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律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3175
- 條形碼:9787520353175 ; 978-7-5203-531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律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海島是國家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海洋經濟、鞏固海防安全和維護海洋權益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本書從海島的界定及價值出發,以海島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相互關系為邏輯主線,以相應的管理內容構成為鋪陳序位,從靠前法與靠前法兩個視角,探討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律問題,反映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靠前立法發展脈絡和趨勢,反思我國海島利用及保護法制的現狀、問題,為完善我國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和相關立法,提供理論支持。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律問題研究 目錄
**章 海島的界定及法律屬性
**節 海島的法律定義
第二節 界定海島的法律標準
第三節 海島類型的立法劃分
第四節 海島的法律屬性
第二章 海島在實現國家海洋戰略中的作用
**節 海島在海域劃界中的作用
第二節 海島在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作用
第三節 海島在海洋軍事利用中的作用
第四節 海島在深化海洋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的權屬基礎
**節 海島權屬的界定及其地位
第二節 海島所有權的構造及內容
第三節 海島使用權的構造及內容
第四節 海島權屬登記的基本內容
第五節 權屬對海島利用及保護監督管理的影響
第四章 海島利用與保護及其監督管理機制
**節 利用與保護在海島管理中的相洽關系
第二節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海島利用及保護統計調查機制
第四節 海島利用及保護監督管理模式
第五節 海島利用及保護綜合管理機制
第六節 無居民海島有償使用及價值補償法律機制
第五章 海島資源及生態環境治理的法律規制
**節 海島功能區規劃制度及內容
第二節 海島保護區立法國家實踐及發展趨勢
第三節 海島生態環境管制及其法律路徑
第四節 海島生態環境風險法律監管
第六章 海島生態環境損害的法律責任
**節 海島生態環境損害的誘因及后果
第二節 海島生態環境損害的國內法責任
第三節 海島生態環境跨界損害的國家責任
第七章 我國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制現狀及完善
**節 我國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制現狀
第二節 我國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立法面臨的問題
第三節 完善我國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立法的思路
第四節 完善我國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立法的路徑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律問題研究 節選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律問題研究》: 二 海島統計調查的基本內容 海島統計調查內容,是指為了達到統計調查目的,需要搜集的被統計調查的海島的相關原始數據和資料等。在制度層面,海島統計調查一經批準或者備案即產生法律效力,統計調查應當嚴格依法實施。未經法定程序擅自變更海島統計調查的內容,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從立法內容看,不同國家有關海島統計調查的內容有著較大的差異,本部分在討論海島統計調查內容時,以我國《海島保護法》《海島統計調查制度》規定的海島統計調查內容為參照系,綜合其他國家有關海島統計調查立法及行政管理的內容,進行梳理和分析。 《海島統計調查制度》規定的調查內容包括海島生態保護、海島開發利用、海島人居環境、特殊用途海島保護和海島管理五個方面,主要由海島周邊海域環境情況、海島生態修復情況等15項調查內容組成。其中(1)海島周邊海域環境情況,包括海島周邊海域水質質量、富營養化情況;(2)無居民海島岸線和植被情況,包括自然岸線及砂質岸線長度(含增加長度和減少長度)、自然岸線保有率、植被覆蓋總面積、平均植被覆蓋率;(3)海島生態修復情況,包括修復項目批準時間、批準單位及實施期限;(4)海島資源及利用情況,包括海島資源(國家一級及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名稱、年降水量與日照時數、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林地面積與森林覆蓋率)、海島旅游資源、海島旅游景區、無居民海島林業及土地資源利用變化情況;(5)海島開發利用情況,包括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許可、依托海島用海、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開發利用的海島數量、海島開發利用總面積、海島周邊填海面積、圍海占用海島岸線長度和有新開發利用行為的海島數量);(6)海島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包括海島地區經濟發展總體情況(財政收入與支出、固定資產投資額、年末常住人口及年度接待旅游人數)、海島海洋產業發展情況(海洋漁業、海洋水產品加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礦業、海洋鹽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化工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海水利用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島旅游業及其他產業);(7)海島淡水和電力情況,包括海島淡水和電力供應、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引水工程建設、海島水庫建設、海島新能源工程建設;(8)海島地區交通情況,包括島上交通情況、連島橋梁情況、連島海底隧道情況;(9)海島地區污染防治情況,包括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廠總數量與年污水處理量)、垃圾處理(垃圾處理廠總數量、年垃圾處理量、垃圾外運的海島數量、年垃圾外運量)、排污口(有居民海島排污口數量、有排污口有居民海島數量、已確權無居民海島排污口數量與有排污口已確權無居民海島數量);(10)海島地區海洋災害情況,包括風暴潮的發生次數及受影響的海島數量、赤潮發生次數及受影響的海島數量、受綠潮影響的海島數量、海嘯發生次數及受影響的海島數量,以及災害性海浪發生次數及受影響的海島數量;(11)海島防災減災設施情況,包括避風港數量、防波堤數量、防波堤長度、等級海塘長度以及其他防災減災設施數量;(12)涉及海島的保護區建設情況,包括保護區及海島名稱、所屬地區、保護區面積、主要保護對象、類型、級別、始建時間及主管部門;(13)本年度新建及廢棄海島公益設施情況,包括助航導航設施總數量、測量點總數量、氣象觀測設施總數量、海洋監測站總數量、地震監測站總數量;(14)海島行政管理情況,包括《海島保護法》配套制度建設情況、市縣海島保護專項規劃、單島規劃、其他規劃、海島名稱標志管理情況、海島名稱變更情況、無居民海島監視監測情況、領海基點海島監視監測情況;(15)海島保護執法情況,包括檢查海島數量、執法檢查次數、發現違法行為數量、行政處罰決定、決定罰款金額與收繳罰款額。 ……
海島利用及保護管理法律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馬金星,男,天津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國際海洋法、國際海事法。在《國際法研究》《社會科學》《法學雜志》、Journal of East Asia & International Law等中外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被中央有關部門采用的內部研究報告五十余篇。研究成果分別獲得“中華法學碩博英才獎”三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一等獎、三等獎等。主持和完成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一等),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