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金軺籌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5174
- 條形碼:9787532595174 ; 978-7-5325-951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金軺籌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愛好者《金軺籌筆》為晚清重要的西學書籍之一。反映出了曾紀澤為收回伊犁所做的外交努力,也傳達了中俄交涉的現場感。是了解晚晴著名外交家曾紀澤外交事跡的重要著作。
新書--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金軺籌筆 內容簡介
《金軺籌筆》,曾紀澤撰,為晚清重要的西學書籍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駐英法兩國公使曾紀澤奉命赴俄國商談改訂崇厚草簽收復俄占伊犁之條約,自六月二十九日至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與俄國外交大臣格爾斯、駐華公使布策,經數十次爭辯,俄方始同意改約,另定《中俄伊犁條約》及《中俄陸路通商章程》,為中國挽回若干權益。商談爭辯時雙方發言,均記錄刊布于書中,為研究中俄伊犁交涉的**手資料。此次整理以光緒九年朱克敬《挹秀山房叢書》刻本(藏于國家圖書館古籍部)為底本,參校《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湖南新學書局本、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光緒十三年楊楷刊本(袁同禮校訂)等。
新書--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金軺籌筆 目錄
總序
整理凡例
虎口如何索食:曾紀澤在中俄伊犁改約談判中的道、術與氣(代前言)
楊楷刻本序
重印金軺籌筆金序
重印金軺籌筆袁序
卷一
光緒六年庚辰六月二十九日未刻
七月初一日未刻
七月十八日
八月十四日
八月二十三日兩點鐘
八月二十七日兩點鐘
八月二十八日一點鐘
九月初三日一點鐘
九月初六日一點鐘
九月十七日兩點鐘
九月二十日兩點鐘
卷二
庚辰九月二十四日兩點鐘
九月二十九日一點鐘
十月初三日午正
十月初八日一點鐘
十月十五日
十月二十二日一點鐘
十月二十九日
十一月初七日
十一月初十日四點鐘外部尚書格爾斯來署會晤
十一月十三日布策偕孟第來署
……
卷三
卷四
和約(光緒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互換)
專條
陸路通商章程
俄商前往中國貿易過界卡倫單
附錄
新書--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金軺籌筆 節選
《金軺籌筆/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八月二十八日一點鐘布策來館會晤,寒暄畢。布云:我奉本國大皇帝命來見貴爵,詢明有無全權字據,然后再聽貴爵有何話說。如中國欲在俄國商辦,原無不可,特恐既定之后中國再不批準,所以須有全權字據,商議始能放心。曾侯日:我奉朝命前來貴國,一為通好,一為商改前約。按各國欽差無論頭等、二等均有全權名目,如商辦事件另授頭等全權名目字據者,亦是常例。但此次商改約章,中國早已授我商議之權。近日因貴國不甚相信,我又電奏請旨,所奉的訓諭皆用電旨傳知,將來或另有字據可以請看,但現在只有電報而已,字據萬來不及。貴大臣如不相信,可電問貴國駐京署使,即可知其底細。至布大人所言,恐中國再不批準一節,此層可以勿疑。從前崇大人所許之事,中國有許多未料到者,所以有礙難照準之處。現在中國看了約章,應允與否自有定見。是以吩咐我的話條條切實,自無再不批準之事,可請貴國放心。布云:貴爵既無全權字據,若請凱大人向中國詢問②固屬善法,我當告知格大人可否商議,請旨定奪。曾侯日:我給格大人節略內已將中國之意大概說出,愿布大人將貴國吩咐之話告知于我。布云:本國大皇帝原因貴爵給格大臣節略,兩國意見相差太遠,所以命我前赴北京商議。貴爵既請外部奏留我,自然于本國大皇帝斷難照準之事,貴國已有通融辦理之意,應請貴爵明以告我,俟我將貴爵所說之話奏明后,如本國大皇帝吩咐我有話,我再告知。曾侯日:然則我應說的話,應俟布大人奏明同我商量,我才可細說了。布云:不然,我奉本國大皇帝命,一面問貴爵有無全權字據,一面打聽貴爵有何話說,令我一并奏明。曾侯日:方才布大人問我有無全權,是有不相信之意,現又問我有何話說,不過欲試探我的意向,我原可以暫不說出,但貴國大皇帝既派布大人問我,我將中國大意說出,亦無不可。去年所議之約分為三端:一、自**條至第七條,系俄國將伊犁交還中國之事。二、自第七條末節至第九條,系俄國同中國修界之事。三、自第十條至第十七條以及章程十七條,系俄國所要中國通商利益以及興利除弊之事。此外另有專條,系議許俄國松花江行船至伯都訥一事。又有中國吩咐崇大人而崇大人未議定者,系中國向俄國請照舊約交出逃人白彥虎一事。我奉國家之命,因前約有中國礙難允行之條,請貴國會同商改,并非廢棄前約。交還伊犁之事,格大人七月二十三日復文,言貴國所請中國允許者三:一赦伊犁居民;二償還代守兵費并給補恤銀兩;三遷出之民由中國給以安置之地。現說中國之意:一赦居民必定允許;二償還代守兵費并給補恤銀兩,中國允照原議辦理;三遷出之民由中國給以安置之地,事無成例可援。而且中國大皇帝上年吩咐崇,本年吩咐本大臣,均系請貴國將伊犁全境交還中國,然則伊犁全交系中國*緊要之條。前據格大人照會,言中國不肯割地安置遷民,所以遣使赴京商議,頃貴大臣又言俄國皇帝斷難照準之事,本國必須通融辦理等語。……
新書--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金軺籌筆 作者簡介
曾紀澤(1839-1890),字劼剛,號夢瞻,清代著名外交家,1880年(光緒六年)兼駐俄大使,與俄談判收回伊犁事宜,于1881年(光緒七年)2月24日簽訂《中俄改訂條約》,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權,被認為是晚清一次較為成功的外交行動。李峻杰,四川樂山人,史學博士。畢業于暨南大學專門史專業(中外關系史方向),現任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講師,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在《史林》、《民俗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海交史研究》等中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