子。 陶路有些惱怒地按住被子:“好好的,你又怎么?” “怎么了,你說我怎么了?” 晉玉玲用力拉,陶路猛地一使勁,把她拉跌在床上。他尷尬地笑著,息事寧人地想去摟她,晉玉玲掙脫開,繼續要掀被子。兩人僵持了好一會兒,陶路說:“你掀什么被子,我褲子都脫了。” “你脫就是了,你光屁股的樣子,我又不是沒見過。不要臉的東西,除了會脫褲子,還能干什么有出息的事。” “都深更半夜了,你睡不睡覺?” “不睡,姑奶奶我今天不睡了。”晉玉玲說著,冷不防一用勁,將被子掀掉了。穿著那種款式極小的三角褲的陶路暴露在床上。 陶路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 晉玉玲說:“你嘆鳥的氣。” 陶路的手在自己光溜溜的大腿上捋著,搖了搖頭:“好了吧, 我是只能嘆鳥的氣,喂,你說,你究竟想干什么?” “我讓你把話說說清楚。” “什么話說清楚?” “什么話,你自己心里有數。” 時間已是第二天上午九點鐘,陶路和晉玉玲頭靠頭地正呼呼大睡。陶路上半身赤裸著露出來一大截,晉玉玲顯然也沒有穿衣服,她的一個手勾著陶路的脖子。睡夢中的陶路覺得脖子卡得難受,伸手拉了拉,沒拉開,繼續睡。 咚咚咚有人敲門。敲門的是陶路的同事小李,敲了一會兒,沒人應,小李有些急了,用力再捶,停下來,大聲喊道:“喂,陶路,你到底是在不在?” 陶路從夢中驚醒過來,大聲說:“誰?” 小李聽到了陶路的聲音,氣不服地說:“好家伙,都幾點了,你還要不要上班?還沒起床是不是?” 衣衫不整的陶路將門隙開一道縫:“有什么事,小李?” 小李想推門進去,從門縫里看見晉玉玲還焐在床上,笑著輕聲說:“就算是老婆來了,你也不能到現在還不去上班吧?” “我洗一洗,馬上就去。” “你快一點,人家印刷廠八點鐘沒到,人就來了,就等著你那校樣,人家還要趕今天的火車呢。” 晉玉玲坐在床上開始穿衣服,敷衍說:“誰啊,干嗎在門口站著,進來坐坐就是了。” 小李又一次往門里偷看一眼,擺擺手,對陶路說:“我就在這兒等你,你小子快一點,高原這一次可是真火了,一定要我親自來把你押過去。” 陶路在衛生間里手忙腳亂,他胡亂刷著牙,滿口白沫地對門外的小李叫道:“小李,我馬上就好。”他仰起脖子漱口,然后撈過毛巾洗臉,洗完臉,往臉上抹珍珠霜,一邊抹,一邊打量鏡子里的自己,隨手拿了一把梳子,對鏡子梳起頭來。頭上有一縷頭發老是不屈地翹在那兒,剛梳過,又翹了起來。晉玉玲已穿好衣服,站在陶路身后看著他。陶路繼續打量鏡子里的自己,高聲對門外的小李說: “喂,頭兒真火了?” 小李正在門口走神,沒聽見。晉玉玲眼睛睜得挺大,不是很樂意地看陶路打扮,懶洋洋問:“誰火了?” “我們領導。” “領導,哪個領導?” “高原。” 晉玉玲酸溜溜地說:“就那個你想和她睡覺的?” “你瞎說什么?” “我瞎說,是我瞎說嗎?”陶路害怕這話讓門外的小李聽見,嚇得連連擺手,晉玉玲追在他后面警告說,“這可是你自己招認的。” 陶路和小李走進《計劃生育》編輯部,印刷廠的張師傅仿佛見了救星,向陶路迎過來:“哎喲喲,陶同志,你總算來了,你知道,我火車票都買好了。就等你了。你這三校樣上,有幾處我們實在有些不明白。” 《計劃生育》編輯部的總編高原,正和一位編輯說著話,她三十歲剛出頭,衣著時髦,更重要的是有風度,一眼看上去就是位女強人。陶路偷眼看她,正好遇上了她犀利的目光,連忙把眼睛轉向別處。他的眼睛溜溜地在辦公室轉了一圈,又回到高原臉上。高原正在教訓那位編輯。陶路對她看了一會兒,側過頭來,傲氣十足地看著那位印刷廠來的張師傅:“你們照著三校樣改不就行了,有什么不明白的?” “哎喲,陶同志,你看這兒,你看這兒。” “這怎么了?”陶路接過校樣,粗粗地瀏覽,“有什么不對的?” “這,你看這兒。”張師傅指著校樣的錯誤。 “噢,”陶路不當回事地說,“是劃錯了地方,”他從旁邊的一張桌子上拿了一支圓珠筆,在校樣上修改,那支圓珠筆寫不出來,他又跑到自己的辦公桌上去找,找了好一會兒,找不到,“喂,誰借支筆我用用。” 張師傅從上衣口袋上拔了一支鋼筆出來:“用我的。”陶路將校樣擱桌上,大大咧咧地修改:“其實就這樣,也行,改不改都一樣。喂,看好了,就這樣。” “只要你標清楚了,保證就不會出錯,”張師傅從包里摸出一包沒拆封的香煙,打開,先遞了一支給陶路,然后挨個地給辦公室里的男人發煙,“不瞞你說了,現在這**線的年輕人,你不寫清楚了,任你是個*簡單的錯,你就是錯到了天上去,也不會替你改過來。你們只要標清楚了,他們敢不改,我照扣他們的獎金。”他說著,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把校樣往包里一塞,笑容可掬地打招呼告辭。臨出門,又想起什么似的,特地回過頭來,和高原招呼:“高總編,以后多關照。” 高原一怔,毫無表情地點點頭,說:“你走好。”陶路懶洋洋回到自己辦公桌前,自言自語地說:“就這么屁大 的一點事,真他媽煩人。”他絲毫也沒注意高原已走到了他身后,肆無忌憚地對坐他前面的小李說,“我看頭兒那樣子,不像發火。你小子嚇唬我是不是?” 小李笑著回頭,說:“我嚇唬你干什么——”一眼瞥見了站陶路身后的高原,把后面的話縮了回去。 陶路繼續肆無忌憚地輕聲往下說:“我看她今天夠花枝招展的,說什么也不像個會生氣的樣子,你看沒看見她身上那套衣服,式樣真不錯,你信不信,肯定是進口貨,不過呢,肯定也不是什么名牌,八成是打包的,跳蚤市場上買的……” 小李的眼睛不敢看陶路,也不敢看站在他身后的高原,忍不住吹了一聲口哨。陶路也感到一些異樣,回過身,高原板著臉,正對著他冷笑,不由得嚇了一大跳。快到下班的時候,辦公室的人開始陸續打算溜,高原終于忍不住,喊住了正準備往外走的陶路:“你等一等,我問你,這幾天里,你怎么天天那么遲才來?” 陶路嬉皮笑臉地說:“天天?哪是天天?” “今天你總遲到了吧?” “今天那當然。” “那么昨天怎么樣,還有昨天的昨天,還可以再往前數。” 一位同事笑著插嘴:“喂,陶路,老婆這一來,弄得天天都遲到,也太那個了吧。你小子大概是實在餓狠了,你想想,你就在這樓上住著,這上班可是沒幾步就到了,你老是這么遲到,難怪同志們要瞎想了。” 辦公室里一片哄笑,反正快下班了,也沒人再干活,都湊了過來,拿陶路開玩笑。住陶路樓下的梁英一本正經地問道:“陶路,昨天夜里,你們又吵架了是不是?” “沒吵架。” “還沒吵架,深更半夜的,乒乒乓乓地把我們都吵醒了。” 陶路還想抵賴,愛開玩笑的同事又在一旁敲起邊鼓:“你看看,陶路,說你是餓狠了是不是,深更半夜的,你就是辦事,也輕一點呀,好歹也得為同志們想一想,這第二天,大家可都得為社會主義干活,為社會主義加磚添瓦,你說是不是?” 辦公室里笑得更厲害,高原依然板著臉,看了看墻上的壁鐘,揮揮手說:“好了好了,時間差不多,該干什么,干什么去。陶路,你待會兒走,我先打個電話,然后有話跟你說。” 同事們鎖抽屜的鎖抽屜,整理包的整理包,開始有說有笑地往外走。高原撥通了電話,哇哇地和對方說著話:“好,就這樣。對,對,不,這不行,我跟你說,不管怎么說,這個月的二十六號,是*后限期。對,就這么定了,我跟你說……” 辦公室里就剩下陶路和高原。陶路坐在那東張西望,突然很有興致地看高原打電話。高原的電話給人的感覺是馬上就快結束,可就是老不結束。陶路的眼光落在高原裙子下面穿著肉色絲襪的腿上,情不自禁地做了個鬼臉。 高原放下電話,向陶路走過來。陶路拎了拎氣,做出正襟危坐的樣子。高原走到陶路面前,說:“事情是這樣,這幾天我一直在想,為了把我們的刊物搞得更活躍一些,上次你提的那個建議,我看可以考慮。不過你說的那個名字不好,什么‘人類的起源’,這有些不明不白,主要讀者未必喜歡。我看就叫‘人類性愛史話’,怎么樣?” “這名字人家早用過了。” “那就想一個別的名字,反正我覺得‘人類的起源’,不好。” “不好,那就換一個吧,”陶路沒想到高原把他留下來就是為這事,顯得非常輕松,“再找個名字還不容易,喂,每期你能給我多少字?” “一千字。” “就一千字?”陶路按捺不住失望。 高原很嚴肅而且沒任何商量余地又說了一遍:“就一千字。”
人類的起源 作者簡介
葉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畢業,進工廠當過四年鉗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八卷本《葉兆言中篇小說系列》,三卷本《葉兆言短篇小說編年》,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煞》《別人的愛情》《沒有玻璃的花房》《我們的心多么頑固》《很久以來》《刻骨銘心》,散文集《流浪之夜》《舊影秦淮》《葉兆言絕妙小品文》《葉兆言散文》《雜花生樹》《陳年舊事》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