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浮生六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5386
- 條形碼:9787554615386 ; 978-7-5546-1538-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生六記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1:清代江南夫婦的浪漫愛情故事,從初見的怦然心動到婚后的舉案齊眉,歷經半生坎坷仍能堅定相守,不離不棄,流傳一百余年,感動無數人,備受文學大師陳寅恪、俞平伯、林語堂、季羨林推崇! ★編輯推薦2:詩酒琴茶,布衣蔬食,插花焚香,對坐閑話,每一寸光陰都不虛度,每一份深情都不辜負,沈復與蕓娘的用心經營,讓原本清苦的生活變得詩意盎然,在瑣碎的柴米油鹽中恬適自甘,林語堂贊其“足以代表中國生活藝術及文化精神”,堪稱中國古典生活的美學典范。 ★編輯推薦3:沈復的文字天然渾成,典雅流暢,毫無矯揉造作之感,字里行間散發著悠游從容之美,讓我們感悟到古代文人精神中的安樂之奧妙。 ★編輯推薦4:林語堂先生說:“一個謙卑渺小的生命能快樂地過一輩子,是宇宙間之至美。”讀這本書,更覺宇宙遼闊,人生如寄,浮生若夢。 ★編輯推薦5:全新編校,詳細注解,精美四色插畫,無障礙閱讀,沒有古文基礎也能輕松讀懂。
浮生六記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四卷, 其中五、六卷雖已被證明是偽作, 但能幫助讀者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 因此本書將五、六卷補足。以夫妻倆的日常生活為主線, 記錄過往生活中點滴趣味及漫游經歷, 因其以真言述真情, 不刻意造作, 深為后世文人所推崇, 流傳至今, 已成經典。
浮生六記 目錄
卷一閨房記樂//001
卷二閑情記趣//033
卷三坎坷記愁//049
卷四浪游記快//075
附錄//153
光緒三年初版序//154
光緒三年初版跋//155
中山記歷//156
養生記道//196
浮生六記 節選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齡而夭。娶陳氏。陳名蕓,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四齡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蕓既長,嫻女紅,三口仰其十指供給,克昌從師,修脯無缺。一日,于書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認,始識字。刺繡之暇,漸通吟詠,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隨母歸寧,兩小無嫌,得見所作,雖嘆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然心注不能釋,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母亦愛其柔和,即脫金約指締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閣,余又隨母往。蕓與余同齒而長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時但見滿室鮮衣,蕓獨通體素淡,僅新其鞋而已。見其繡制精巧,詢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僅在筆墨也。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索觀詩稿,有僅一聯,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詢其故,笑曰:“無師之作,愿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余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夭壽之機,此已伏矣。 是夜,送親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饑索餌,婢嫗以棗脯進,余嫌其甜。蕓暗牽余袖,隨至其室,見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舉箸。忽聞蕓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來!”蕓急閉門曰:“已疲乏,將臥矣。”玉衡擠身而入,見余將吃粥,乃笑睨蕓曰:“頃我索粥,汝曰‘盡矣’,乃藏此專待汝婿耶?”蕓大窘,避去,上下嘩笑之。余亦負氣,挈老仆先歸。 自吃粥被嘲,再往,蕓即避匿,余知其恐貽人笑也。 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燭之夕,見瘦怯身材依然如昔,頭巾既揭,相視嫣然。合巹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膩,胸中不覺怦怦作跳。讓之食,適逢齋期,已數年矣。暗計吃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謂曰:“今我光鮮無恙,姊可從此開戒否?”蕓笑之以目,點之以首。 廿四日為余姊于歸,廿三國忌不能作樂,故廿二之夜即為余姊款嫁。蕓出堂陪宴,余在洞房與伴娘對酌,拇戰輒北,大醉而臥,醒則蕓正曉妝未竟也。 是日,親朋絡繹,上燈后始作樂。 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歸來,業已燈殘人靜。悄然入室,伴嫗盹于床下,蕓卸妝尚未臥,高燒銀燭,低垂粉頸,不知觀何書而出神若此。因撫其肩曰:“姊連日辛苦,何猶孜孜不倦耶?”蕓忙回首起立曰:“頃正欲臥,開櫥得此書,不覺閱之忘倦。《西廂》之名,聞之熟矣,今始得見,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筆墨方能尖薄。” 伴嫗在旁促臥,令其閉門先去。遂與比肩調笑,恍同密友重逢。戲探其懷,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爾耶?”蕓回眸微笑,便覺一縷情絲搖人魂魄,擁之入帳,不知東方之既白。
浮生六記 作者簡介
沈復,字三白,號梅逸,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家、畫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生于蘇州城南滄浪亭畔的“衣冠之家”,十八歲娶陳蕓為妻,婚后夫妻二人恩愛甜蜜,雖歷經坎坷,卻仍能苦中作樂,賞花、論文、品茶、出游,努力經營生活,相守二十三年。陳蕓因病去世后,沈復離家出游,不知所終,留《浮生六記》一書,記錄二人之深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