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有趣的中國漢字》《有趣的中國漢字》/《揮別錯別字》《再別錯別字》(套裝全兩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4298162
- 條形碼:9787544298162 ; 978-7-5442-981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趣的中國漢字》《有趣的中國漢字》/《揮別錯別字》《再別錯別字》(套裝全兩冊) 本書特色
漢字研究領(lǐng)域久負盛名的文學泰斗陳正治教授的經(jīng)典代表作!用淺顯的兒童語言,講專業(yè)的文字知識,帶領(lǐng)孩子看圖識字源,輕松理解文字的演變發(fā)展,準確把握詞義,從此揮別錯別字!聽造字故事,看文字演變圖,了解文字背后的秘密!掌握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提升用字的思辨力! ◆漢字研究領(lǐng)域久負盛名的陳正治教授的全新力作! ◆聽造字故事,看文字演變圖,了解文字背后的秘密! ◆掌握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提升用字的思辨力! ◆用淺顯的兒童語言,講專業(yè)的文字知識! ◆帶領(lǐng)孩子看圖識字源,輕松理解文字的演變發(fā)展,準確把握詞義,從此揮別錯別字! ◆避免寫錯字、用錯字,不能死記硬背!從詞源和詞義入手,提升對漢字的理解力,從此告別錯別字! ◆本書除了對學生經(jīng)常寫錯、誤用以及容易混淆的字詞進行歸納和辨析,更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和妙趣橫生的造字故事,幫助孩子輕松理解文字的演變與意義,不再為寫錯別字而困擾。 ◆是“鹵肉飯”還是“魯肉飯”? “蠻好吃”等于“滿好吃”嗎? “消夜”和“宵夜”哪一個才對? “及時”與“即時”有什么不同? “倒霉”和“倒楣”用哪個才恰當? ◆是“尋人啟事”還是“尋人啟示”? “必須”和“必需”如何辨別? “厲害”與“利害”分別用在哪里? “搜集”和“收集”有什么不同? ◆在用字上,哪個字正確,哪個字錯誤,不能靠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來決定,而是靠字的意義來決定! ◆【文字演變圖】:一目了然,形象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 ◆【正確用字提示】:觸類旁通,持續(xù)提升孩子的用字思辨力。 ◆【過關(guān)練習】:自我檢測,鞏固學過的漢字知識。 ◆陳教授此書以研究心得為基礎(chǔ),將學術(shù)通俗化,運用深入淺出的筆墨、妙趣橫生的語言,循循善誘地幫助國人糾正容易混淆的錯別字。毋庸置疑,這是一本對語文教育非常有益的好書。 ——中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曾永義◆文化的傳承和推廣,需要很多像陳教授這種熱心的人去關(guān)注和參與。我樂見陳教授《有趣的中國漢字》一書問世,肯定、欣喜之余,向大家鄭重介紹、推薦。 ——中國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shù)學院院長 葉鍵得◆在這本書中,陳教授不但幫助大家糾正常見的錯別字,而且提供了一套避免寫錯別字的方法,可以說是既給“魚”又給“釣竿”。 ——中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林文寶◆邢小萍(中國臺北市永安小學校長)、吳宜娟(中國臺灣國語日報社語文中心主任)、林良(兒童文學作家)、林玫伶(中國臺北市國語實驗小學校長)、鐘信昌(中國新北市昌福小學校長)、潘麗珠(中國臺灣師范大學文學系教授)、洪蘭(教授)、柯華葳(教授)一致推薦!
《有趣的中國漢字》《有趣的中國漢字》/《揮別錯別字》《再別錯別字》(套裝全兩冊) 內(nèi)容簡介
《有趣的中國漢字》是一套專為兒童量身打造的解密漢字的書,分為《揮別錯別字》和《再別錯別字》兩冊。作者收集整理出孩子們經(jīng)常會遇到的文字問題或疑惑,并以此為基礎(chǔ),精心設(shè)計出本書的內(nèi)容,將中文系大學生才會學到的生澀難懂的文字學專業(yè)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變成一堂又一堂有趣的小學課程。 本書每節(jié)的開頭先通過富有情趣、跟錯別字有關(guān)的故事或懸疑問題,引起孩子們閱讀和深入探究的興趣;接著用兒童文學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寫作技巧,從相關(guān)文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書的演進入手,介紹文字本義、引申義或假借義,并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指出正確的字。本書的內(nèi)容主要以師生問答的方式呈現(xiàn),這樣顯得更為活潑有趣;詳細的講解和大量的例證,讓孩子們不但能看到字的故事,也能從故事當中認識每一個字的來源。更為有趣的是,書中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寫錯、誤用以及容易混淆的字詞進行了歸納與辨析,將死板的文字學跟生活相結(jié)合,這也讓本書變得更為實用。 作者在每節(jié)課的后面都貼心地給出正確的用字提示,里面包含了不少新詞語,這對于孩子們的寫作很有幫助。每節(jié)課后面還設(shè)計有過關(guān)練習,以幫助大家復習所學知識。 另外,本書的插圖也很好精美形象。具體生動、富有想象美和趣味化的插畫,提升了本書的圖像美和內(nèi)涵美。
《有趣的中國漢字》《有趣的中國漢字》/《揮別錯別字》《再別錯別字》(套裝全兩冊) 目錄
《揮別錯別字》目錄
1.鹵肉飯或魯肉飯
2.蠻好吃或滿好吃
3.不要受通假字的困擾
4.詞形的抉擇
5.“采”字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
6.認識“釆”和“番”
7.“番”字及畫蛇添足的字
8.本字和新創(chuàng)字
9.形近字“耍、要”和“怒、恕”
10.形近字“己、已、巳”
11.“己、巳”衍生字的辨析
12.戈家五兄弟
13.辨別“豉、鼓”“氏、氐”
14.分辨“味、昧”“藉、籍”
15.形近字“母”和“毋”
16.一橫一豎不放松
17.助詞“的、得、地”的辨別
18.近音或同音字的辨別
19.同音字的選用
20.有關(guān)“尞”的同音字辨別
21.一字之差,意思迥異
22.“甜蜜蜜”和“濃密密”
23.用還原法辨析并列式重復短語(一)
24.用還原法辨析并列式重復短語(二)
25.并列式對比短語
《再別錯別字》目錄
一、字形篇
1.辨析“兔”“免”“逸”“冤”
2.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別
3.跟“貝”有關(guān)的形近字
4.“即”“既”“概”的辨別
5.一筆一畫要準確
6.辨析雙胞胎字
7.通過字源辨析雙胞胎字
二、字音篇
1.辨析同音或近音字
2.收集和搜集的選用
3.利害和厲害的辨析
4.必須和必需的辨析
5.啟事和啟示的辨析
6.惱與腦、驪與離、觸與怵的辨析
三、字義篇
1.把握詞義和詞源,判斷正確用字
2.準確把握語句含義,慎選用字
3.辨析以“曷”為聲符的形聲字
4.聲符為“臽”“舀”“戔”的形聲字
5.以“奐”和“侖”為偏旁的字
6.慣用語和成語的應用
7.準確把握成語含義,慎選用字
8.探究成語出處,辨析用字
9.用部首辨別音同義異字
10.通過部首辨析形聲字
四、綜合篇
1.字詞的混用與區(qū)分
2.不要寫不成字的錯字
3.不寫錯別字的秘訣
附錄
《有趣的中國漢字》《有趣的中國漢字》/《揮別錯別字》《再別錯別字》(套裝全兩冊) 節(jié)選
音同音近與形近省文之“訛變” 陳正治教授常年研究兒童文學、語文教學及修辭學,相關(guān)著作甚多,獲獎指不勝屈,且著作多數(shù)為暢銷書,嘉惠菁菁子弟,久已蜚聲海內(nèi)外。近日,他又將自己在《國語日報》專欄《揮別錯別字》所撰寫的二十五篇文章匯編成冊,我讀后大為嘆服。陳教授此書以研究心得為基礎(chǔ),將學術(shù)通俗化,運用深入淺出的筆墨、妙趣橫生的語言,循循善誘地幫助國人糾正容易混淆的錯別字。毋庸置疑,這是一本對語文教育非常有益的好書。 一個字的構(gòu)成,包含形、音、義三部分,陳教授就是從這三方面來辨析文字發(fā)生“訛變”的緣由。他提倡了解字源,以義辨字,頗能切中肯綮。 辨別錯別字,不僅可以使人準確使用文字,還可以破解爭論已久的學術(shù)問題。我曾經(jīng)就通俗文學中所慣見的音同音近與形近省文而終致?lián)渌访噪x、莫知所由的“訛變”現(xiàn)象,推其本而溯其源,考證戲曲角色“生旦凈末丑”的來龍去脈,從而還原其“名義”。舉“旦”為例,說明如下:古代有樂戶制度,樂戶專門從事歌舞娛樂等表演,其女伎常稱為“姐”,而民間書寫時或因省文,或因字形相近而成錯別字。于是,“姐”字在宋雜劇中被誤為“妲”,在金院本中又被省作“旦”,在元雜劇作品集《元刊雜劇三十種》中既被省作“且”,又被訛為“旦”。*終“旦”字被“定型”,用來作為戲曲女主角的符號。而“旦”的本義是太陽在地平線上,意為“清晨”,以此作為“女主角”的符號,豈不教人莫名其妙。又如元雜劇中的“卜”“卜兒”,字義為“占卜”之“卜”,卻明顯是指“老婦”。若論其“本然”,連王國維都被搞得暈頭轉(zhuǎn)向。而我發(fā)現(xiàn),元人俗文中“爹娘”的“娘”多寫作“女卜”,于是恍然大悟,判定“卜”字原是由“娘”字省文而來。至于 “卜兒”之“兒”字,只是“詞尾”而已。再如顧頡剛當年論證孟姜女故事的“源頭”為春秋時代齊將杞梁之妻哭夫,完全運用俗文音同音近“訛變”的原理,將從全國各地搜集到的民間文學資料整理歸納,得出其“訛變”過程:“杞”字較生僻,于是因形近而訛變?yōu)椤皻铩保弧皻铩弊置耖g認為不宜作姓氏,乃根據(jù)音近音同而寫作“范”或“萬”;而“杞”也因讀音而有“啟”“喜”附從出現(xiàn);“梁”較諸“良”,則音同而筆繁,因而為“良”所取代。*后“杞梁”被世人約定俗成為“萬喜良”而通行各地。其間所謂“泛梁、范啟梁、萬啟梁、萬喜梁、范喜良”者,都是某種“訛變”的形式。凡此亦可證知陳教授在本書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其來有自,非常正確的。 陳教授從字義出發(fā),正本清源,辨別錯別字,這一方法自然得其三昧。只是如果再能從復詞結(jié)構(gòu)入手,似乎會更加全面。 復詞結(jié)構(gòu)以字音字義為基礎(chǔ),據(jù)我所見:其以字義者有組合式(藍天)、組合式合義(大門)、同義式(美麗)、同義式合義(宰相)、反義式(是非)、反義式合義(遠近)、反義式偏義(兄弟)、子句式(山青)、子句式合義(翻身);其以字音者有雙聲式(芬芳)、疊韻式(窈窕)、疊字(飄飄)、帶詞頭式(老師)、帶詞尾式(馬兒)、狀聲(嘩啦)、狀聲合義式(蟋蟀)。我想,若能認識復詞的結(jié)構(gòu),肯定會對辨識錯別字有所幫助。限于篇幅,我就不進一步舉例說明了。 *后我還是要說,讀陳教授這本書,可以在輕松有趣中獲益良多。 中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曾永義 好玩又有效的《有趣的中國漢字》 陳正治教授是我的同事,也是我非常景仰、欽佩的一位教授。陳教授曾與我同在一個研究室工作直至退休,所以我對于他的為人、治學、教學非常熟稔。 陳教授溫文儒雅、忠厚篤實,是一位謙謙君子。我常聽到許多學校同仁及他的朋友贊美他的修養(yǎng)。在治學方面,陳教授十分認真與嚴謹。他閱讀廣泛,實事求是。他的組織能力與條理功夫乃是青少年學生學習的典范。淡江大學研究詩詞頗有成就的陳慶煌(字冠甫)教授,曾在考試中心與正治教授一同評閱高考作文試卷,幾天的相處,便被正治教授的魅力折服,并將“正治”二字嵌于句首,寫了一副“正心誠意彌敦厚,治事宏文尚本真”的對聯(lián)送給他。這副對聯(lián),深刻、妥切地表達出陳正治教授嚴謹、踏實的治學風格及為人忠厚、親切的性格,我覺得詮釋得非常貼切、允當。 陳教授專研兒童文學、語文教學及修辭學,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例如他的《語文教材教法》《修辭學》《童話寫作研究》《兒童詩寫作研究》,對目前研究小學語文教學、兒童文學以及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書。 陳教授也非常關(guān)心兒童的閱讀和語文教育。他除了撰寫《大樓換新裝》《老鷹爸爸》《聰明小童話》《新猴王》等兒童詩和童話書,也寫了幾本介紹語文知識的書。例如《有趣的中國文字》,該書自出版以來,三十多年間,獲獎無數(shù),直到現(xiàn)在仍是暢銷書;《兒歌bpm》(現(xiàn)新修訂為《快速學會bpm》)一書,賣了十多萬冊,是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極好教材。 錯別字帶來的問題,往大了說可能“一言喪邦”;往小了說,也像一根刺留在身體里面,雖然不至于喪失生命,卻會讓身體發(fā)炎和痛苦。目前電視上、招牌里、學生的作業(yè)簿中錯別字泛濫,例如把“鹵肉飯”寫成“魯肉飯”,“番茄”寫成“蕃茄”,“寒暄”寫成“寒喧”,“膾炙人口”寫成“燴炙人口”等。陳教授對此痛心疾首,感慨之余,基于一種使命感與責任感,他決定創(chuàng)作《有趣的中國漢字》一書。 陳教授這本新書,每篇文章開頭先通過富有情趣、跟錯別字有關(guān)的故事或懸疑問題,引起孩子們閱讀和深入探究的興趣;接著應用兒童文學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寫作技巧,以對話為主,從相關(guān)文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書的演進入手,介紹文字本義、引申義或假借義,并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指出正確的字;課后設(shè)計有“正確用字提示”和“過關(guān)練習”的題目,供孩子們在讀后復習和練習。文章中對如何避免寫錯別字,給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議。 本書的插圖也非常精美、妥切。任華斌先生以具體、生動,富有想象美、趣味化的插畫,提升了本書的圖像美和內(nèi)涵美。例如他把陳老師畫成貓頭鷹博士,把發(fā)問的小朋友畫成可愛的動物,相信必能吸引兒童目光,使其更喜愛這本書。 文化的傳承和推廣,需要很多像陳教授這種熱心的人去關(guān)注和參與。我樂見陳教授《有趣的中國漢字》一書問世,肯定、欣喜之余,就所知向大家鄭重介紹、推薦。 中國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shù)學院院長 葉鍵得 給魚也給釣竿 漢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每個漢字都是字形、字義、字音的結(jié)合體;每個漢字都有它的歷史與故事,它會成為如今的模樣,并非憑空而來,而是逐漸演變的結(jié)果。 漢字經(jīng)過幾千年的演變,才有現(xiàn)在的樣貌。若是將各種字體放在一起比較,你便能發(fā)現(xiàn)每個字的變化過程都相當有趣。如果你能了解每個字的由來與意義,寫作時便能精準地使用它們,這樣不但不容易寫錯別字,而且還能幫助你表達得更清楚,讓你的文章更自然流暢。 在外國人眼中,每個漢字就像一幅圖畫。書寫漢字對他們而言特別難!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小小的圖畫沒有任何邏輯可言,況且常用漢字少說也有兩三千,他們想要記住并書寫出幾千幅小圖談何容易。 沒錯!每個漢字都是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不過這些圖畫并非沒有意義,里面的一筆一畫都其來有自,并不是隨興揮毫;若稍有不慎,將一點寫成一橫,可能就會變成另外一個字。因此,在學習漢字時,如果能夠了解每一筆的由來,有了脈絡(luò)可循,學習起來就會容易很多。 其實每個漢字都有著有趣的知識。在本書當中,陳正治教授化身為教導小朋友的陳老師,將這些中文系大學生才會學到的生澀難懂的文字學專業(yè)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變成一堂又一堂有趣的小學課程。陳教授搜集整理出孩子們經(jīng)常會遇到的文字問題或疑惑,并以此為基礎(chǔ),精心設(shè)計出每堂課的內(nèi)容,因此本書的內(nèi)容相當豐富,也相當實用,不會因為過多的知識堆積,而流于死板無趣。 另外,這本書的內(nèi)容以師生問答的方式呈現(xiàn),顯得更為活潑有趣;詳細的講解和大量的例證,讓小朋友不但能看到字的故事,也能從故事當中認識每一個字的來源。更為有趣的是,書中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寫錯、誤用以及容易混淆的字詞進行了歸納與辨析,將死板的文字學跟生活相結(jié)合,這也讓本書變得更為實用。 作者在每節(jié)課的后面都貼心地給出正確的用字提示,里面包含了不少新詞語,這對于小朋友們的寫作很有幫助。另外,每節(jié)課后面還設(shè)計有過關(guān)練習,以幫助小朋友們復習所學知識。整本書的設(shè)計可謂用心良苦。 這是一本妙趣橫生的文字科普書。書中內(nèi)容不但不生澀難讀,反而充滿閱讀的樂趣。其實我們常一不小心就會寫錯字,我相信你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定會常發(fā)出“啊哈!原來如此”的感慨,然后哈哈大笑。這也是一本科學實用的文字工具書。閱讀本書,無論對于文字的書寫或者是文章的表達,都會有不少的幫助。 在這本書中,陳教授不但幫助大家糾正常見的錯別字,而且提供了一套避免寫錯別字的方法,可以說是既給“魚”又給“釣竿”。因此,我誠懇地給大家推薦這本書。 中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林文寶
《有趣的中國漢字》《有趣的中國漢字》/《揮別錯別字》《再別錯別字》(套裝全兩冊) 作者簡介
陳正治,1943年生于中國臺灣苗栗縣白沙屯,現(xiàn)定居臺北市。曾任臺北市立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育系及臺灣文化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 在兒童文學、語文教學、文字學及修辭學等方面頗有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曾榮獲教育部門甲等學術(shù)著作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少兒讀物獎、語文學會獎章、兒童小說創(chuàng)作征文獎等。 著有《有趣的中國文字》《全方位作文技巧》《猜謎識字》《大樓換新裝》《詩的秘密》《老鷹爸爸》《新猴王》《貓頭鷹的預言》《快速學會bpm》《兒童詩寫作研究》《童話寫作研究》《修辭學》《語文教材教法》等三十余本著作。 繪者 任華斌,從事插畫工作二十多年。早年專門從事教科書的插畫工作,之后陸續(xù)畫了許多橋梁書和繪本,并在報紙上連載漫畫兩年。插畫作品有《有趣的中國漢字》《杜胖的青春小鳥》《林小笨大戰(zhàn)李小白》和“小四愛作怪”系列等。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