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麥田月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0361
- 條形碼:9787521210361 ; 978-7-5212-103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麥田月光 本書特色
著名作家韓少功、湯素蘭等人聯袂推薦于凡人小事,居然寫出奪目錦繡和驚心波瀾。這是一種有質感的文字,有修養的文字,有大慈悲和大志向的文字。 —— 韓少功 散文的寫作,看似*為簡單,然而要出彩,要被人記住,是特別不容易的,需要有對自己獨特題材與主題的自覺開掘,對自己寫作個性的自覺追求——許多名家的作品都是走的這個路徑。李卓采用同樣的路徑和技巧,是向經典學習的寫作姿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麥田月光》超越“心靈雞湯”的文字,走的是經典文學的正道。 —— 湯素蘭 李卓的散文重視成長體驗的書寫,無論是講述童年鄉土往事,還是描繪少年成長經歷,或是抒寫青年探索激情,都超越了民俗鄉情和個人情調的渲染,重點關注和表達的始終是人的生活狀態與命運走向,在形象的描繪中往往隱含著對“現實殘酷性”的清醒警覺,體現出對人生和命運的探尋與思考。 —— 鄧湘子 在《麥田月光》里,我遇見了一個情感細膩的少年,看到了一代人為之魂牽夢縈的故鄉,也隨李卓一起路過了悲欣交集的煙火人間。文如其人,語言自然、風趣又凝煉,很有畫面感,輕松好看。 ——黃春華
麥田月光 內容簡介
只為生動地留住自己的一段人生記憶,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樸實的情感,講述了他印象中真實的故事。全書四輯,分屬親人、鄉情、少年印記、人世雜議,共三十八篇文章,構成一幅色彩雜糅、完整真實的人生畫卷。且讓我們一起聽作者娓娓道來吧!
麥田月光 目錄
目錄
家
他叫李德勝 / 3
茅柴菌的味道 / 1 1
家/ 1 9
二伯 / 3 3
果子 / 3 9
外婆 / 45
舅舅和平 / 5 7
月下割稻子的女人 / 67
湛先毛和他的兄弟們 / 73
奶奶 / 81
聾子 / 89
暮色蒼茫
賣豆腐的老人 / 99
何姨 / 1 03
向葵 / 1 09
暮色蒼茫 / 1 13
新春老師 / 1 21
婁爹 / 1 27
舊房子 / 1 3 3
巢鼻涕 / 1 41
少年的江湖
為民除害 / 1 49
四季里的游戲 / 1 5 3
少年的江湖 / 1 62
露天電影 / 1 70
彼時年味 / 1 74
金庸之后,再無大俠 / 1 80
偶像 / 1 88
江/ 1 96
拜飯 / 204
何事冬來雨打窗
小鎮文學 / 213
如果我是你 / 217
賣報的青年 / 225
何事冬來雨打窗 / 229
一個盲人的故事 / 23 8
坐車雜感 / 242
雨夜驚魂 / 246
潑婦 / 25 0
胖子 / 25 6
無遠弗屆 / 260
麥田月光 節選
他叫李德勝 他叫李德勝。他曾無比自豪地跟我說毛主席曾經用過這個名字,我面紅耳赤地跟他爭辯過,人可以改名,怎么會連姓也改掉呢?不要胡說八道了。用時 下流行的話說,就是“你不要欺負我讀書少”。后來,讀毛澤東的傳記,竟然 發現 1948 年中央軍委放棄延安轉戰陜北時,毛澤東竟真的用了“李德勝”這個 化名,取意“革命一定會得勝”,而且,在轉戰的過程中,毛澤東還把他的兩 個女兒的姓氏改為“李”,即李敏和李訥。 這是他和我爭論的問題中極少數是他對了的一個,因為他的學習實在太爛 了,以至于我即使在后來知道了是他對了,也沒有主動向他承認錯誤。 我叫他勝哥。我的童年記憶里,*多的就是他。 我家住在學校,一所鄉村完小里。完小也就是一到六年級都有的小學——在鄉村,有很多小學只有一到三年級或者一到四年級,讀完后就要走很遠的路去別的村里或者鎮上的完小去繼續讀書。爸爸當年是這所完小的校長,那時候的校長簡直光芒萬丈,威力無邊,所以,即便在鄉村,我身上竟然隱約也有點“官二代”的氣質,不用放牛喂鴨,不用插秧打禾,還手握全校*多的課外書;更 了不得的是我可以與學生們一見就像做賊一樣四處躲藏的一眾老師在食堂吃飯。 或許是我與眾不同的氣質,又或者僅僅是我們年齡相仿,只差三四歲,勝哥在 所有的堂兄弟中,跟我尤為親近。 他是四伯的兒子,我爸爸是老五。四伯家自我有印象開始就只能用“一貧 如洗”來形容——你們可以大膽想象,真的是想得到多窮就有多窮。連三間的 土磚房子,一間是廚房兼餐廳兼客廳,靠墻砌著一個土灶,土灶旁是一個柴火堆, 柴火堆旁是一張千瘡百孔的木桌子,這間房子的墻壁有一大半都是漆黑的顏色, 那是煙熏的。隔著一扇破門,和一道當時感覺有半米高的門檻,就是他們家的“臥 室”,橫豎相對擺了兩張床,靠里面的是四伯和四媽的床,靠門口的是勝哥和 他妹妹李芳的床,兄妹大一點后本應分床睡,可是哪又有一處擺床的地方呢?“臥 室”隔壁,是鄉村建筑中必須要有的“陶屋”,面積可能是臥室的兩倍,常年 四季堆放著打谷機、鋤頭、犁耙、谷堆等東西,*里面的角落,還圈起了一個窩, 那是幾十上百只鴨子的家。 陶屋跟臥室中間本來有一扇門,不過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掉了,四伯用幾塊不規則的木板把它釘起來封死了,但是木板與木板之間有著寬寬的縫隙,說是縫隙,還不如說溝壑,腿或手輕松就伸得過去。每逢夜晚睡覺的時候,總是能 聽到窸窸窣窣的鴨子挪動、舒張翅膀的聲音,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鴨子奏鳴曲在 這連三間的土磚房里輕舞飛揚。你問我為什么知道得這么清楚,是因為那張他 們兩兄妹的臥榻之上,我也是常客。 勝哥總是很熱情地在寒暑假放假的第二天趕到學校,接我回奶奶家。順便, 要拿幾本課外書走,還要積極無比地把我家那臺十七英寸的“韶峰”黑白電視 機扛幾里地帶到奶奶家——扛他家是沒用的,因為他家直到很多年后才用上電。 每晚看到電視臺放“晚安”的畫面,他一定要拉著我去他家睡覺,由于在奶奶 家睡覺甚是無趣,加上又能和他唾沫橫飛地討論電視劇劇情,我便常常受不了 誘惑跟他走一里多夜路去他家擠那張小床,聽鴨子奏鳴曲。 總是難忘透過木窗欞照下來的皎潔的月光,總是難忘風吹過他家沒有一塊 玻璃只裹著破破爛爛的塑料薄膜的窗戶的聲響,總是難忘窗外漫天飛舞的螢火 蟲和勝哥眼中喜悅的光芒…… 慢慢地,我們長大了。1997 年,我讀初一的時候,他已經初三了。 我們那年隨著爸爸工作的調動去了鎮上*好的中心小學,第二年住進了嶄新的舒適的教師宿舍樓,儼然已經是一個現代化家庭。 勝哥家里還是老樣子,還點著煤油燈,沒有一件像樣的家當。 初三的下學期爸爸為了管教他的學習,接他在我家住了幾個月,和我一起晚自習,可是他并沒有什么起色。那個時候我已經不太理他了,覺得他成績太爛, 沒有共同語言。半夜,他有時會拿了自己的笛子,去空曠的操場上吹奏自學的 幾首曲子,我很少與他同去,只是在臺燈下發呆的時候,隱隱約約斷斷續續聽 一會兒夜空中傳來的悲愴的悠長的曲調。 初三畢業,他沒有考上任何一所普高。我爸找他家里談,找他談,建議他 上個職高,將來出去找工作也容易些,他**個否決了。當時,無數初中畢業 生如潮水般涌向廣州、深圳,也有一批打工仔賺到了在當時看來非常了不起的 **桶金,勝哥說他也想去廣州打工,幫家里減輕點負擔。 臨走前,他叫我陪他去找他暗戀了三年的女同學,名字我還記得,叫吳自芳, 住鎮上當時*有名氣的江北大廈五樓。我陪他去了,在她家門外的長陽臺上一 起站著聊了約莫半個小時。我不記得當時他是否表白了,也不記得他是不是留 下了一封信或者是定情信物之類的東西, 總之陪他去完后我們就匆匆告別了。 一年后,他回來了,穿著一件紅藍相間的很時尚的衣服。他說這件衣服花了三百多,鎮上根本買不到,可以兩面穿的。我當時心里酸溜溜的,有點嫉妒。 再過一年,四伯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再愁眉苦臉,而是滿面春風地在村 子里四處宣揚勝哥的好,多么能干,多么孝順——原有的三間土磚屋旁邊,蓋 起了一棟連五間的刷了白色墻漆的新的平房,都是勝哥打工賺來的錢。去四伯 家吃飯時,聽著長輩們夸贊他,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我初三了,他去廣州也有了兩三年光景。每次只是過年才回來的他,一次 因為一件什么事回來了一趟,他回來的時候,我正好放假回奶奶家,正拿著他 放在家里的釣竿在池塘邊釣魚。他過來,我淡淡地點頭,就算打了招呼。他蹲 坐在我旁邊,看桶子里可能有三四斤的“戰果”,躍躍欲試,問我能不能讓他 釣一會兒。興頭上的我哪肯讓給他,一口回絕了,接下來我們就爆發了爭吵, *后我賭氣把釣竿扔進了池塘,提著桶子回奶奶家了。夕陽下,我沒有回頭, 也不知道他是否形單影只地撈起了水中的釣竿,靜靜垂釣。 幾個月后,在學校寄宿搞*后沖刺的我接到了媽媽的電話,說勝哥出事了, 現在人在廣州發高燒,昏迷不醒,滿嘴說著胡話,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方言。媽 媽說爸爸、四伯等幾個長輩準備去廣州接他回來,在湖南醫治。掛完電話后,我暗自嘲笑了他幾句,不是挺有能耐嗎,一點小病就害得一大家人興師動眾跑廣州,真是沒用。然后,我就繼續回到我的題海世界里去了。 半個月里,我知道他被接回了湖南,并送到了湘雅附二,并在急救室搶救, 全身滾燙甚至要靠堆滿冰塊降溫,可我除去一絲絲擔憂之外,并沒太多的感覺。 直到他被接回了家,直到媽媽哽咽著打電話給我說,趕緊坐車去四伯家看看, 他可能不行了。直到顛簸半小時走路半小時到他家門外的坪里,直到拖動腳步 一步一步走向那人群圍著的讓人窒息的小屋,直到四媽看見我時痛哭著告訴他 我來看他了,直到摸到他滾燙的身軀看到他眼角突然淌下的淚水,心里所有的 防線一瞬間垮塌下來,像決堤了的洪水,沖垮了我所有的自尊與驕傲,嫉妒與 不滿,我哭著喊了一聲“勝哥”,得到的卻只有滿屋子的鄉親們的哽咽聲和四 媽聲嘶力竭的哭喊聲——“勝伢,你醒醒啊,卓來看你了你知道嗎,你*好的 弟弟來看你了啊——” 我緊緊握著他的手,哭盡了所有的力氣,直到有人把我扶起來,靜靜地站在一邊。勝哥,你還能接我回你家過寒暑假嗎,還能去我家扛電視嗎,還能帶我去鄰居家偷西瓜,去那口池塘邊的堤下摸龍蝦嗎?勝哥,你暗戀的那個女孩有沒有給你回信,新蓋的連五間房子里,哪間房是給我睡的呢?勝哥,你醒醒呀,你不要睡著啦,你快點醒醒呀!我們吵架了還沒和好的,毛主席是用過你的名字我還沒承認錯誤的,借我的書你還沒有還的,你怎么就能睡著啦? 即使是多年后的今天,即使是這個深夜,即使是在四五十人的課堂上,每每講起這個故事,我都會忍不住痛哭出聲,不能自抑。 我們總期盼奇跡,希望生活像童話、像神話一樣美好,可是現實很多時候是殘酷的,少不更事的我**次那么近距離地觸摸了死亡,看著它吞噬一個人的靈魂,拿走他所有的夢想與希望。 第二天中午,那間堆滿了東西的陶屋中央, 擺出了一張竹床,勝哥穿著白色的襯衣,銀灰色的西裝,左手拿著一把折扇, 右手拿著一條手帕,臉色蒼白,嘴唇緊縮,安詳地躺在上面。那是他穿戴*體 面的一次,比穿那件三百多的可以兩面穿的衣服更體面。 他曾看過鴨子的水塘邊的山林里,從此多了一座沒有墓碑的孤墳。送葬的 隊伍離去之后,我們幾個堂兄弟姐妹留下來靜靜地待了一會兒,我和李芳在墳 前栽下一根梔子花的樹枝,想留個記號,以后不管什么時候去看他,還能找到 那一座矮矮的土丘。 幾年后,再去看他時,梔子花的殘枝長成了一株郁郁蔥蔥的梔子樹,春天到來的時候,白色的花兒綴滿枝頭,清香撲鼻。
麥田月光 作者簡介
李卓,80后青年作家,出生于汨羅江邊的一個教師家庭,現居長沙。愛讀書,愛寫作,現任湖南師大文學院創新班學術導師、湖南寫作學會常務理事,創辦了知名作文教育品牌“麥田格”,是一個才氣與江湖氣兼備的文藝青年。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