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走近魯迅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8066947
- 條形碼:9787108066947 ; 978-7-108-06694-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近魯迅 本書特色
這不是一本研究魯迅的生平、思想及其著作的書,而是近三百則魯迅的故事。這些故事是魯迅的近三百個人生片段,它們連綴起來成了一種故事文體的魯迅傳記。
走近魯迅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近三百個魯迅的故事。這些故事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肉身之魯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狀態(tài),它們雖不能接近概括魯迅一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但故事的細節(jié)會讓讀者更貼近魯迅的人生,也折射出魯迅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的影響。
走近魯迅 目錄
前言
1. 故家
2. 私塾
3. 本色
4. 佛緣
5. 求學
6. 師說
7. 為官
8. 親情
9. 生計
10. 動物
11. 性情
12. 故交
13. 衣食
14. 居行
15. 古物
16. 書法
17. 畫事
18. 書事
19. 掌故
20. 世說
后記
走近魯迅 節(jié)選
魯迅的公子周海嬰有一次到魯迅博物館辦事,保安不認識他,問道 :“你找誰?”海嬰生氣地答道 :“我找誰?這是我的家。”
有一次,一個書商和我談編書的選題事宜,我建議 :“現(xiàn)在魯迅的書很暢銷的,可以編一本適合青年閱讀的插圖本魯迅選集。”書商問道 :“魯迅是誰?他的書煽情不?”弄得我無語。
以上是我經(jīng)歷的兩則真實的小故事,也是后來引起我寫魯迅故事的緣起。
老北京把會講故事的人稱為“故事簍子”。魯迅就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故事簍子”。他幾乎讀過“十三經(jīng)”,熟通“二十四史”,又廣泛搜求野史雜說,寫過前無古人的《中國小說史略》,對東西方的文學、史學、哲學、美術(shù)等都廣為涉獵,因而成了“故事簍子”。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個故事的連綴,人生不能沒有故事。沒有故事的生活是乏味的生活,沒有故事的藝術(shù)是蒼白的藝術(shù)。故事能感染現(xiàn)實的人們,能讓人記住愛、記住恨、記住過去、反思過去、汲取生活營養(yǎng)并啟示未來。理想是從故事生發(fā)的。這本魯迅故事不是傳
奇,故事是真實的,傳奇則有虛構(gòu)。
魯迅離世八十二周年了。關(guān)于死后,魯迅的本意是 :“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關(guān)于紀念的事情。”然而八十年來,魯迅成為一種中國文化的符號,忽而被擺上神壇,忽而被拉下神壇,但他始終攪動著中國文化各個領(lǐng)域的波瀾。文學的、國學的、史學的、哲學的、美術(shù)的等領(lǐng)域都浮現(xiàn)著魯迅思想的影子。以魯迅罵人的或謾罵魯迅的,將魯迅選入課本的或踢出課本的,說他是什么家的或說他不是什么家的聲音也始終不絕于耳。八十年了,魯迅就在那里,任由折騰,他的影像也留在幾代人的心中,紀念魯迅的活動仍在繼續(xù)
著。
近年來,魯迅被邊緣化的偽命題似乎很是流行,而這流言的濫殤卻來自魯迅研究界。然而,金子總是金子,不管怎樣聒噪,魯迅仍然是 20 世紀*具啟迪意義的思想家、*具品格的文學家和*博學并包的學者。魯迅的生前身后,對魯迅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關(guān)于他的研究著作也浩如煙海,主要集中在魯迅思想、小說、雜文、翻譯等方面。隨著“經(jīng)典化”進程的開啟,魯迅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被學習、被研究,作為思想的利器被尊崇,而作為人之子的魯迅,主張立人為本,崇尚自由與愛,他具有普通人一樣的肉身。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領(lǐng)域中,魯迅研究是一門廣為社會關(guān)注的顯學。我在魯迅博物館工作了三十年,因工作關(guān)系與個人的喜好,三十年讀魯迅的原著基本沒有中斷過。研究魯迅的書出得越來越多,讀也讀不過來,許多的研究論文根本讀不進去,甚至也讀不懂了。近年來又出現(xiàn)了所謂研究魯迅的“學院派”,還有“草根派”,或許還會有“普世派”呢!魯迅難道不是誰都可以研究的嗎?真的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學院派”是待在學院里的研究者嗎?“草根派”是躲在書齋中的讀書達人嗎?不明白。關(guān)于時下論文中的“體系”“結(jié)構(gòu)”“解構(gòu)”“架構(gòu)”“維度”“層面”“視野”等理論術(shù)語一定不是給大眾看的,用白話文作文章似乎已經(jīng)不時尚了。還有一些研究,諸如兄弟之情就扯上弗洛伊德,文學論爭就是你死我活,這恐怕也是魯迅厭惡的研究方式。個人看來,研究魯迅左的或右的或過度的解讀都不是正確的研究心態(tài)。所有的研究都不如讀魯迅的原著來得過癮。所以不如少研究,多讀書。讀魯迅,要讀原著,原著,還是原著。
魯迅身后的傳記,算起來已出版五十多種,不同時期魯迅傳記的內(nèi)容不盡相同,作者的視角、寫作手法也不盡相同。這本書不是一本研究魯迅的生平、思想及其著作的書,而是三百個魯迅的故事。其中有魯迅講述的故事,魯迅同時代人回憶魯迅的故事以及魯迅身后
的故事,還有作者的一些零星雜感。這些故事是魯迅的三百個人生片段,將它們連綴起來也是一種故事文體的魯迅傳記。雖說是故事,但都不是虛構(gòu)的故事,都是依據(jù)真實可靠的史料構(gòu)成的真實故事,還原一個活生生的肉身之魯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狀態(tài),站在讀者的角度把
魯迅講述給讀者。這三百個故事并不能完全概括魯迅一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但故事的細節(jié)卻會讓讀者更貼近魯迅的人生。這故事是魯迅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是魯迅的嬉笑怒罵、談古論今 ;也是我的。
垂暮之年,完成了這本書的寫作。我曾出版的三部拙著 :《魯迅美術(shù)年譜》有較強的資料性,也可以說是一本工具書 ;《魯迅的書法藝術(shù)》有較多的專業(yè)學術(shù)性 ;《魯迅與他的北京》資料性與文學性兼而有之。這本書因為是寫給年輕人看的,在史料確鑿的前提下注重文學性,希望讀者從閱讀魯迅的故事走進魯迅的世界。這對我嘗試各種文體的寫作也是一種挑戰(zhàn),更是對自我的挑戰(zhàn)。樂此不彼!魯迅把中國的歷史用兩句話來概括 : 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
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并期望“第三樣時代”的到來。這“第三樣時代”是什么?魯迅沒有說,那應該是沒有奴隸的和“人立而凡事舉”的時代吧。魯迅一生的故事表明,他一生其實都在為這樣的時代努力著。
感謝方繼孝先生為本書與三聯(lián)書店牽緣,感謝三聯(lián)書店的編輯及同人為本書的付梓所付出的艱辛。
蕭振鳴于孤行齋
2018 年冬至
走近魯迅 作者簡介
蕭振鳴,本名肖振鳴,1955年3月生于北京。1985年至2015年在北京魯迅博物館陳列展覽部工作,曾任陳列展覽部主任、研究館員。曾策劃、參與、主持各種類型展覽100多個。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魯迅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近現(xiàn)代文學及美術(shù)、近現(xiàn)代名人書法與美術(shù)。擅書法,隸書崇漢碑,行楷尚晉唐,推崇魯迅書法。學術(shù)專著:《魯迅美術(shù)年譜》《魯迅的書法藝術(shù)》《魯迅與他的北京》。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