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怡親王允祥與雍正宮廷操造作/美術學博士論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322337
- 條形碼:9787500322337 ; 978-7-5003-223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怡親王允祥與雍正宮廷操造作/美術學博士論叢 內(nèi)容簡介
在眾多皇子之中,康熙帝為什么對少年時期的胤祥寵愛有加? 首先,胤祥從小受到嚴格的滿漢文化教育,文武雙全。由于清朝的皇位繼承制度并不是中原王朝傳統(tǒng)的嫡長子繼承制,而是從年長的皇子中擇優(yōu)選拔,所以清朝宮廷對所有皇子一視同仁地嚴格教育。六歲開始,每天天不亮便要入書房,學習儒家經(jīng)典、詩文書畫,當然還有滿、漢語言和騎馬、射箭等。據(jù)記載,胤祥“穎悟絕倫”,禮、樂、射、御、書、數(shù)樣樣精通。康熙三十七年(1698),皇帝選派法海輔導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雍正繼位后改為允褪)的功課。法海是康熙帝的舅舅佟國綱的第二子,也是當時滿洲人中不可多得的博學碩儒。他23歲考中進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又奉命在南書房行走,成為康熙身邊的文學詞臣。胤祥與胤禎在法海門下學習長達十年。 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月南巡途中,康熙帝在行宮和陳元龍、查異、汪士鋐等幾位文臣討論書法,“又令內(nèi)侍引諸臣至行宮左廂,恭視皇四子、皇十三子書聯(lián),諸臣環(huán)立諦視,無不歡躍欽服”。諸臣的驚嘆舉動,自然有阿諛逢迎的成分,但兩位皇子擅長書法也是事實。這一年胤祥17歲,康熙帝對他的才華顯然是十分滿意的。 另外,胤祥也繼承了滿洲人的尚武精神,精通騎射,據(jù)《八旗通志》載:“王精于騎射,發(fā)必命中,馳驟如飛。嘗從獵,猛虎突出林間,王神色不動,手利刃刺殺之,見者服其神勇。”
怡親王允祥與雍正宮廷操造作/美術學博士論叢 目錄
序/尚剛
引言
**章 雍正鑰造辦處的機構與人員
**節(jié) 內(nèi)務府和造辦處的關系
一、清代內(nèi)務府的設立
二、內(nèi)務府的特殊性
三、內(nèi)務府下設造辦處
第二節(jié) 雍正朝造辦處
一、工作職能
二、各作分工
第三節(jié) 造辦處的人員
一、造辦處官員
二、造辦處匠役
第二章 怡親王允祥管理下的造辦處
**節(jié) 允祥與雍正帝的親密關系
一、榮寵無雙
二、才干卓著
第二節(jié) 允祥對造辦處的管理
一、增設庫房、檔房
二、加強日常管理
三、統(tǒng)抓人事管理
四、嚴格財物管理
第三節(jié) 造辦處成做活計的流向
一、紫禁城使用
二、圓明園等場所使用
三、皇家賞賜
第三章 雍正宮廷造作的觀念和特點
**節(jié) 皇帝和怡親王對宮廷造作的指導
一、設計:內(nèi)廷恭造之式
二、工藝:往精細里做
三、用料:考究又節(jié)儉
四、裝飾:簡潔而高雅
五、重視改做舊物
第二節(jié) 雍正宮廷造作的基本特點
一、文雅秀氣
二、著力仿古
三、注重鑲嵌
四、洋為中用
第四章 結論
附錄一 允祥管理造辦處事務年表
附錄二 雍正朝造辦處活計檔《記事錄》輯覽
參考文獻
致謝
怡親王允祥與雍正宮廷操造作/美術學博士論叢 節(jié)選
《怡親王允祥與雍正宮廷造作/美術學博士論叢》: 其次,是胤祥恭順內(nèi)斂的秉性甚得康熙帝喜歡。此時康熙帝有十幾位皇子,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皇子之中有才干的不少,但行為習性人各不同。康熙帝在日常接觸中默默觀察他們的成長。康熙三十七年(1698)分封皇子時,擬封皇長子、皇三子為郡王,皇四子、五子、七子、八子為貝勒。大學士伊桑阿請求將上述六位皇子都封為郡王,康熙帝說:“朕于阿哥等留心視之已久,四阿哥為人輕率,七阿哥賦性魯鈍,朕意已決,爾等勿得再請。異日視伊等奮勉再為加恩,未始不可。”十三阿哥胤祥不像許多兄長那樣張揚氣盛,他在皇父面前顯得聰慧而乖巧。《八旗通志》記載了一則故事:胤祥“幼偕諸王侍圣祖于宮廷。嘗隨行,以稚弱未能前視。圣祖過,尋履跡伏地嗅之,其孺慕誠切如此”。胤祥幼時與諸兄一起侍從皇父,因年齡小、個子矮,他一直擠不到父親跟前。父親走過以后,為了表示孝敬和仰慕,他不禁趴在父親的腳印上聞起來。這個記載或者有所夸大,但胤祥一生對待父親以及四哥胤禛確實十分忠誠。他的處世為人特別謙恭,當是天性使然。 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發(fā)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次廢太子事件。此時多位皇子已經(jīng)成年,皇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都培植勢力覬覦皇位,政治斗爭逐漸明顯。這年夏天,康熙帝出巡塞外,皇太子胤礽、皇長子胤褆、皇十三子胤祥等隨行。康熙帝發(fā)現(xiàn)皇太子胤礽常在夜間窺探自己帳篷的動靜,深感威脅。九月,康熙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罪名,將皇太子胤初廢黜監(jiān)禁。此次事件影響巨大,多名皇子因為與胤礽親近,或者為其求情,皆被圈禁,胤祥也在其列。據(jù)蕭爽《永憲錄》載:“胤祥戊子(1708)九月以舊東宮事波及,亦削貝子,后再復。”雍正帝也說過:“怡親王前因二阿哥之事無辜牽連,一時得罪皇考,隨即鑒宥。”由此可知,胤祥確實在皇太子胤初被廢事件中受到波及并遭處罰。至于胤祥在此次事件中究竟如何表態(tài),由于清廷對這段涉及皇位之爭的史料有意忽略,后人難知其詳。 按照清制,皇子年滿十五歲,宗人府要具題請封,由皇帝欽定其爵級。康熙帝曾兩次較大規(guī)模分封皇子。**次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從大阿哥胤禔到八阿哥胤禩都得到了封爵,當時胤祥未到受封年齡。第二次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又一次大封皇子,十三阿哥胤祥仍被圈禁,亦不在受封范圍之內(nèi),而比其年幼的十四阿哥胤禎卻被封為貝子。《永憲錄》所謂“亦削貝子”當指胤祥此次被剝奪了本應有的爵位。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帝在胤祉等皇子的請安奏折上批示“胤祥乃不大勤學忠孝之人,爾等若放任之,必在一處遇著他,不可不防。”可見時隔兩年,胤祥仍未得到康熙的原諒。 康熙四十七年后,康熙帝出巡的扈從名單中不再出現(xiàn)胤祥,這與以往“恒命扈從”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一月,從皇三子胤祉到皇十四子胤褪都得到了康熙帝幾千兩銀子的賞賜,也沒有胤祥的份。 ……
怡親王允祥與雍正宮廷操造作/美術學博士論叢 作者簡介
顧工,1973年生,江蘇淮安人。東南大學文學博士,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后。現(xiàn)為上海韓天衡美術館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論著曾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獎、“全國首屆篆刻理論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全國第十屆書學討論會”優(yōu)秀論文。出版《顧工論書文選》《鐵笛一聲吹破秋——楊維楨在吳門的交游與創(chuàng)作》等多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經(jīng)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