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藝文集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8242
- 條形碼:9787503968242 ; 978-7-5039-682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藝文集錦 內容簡介
全書收錄了藝術節戲劇舞臺劇目評論文章, 內容包括: 藝術盛會迎國慶 人民節日奏華章 ——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隆重開幕 上黨梆子《太行娘親》傾情獻演 ; 紅色題材作品如何走心 —— 上黨梆子《太行娘親》的啟示等。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藝文集錦 目錄
藝術盛會迎國慶人民節日奏華章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隆重開幕上黨梆子《太行娘親》傾情獻演
紅色題材作品如何走心
——上黨梆子《太行娘親》的啟示
一部應該被留下來的經典
——觀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有感
綜述篇
百花競放增強文化自信與國同慶共享山西魅力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掠影
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綜述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藝術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舞臺劇綜述
廉政戲曲樹新風廉潔正氣人心田
——淺析第二屆山西藝術節廉政題材劇目
唱念做打一劇千般精彩抑揚頓挫一評獨具匠心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舞臺劇“一劇一評”專家評議會
藝壇花開滿三晉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杏花獎”參評劇目綜述
稀有劇種傳當代一方藝術展風采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稀有劇種展演述評
評論篇
交流劇目
永不褪色的紅色經典
——寫在大同市歌舞劇院排演《江姐》之后
河東藝象鼓舞中國
——評鼓樂舞詩《大河之東》
向著河東出發
——觀運城鼓樂舞詩《大河之東》
談話劇《干字碑》的四“絕
第十六屆山西省”杏花獎“參評劇目
浩然正氣悲憫情懷
——上黨梆子《郝經》”一劇一評“專家評議會召開
從上黨梆子《郝經》獲獎說起
上黨梆子《郝經》:以史為劇的家國情懷
梅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蒲劇《淚灑相思地》專家評議會召開
……
展覽篇
專場篇
閉幕篇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藝文集錦 節選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藝文集錦》: 在此次“杏花獎”的評選中,新編歷史劇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從歷史中開拓了山西戲曲創作新空間,為山西歷史劇創作添磚加瓦。作為華夏文明的源頭,從春秋時期的逐鹿中原到戰國韓、趙、魏三家分晉,從北方的大漠草原到與中原農業文明的融合,山西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譜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輝煌篇章。無數的歷史文化名人更是燦如星河,從衛青、霍去病到武圣關羽,從柳宗元到王維,再到司馬光、關漢卿、羅貫中……悠久輝煌的歷史,美麗富饒的山河,若群星璀璨的歷史文化名人為三晉大地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寶藏。 此次藝術節上的歷史劇創作出現了一批具有時代新意的作品,如京劇《長樂未央》、話劇《北魏風飏》、晉劇《孝莊長歌》《雄關娘子》《關公》《御史梁中靖》、上黨梆子《郝經》、蒲劇《鐵面御史姚天福》等劇目。這些劇目通過挖掘歷史人物或事件,在新時代注重挖掘時代新意,讓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讓歷史劇演出了現代性。 主創人員基本是本省人員的京劇《長樂未央》,曾人選文化部2016年度戲曲劇本孵化計劃一類作品,并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臺劇項目資助。《長樂未央》以秦末漢初為歷史背景,講述了韓信不為利誘、不忘初心的感人故事,與京劇善于演繹悲歡離合的歷史相呼應,為我們帶來蕩氣回腸的京劇唱段與非一般的視聽享受。《長樂未央》的編劇是我省文化和旅游廳創作室二級編劇張磊,他為韓信賦予了悲情的人性色彩,將他短暫卻又波瀾壯闊的一生徐徐道來。此外,《長樂未央》演出班底全部為山西省京劇院的中青年演員,行當齊全、陣容整齊,展現出山西京劇的“中堅力量”,為山西京劇的發展進行了新的嘗試。 由山西省晉劇院排演的歷史晉劇《孝莊長歌》,藝術地再現了孝莊皇太后的傳奇故事,塑造了一位頗有人性深度和審美新意的孝莊藝術形象,突出了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宏大主題。《孝莊長歌》雖為移植劇目,但從創排之初就是晉劇模式,突破劇種壁壘,體現出晉劇的特色,為晉劇的發展開辟了一種新的模式與探索。 武圣關羽作為山西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已經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關公文化。晉劇《關公》用既傳統又現代的表現手法,將關羽忠肝義膽、戎馬一生的傳奇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全劇以歷史中關羽*為著名的歷史事件為主線,較為全面地精煉概括了關羽的人生軌跡。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英雄雖已故去,但是精神卻永遠存在于世人的心中,誠信、忠義的武圣精神就是山西精神之代表。晉劇《雄關娘子》也是立足于本土歷史人物而創作的歷史劇,由山西著名的娘子關演繹出的一段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該劇講述了唐朝李淵之女平陽公主率領娘子軍鎮守娘子關的故事,將歷史文化與戲劇創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用百姓喜聞樂見的晉劇形式傳播了山西文化,與我省文旅融合的發展目標相契合。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道:“大多數人并非從正史中接觸歷史,而常常從歷史劇中獲得知識。”應該是對如何進行歷史劇創作的*好闡釋。如何創作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歷史人物,顯示出現代國家形象的時代訴求?此次“杏花獎”參評的新編歷史劇《郝經》《鐵面御史姚天福》《御史梁中靖》《北魏風飏》為觀眾帶來了符合時代精神與訴求的歷史人物。他們以“人民”的視角為出發點,尊重歷史,但不拘泥于歷史的創作方式,為歷史人物做出了新的解讀。 以北魏時期民族融合為歷史背景創作的大型原創歷史劇《北魏風飏》再現了北魏馮太后與孝文帝推行政治改革的艱辛。故事的發生地主要集中在山西大同,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同成為北魏京師,是歷史上民族融合、戰爭頻繁的地區。但也正因如此,才造就大同豐富多彩的歷史與人文文化,留給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也為山西的戲曲創作,尤其是新編歷史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資料。《北魏風飏》將塵封的歷史從書本中剝離出來,讓觀眾看到真實存在的史實和鮮活的歷史人物,同時也將“太和改制”這一歷史事件多維度、多方面地展示在觀眾面前。 ……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藝文集錦 作者簡介
山西省戲劇研究所,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專門從事戲劇研究的省級藝術科研單位,隸屬于山西省文化廳。主要從事戲劇史、戲劇理論、戲劇創作、戲劇批評的科學研究。其前身為1952年7月2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文教廳劇目審定組,1984年6月,山西省文化廳戲劇工作研究室改為山西省戲劇研究室,編制四十人。1985年2月1日,更名為山西省戲劇研究所。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