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與捷克-(金融的變遷及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4492
- 條形碼:9787520364492 ; 978-7-5203-644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與捷克-(金融的變遷及轉型) 內容簡介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和一個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是新變局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本書描述和分析了中國和捷克兩國金融體系和制度的變遷與轉型,通過對兩國金融體制、貨幣政策、金融業(包括銀行業、證券業等)發展以及金融對外開放等的具體闡述,探討了中捷兩國金融轉型的趨勢和方向——建立現代金融體系和現代金融制度,并對轉型經濟體銀行業和零利率時代的貨幣政策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本書既有對兩國金融歷史變遷的描述和總結,也有對未來金融轉型方向的探討;既有基于金融理論的系統分析,也有針對兩國金融實踐的深入考察,是了解中捷兩國金融歷史和金融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書目。
中國與捷克-(金融的變遷及轉型) 目錄
**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金融體制探索與重建(1949-1977年)
第二節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與發展(1978-2012年)
第三節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中國金融新業態(2013年至今)
第四節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成就與經驗
第五節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創新
第二章 新中國貨幣政策框架70年:變遷與轉型
**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貨幣政策框架探索(1949-1977年)
第二節 貨幣政策框架的改革與完善(1978-2012年)
第三節 全面深化改革以來的貨幣政策框架轉型及新特征(2013-2019年)
第四節 中國貨幣政策框架面臨的突出挑戰與未來轉型方向
第三章 新中國證券市場的變遷與發展
**節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證券市場(1978年以前)
第二節 證券市場萌芽發展(1978-1991年)
第三節 全國性資本市場形成及初步發展(1992-1998年)
第四節 現代化證券市場規范發展(1999-2019年)
第五節 中國證券市場體系發展成就
第四章 新中國金融監管的變遷與調整
**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金融監管起步(1949-1977年)
第二節 中國金融監管的適應性發展(1978-2016年)
第三節 適度混業監管(2017-2019年)
第四節 中國金融監管的特征
第五章 新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變遷與探索
**節 金融對外開放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歷程回顧
第三節 中國對資本賬戶開放的相關探索
第四節 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經驗總結與反思
第六章 開放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以捷克為例
**節 轉型之初的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
第二節 捷克貨幣政策的“三難”困境
第三節 貨幣危機
第四節 尋找新的貨幣政策體系
第五節 結論
……
第七章 轉型經濟體銀行業的若干問題
第八章 零利率時代的貨幣政策
第九章 緩解家庭財務壓力的一些嘗試
附錄
中國與捷克-(金融的變遷及轉型) 節選
《中國與捷克:金融的變遷及轉型》: 2008年,政策性銀行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開發銀行于2008年12月7日獲準以發起設立的方式改制,設立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3000億元人民幣,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雙方持股比例分別為51.3%和48.7%。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面納入商業銀行監管范疇,初步建立起資本約束機制,資本充足率11.3%。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分支機構組建工作基本完成,截至2008年年底,36家一級分行、312家二級分行和19564家支行全部核準開業,基本完成與郵政企業的分離經營、分賬核算和成本費用追溯調整,初步建立財務會計預算、核算體系,開始按照商業銀行要求獨立運行。城市商業銀行加大跨區域發展力度,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有33家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包括省內省外)設立54家異地分行(含開業和批準籌建)、29家異地支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進入新階段,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重慶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村信用聯社成功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截至2008年年底,改制組建銀行類金融機構185家,其中農村商業銀行22家,農村合作銀行163家,組建以縣(市)為單位統一法人機構1966家,地(市)統一法人社7家?鐓^域投資發展實現重大突破。江蘇和浙江等省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戰略投資異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成功入股秦皇島城市商業銀行;常熟、張家港和天津濱海3家農村商業銀行設立異地支行,一批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起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2009年,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改革不斷深入,國家開發銀行商業化轉型穩步推進。按照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和商業銀行運行管理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建設,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國家開發銀行出資350億元設立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并出資收購航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全部股權,初步建立子公司的資本約束機制和監管模式,以及母子公司、銀行和非銀行業務之間風險隔離機制。中國進出口銀行堅持政策性銀行定位和服務職能不變,通過修訂章程,補充資本,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機制和風險約束機制,進一步增強政策性金融服務功能。2009年,大型商業銀行改革持續深化,各大型商業銀行進一步深化組織機構扁平化改革、事業部制和流程銀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加大內部評級法的開發力度,積極準備實施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穩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注重吸取國際金融危機教訓,進一步增強資本約束意識,不斷提高資本質量;審慎開拓海外市場,國際化程度繼續提升。2009年,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積極實施戰略轉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廣電日生保險公司50%的股份,與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共同成立長生人壽保險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入股西安市商業銀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入股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 ≈袊kU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提升,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行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大幅提高,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保險市場基本建立。2006-2010年,中國保險公司數量由93家增加到146家,保費收入由4931億元增加到1.47萬億元,總資產由1.5萬億元增加到5萬億元,呈現出原保險、再保險、保險中介、保險資產管理相互協調、中外資保險公司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與此同時,一批資本充足、內控較為嚴密、服務和效益較好的現代保險企業快速成長。在2006年年初3家保險公司資產過千億的基礎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到2010年已有7家保險公司資產超過千億元、2家超過五千億元、1家超過萬億元,保險公司在中國金融市場和國際保險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袊Y本市場也實現了重大發展和突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方面的能力顯著提高,市場整體運行質量明顯提升,特別是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中國證券期貨監管部門以及市場參與各方牢牢把握市場發展大局,抓住機遇、克服困難,穩步推進改革創新,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和完善市場機制、強化監管效能,使資本市場總體平穩健康運行、功能得到較好發揮,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資本市場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資本市場之一!
中國與捷克-(金融的變遷及轉型) 作者簡介
何德旭,1962年出生,湖北潛江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人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工程,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制度、貨幣政策、金融創新、金融安全、金融發展、資本市場、公司融資等。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等十余項***和省部級重大課題的研究,出版和發表成果逾二百部(篇),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 楊·盧什卡,博士,捷信集團首席對外事務官,衛生經濟學家和公共財政專家,在捷克政府和多個國際組織工作過多年,擁有布拉格查理大學和劍橋大學的三個碩士和一個博士學位。參與了捷克醫療體系改革,與國際合作伙伴創立了多個公共衛生聯合項目。專注于將大數據、數學模型和行為經濟學應用于醫療和金融領域。曾擔任捷克衛生部國際關系特使,在此崗位上,積極推動在捷克開設了一家中醫教學診所,開設衛生健康方面的研究生課程、人道主義合作以及疫苗和流行病學方面的全球合作項目。曾在北京協和醫院擔任訪問學者。2018年,因推動中捷醫療衛生合作,尤其是航空醫療救援合作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獲得上海市政府頒發的“白玉蘭紀念獎”。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