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理解為先單元教學設計實例:教師專業發展工具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637960
- 條形碼:9787552637960 ; 978-7-5526-379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理解為先單元教學設計實例:教師專業發展工具書 本書特色
本書風靡美國,闡述受到美國中小學視導與課程學會(ASCD)大力推崇的“理解為先單元設計模式”(UbD),是一本供教師專業發展的手冊。“理解為先單元設計模式”不僅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課程改革與教材編制的一種范例,是目前*好的教師教學設計與課程開發模式。本書收錄了各科學科的案例,對理解為先單元設計的三部曲:明確預期結果、落實評估證據和安排學習計劃給予了具體示證,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示范,為廣大教師掌握“理解為先單元設計模式”提供了真正的便利。本書通俗易懂,圖表豐富,操作性強,是一本難得的教學設計實例手冊。與《理解為先單元設計》配套閱讀**合適。
理解為先單元教學設計實例:教師專業發展工具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各科學科的案例, 對理解為先單元設計的三部曲: 明確預期結果、落實評估證據和安排學習計劃給予了具體示證, 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示范。
理解為先單元教學設計實例:教師專業發展工具書 目錄
理解為先單元教學設計實例:教師專業發展工具書 節選
導 論 《理解為先單元教學設計實例:教師專業發展工具書》主要為參加“理解為先教學(UbD)”工作坊的教師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提供資源,并支持教育工作者在課程與評估方面做出改革,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程度。本手冊的編寫基于《理解為先教學》(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一書的主要觀點,更關注教學設計的實際問題。 為了支持學習和應用《理解為先教學》的主要觀點,本手冊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1. 設計模板—— 在開發單元或課程學習內容時,基于“逆向設計三階段”的組織工具,我們提供了單頁、兩頁和六頁三種版本的UbD 模板。 2. 設計標準—— 這是評價教學設計的標準,也是一種持續改進課程的工具。UbD 標準包括自我評估、同行評審等,同伴之間根據彼此的教學設計互相提供反饋和指導。 3. 練習和過程工具—— 促進學習者思考的各項活動,以此加強參與者對UbD 中重要觀點的理解。本書列出了一些評閱和反思的工具。 4. 設計工具—— 各種實用的表格、圖示,能夠在逆向設計的各個階段,幫助教學設計人員開展設計工作。 5. 實例—— 來自不同學科領域和年級的豐富實例,用于說明理解為先教學設計的各種元素。 6. 專業術語—— 界定重要的名詞術語。 我們建議讀者登錄UbD 專業網站以了解更多相關信息(http://ubdexchange.org)。該網站提供了電子版逆向教學設計模板,按照UbD 格式創建的課程單元和評估任務數據庫,以及基于設計標準的在線評審。此外,網站上還有很多其他資源,例如一些相關的熱門鏈接、常見問題的回答和專家評論等。 教學設計的產品與過程 使用本書的讀者應區分設計成果(體現了三個階段之間連貫一致的設計產品)與設計過程(設計產品的過程)之間的差異,這一點很重要。要通過類比和比較,并根據兩份材料來思考教學設計。一份是完整的UbD 教學設計模板,另一份是一組反思和回顧教學設計的設計標準,兩者都包括使用工具、設計順序、研究具體實例等過程。讀者會發現,本書的教學工具包括字母標識,并將其放在了設計模板的相應區域,這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教學設計過程與設計成果的聯系。 本書同時收錄了精選的實例、練習和設計工具,畢竟不同情況要區別對待,一個模板不能套用于所有的教學設計。而且,教學設計工作具有特殊性:設計過程中偏好的起始點、設計順序、設計工具種類非常多,不同的讀者或教學設計人員都可能有獨一無二的方式,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使用。 我們發現,大家達成共識的是:不同的人在各種設計方法和設計工具的選擇上,會根據教學內容和自己所青睞的教學風格有所偏好。比如說,階段1中提供的六種不同的設計工具,都可以用來確定課程的內容優先級,以及值得理解的“核心觀點”。盡管每個工具都會在特定的時間有效地作用于特定的群體,但是單一的設計者還是很難應用全部工具。 因此,我們鼓勵使用本書的讀者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讀者不需要將每一頁模板和表格都填寫完整。換句話說,讀者應將教學設計的*終目的和重要細節牢記在心里,把握教學設計的核心。 教學設計的順序 教學設計不僅具有特異性,同時也具有迭代性。盡管在教學設計的三個階段中貫串著一條清晰的邏輯線,但是這個過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線性或環環相扣的。因此,讀者不應按照刻板的順序來學習本書。相反,真正成功的設計者會發現自己往往都是通過他人反饋、自我反思、與其他學習者的經驗交流等途徑,來反復打磨需要修改和重新考慮的教學設計。 因此,進行一個單元、一門課程的教學設計更像是在一張空白畫布上進行藝術創作,而不是簡單地將數字和元素拼湊起來進行描繪;更像是一次有充足食材的廚藝展示,而不是按照菜譜簡單下鍋的勞作。教學設計人員就像制定藍圖的建筑設計師。在了解客戶需求、考慮建筑風格、研究建筑材料和核算勞動成本等步驟之后,藍圖才能逐漸形成。其間還要充分聽取不同意見,獲得反饋,將設計理念、現實條件的制約,與客戶的愿望結合起來。每個設計理念都是相互影響的,尋求改變的客戶會因此而做出新的、可能超出預期的反應。 另一方面,建筑設計存在很多至關重要的給定條件:建筑風格、經費預算和用房數量等。設計的挑戰就在于,在確保所有給定的條件都能達到滿意的前提下,盡量設想各種可能性。在教學設計中也是同理,教學設計者也可以設想各種可能性。不過,一個關于學習活動的全新想法可能會要求設計者反復思考原先提出的評估計劃。此時依然有給定條件的制約,如州內容標準,現實的時間約束與資源限制,學生的成就水平、興趣愛好等,所有這些都要權衡利弊加以統籌考慮。 因此,本書無法為一個單元、一門課程提供循序漸進的設計過程,但是能夠為課程建設提供一張正確無誤的藍圖。我們所做的是根據逆向設計的三個階段組織本書內容,允許設計者在不同的地方切入,之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路徑實現相同的結果—— 符合標準且完整的教學設計。 我們并不要求專業發展工作坊或者大學課程學習的參與者一頁一頁翻看本書。相反,我們將本書作為一個工具庫,讀者可以按照自己喜好的順序來閱讀,選擇自己需要的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希望并且相信,本書提供的練習、實例、模板、設計工具與設計標準,將會改進教學設計—— 單元和科目將會更加明確地聚焦于值得理解的重要問題和核心觀點,更關注學生真正理解的證據,以及學生和教師對學習的積極參與,*后,能夠觀察并測量到學生在學習和表現方面的進步。
理解為先單元教學設計實例:教師專業發展工具書 作者簡介
作者:杰伊??麥克泰,當代國際著名演說家、教育家和作家,曾擔任馬里蘭州評估協會的主任,是國家、州和地區的會議及研討會的常態發言人;格蘭特??威金斯,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真實綜合教育”(Authentic Education)的負責人。他是培生出版公司十幾種UbD理論改編教材計劃的共同作者。他的作品曾得到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杰拉爾丁R.道奇基金會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 譯者:盛群力,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旨趣和專長為教學理論與設計。張恩銘,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研究生。王陳爍,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研究生。鮑錦霞,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研究生。褚欣維,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研究生。盛呈燕,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學習科學系研究生。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