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現代計算機原理與工業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49468
- 條形碼:9787302549468 ; 978-7-302-5494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計算機原理與工業應用 本書特色
(1)討論設計技術。教材在力求保持學科廣度的同時,兼顧到學科深度,并對所涉及的主題給出具體的應用。 (2)解決工程問題。教材以工業計算機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為案例,討論和分析計算機工業控制和應用等問題。 (3)講解通俗易懂。作者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按照學生理解問題的思路和方式來寫作,力求教材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
現代計算機原理與工業應用 內容簡介
討論了圖靈機結構、馮諾依曼結構、數據存儲的局部性原理、CPU流水線結構、GPU并行計算、分布式計算問題等;在新技術方面,討論了計算機集群結構、Hadoop分布式計算平臺、ARM、PowerPC嵌入式系統結構、云計算等內容;在實用技術方面,討論了國產化自主可控計算機硬件和國產化操作系統等應用。教材在力求保持學科廣度的同時,兼顧到學科深度,并對所涉及的主題給出具體的應用。
現代計算機原理與工業應用 目錄
目錄
**部分計算機組成原理
第1章計算機基本知識
1.1計算機類型與技術指標
1.1.1計算機基本類型
1.1.2計算機技術指標
1.1.3計算機基準測試
1.1.4系統設計的思考
1.2數字信息編碼
1.2.1二進制編碼特征
1.2.2不同數制的轉換
1.2.3二進制整數編碼
1.2.4二進制小數編碼
1.2.5二進制補碼運算
1.3計算機理論模型
1.3.1計算機系統層次模型
1.3.2圖靈機的結構與原理
1.3.3馮·諾依曼計算機結構
1.3.4哈佛計算機結構
1.3.5新型計算機研究
習題1
第2章數據存儲原理
2.1數據存儲技術
2.1.1常用存儲器類型
2.1.2存儲器層次結構
2.1.3數據的尋址方法
2.1.4地址的轉換機制
2.2緩存結構與原理
2.2.1高速緩存工作原理
2.2.2高速緩存基本結構
2.2.3高速緩存替換策略
2.2.4緩存技術應用領域
2.3內存結構與原理
2.3.1內存數據存儲原理
2.3.2內存數據讀寫原理
2.3.3內存條電路結構
2.3.4內存條技術參數
2.4閃存結構與設計技術
2.4.1閃存數據存儲原理
2.4.2NOR閃存結構與性能
2.4.3NAND閃存結構與性能
2.4.4SSD結構與性能
2.4.5SD卡結構與性能
2.5硬盤結構與原理
2.5.1硬盤數據存儲原理
2.5.2硬盤基本物理結構
2.5.3硬盤數據讀寫原理
2.5.4硬盤常用接口類型
習題2
第3章數據傳輸原理
3.1信號完整性分析
3.1.1信號完整性概念
3.1.2傳輸線基本特征
3.1.3信號的傳輸速度
3.1.4信號反射和串擾
3.2并行與串行傳輸
3.2.1傳輸基本概念
3.2.2數據并行傳輸
3.2.3數據串行傳輸
3.2.4差分傳輸技術
3.3數據傳輸控制
3.3.1計算機中斷控制
3.3.2DMA數據傳輸
3.4數據糾錯編碼
3.4.1差錯控制概念
3.4.2奇偶校驗編碼
3.4.3CRC編碼
3.4.4海明校驗編碼
3.4.5信道編碼技術
習題3
第4章CPU組成與設計技術
4.1計算機指令系統
4.1.1指令基本概念
4.1.2CISC指令系統
4.1.3RISC指令系統
4.2CPU組成
4.2.1CPU基本組成
4.2.2CPU制程工藝
4.2.3CPU技術參數
4.2.4CPU設計技術
4.3CPU流水線結構
4.3.1CPU結構
4.3.2取指單元
4.3.3譯碼單元
4.3.4控制單元
4.3.5執行單元
4.3.6退出單元
4.4國內外主流CPU
4.4.1x86系列CPU
4.4.2ARM系列CPU
4.4.3PowerPC系列CPU
4.4.4國產化CPU
習題4
第5章GPU原理與應用開發
5.1GPU圖形顯示體系結構
5.1.1GPU發展過程
5.1.2GPU硬件結構
5.2基于GPU圖形顯示技術
5.2.1GPU加速渲染管線技術
5.2.2GPU圖形抗鋸齒技術
5.2.3GPU緩沖區管理
5.2.4VxWorks下圖形驅動的實現
5.2.5Linux下圖形驅動的實現
5.3GPU異構并行計算技術
5.3.1GPU計算體系結構
5.3.2GPU并行計算實現原理
5.3.3CUDA并行計算應用
5.3.4OpenCL異構并行計算應用
習題5
第6章臺式計算機
6.1主板主要技術規格
6.1.1主板主要組成部件
6.1.2ATX主板技術規格
6.1.3miniITX主板規格
6.1.4主板部件與芯片組
6.2主板電路結構分析
6.2.1主板供電電路
6.2.2主板時鐘電路
6.2.3主板開機電路
6.2.4主板保護元件
6.2.5BIOS工作原理
6.2.6系統引導過程
6.3計算機總線與接口
6.3.1系統總線技術性能
6.3.2PCI總線技術性能
6.3.3PCIE總線技術性能
6.3.4USB總線技術性能
6.3.5常用接口技術性能
習題6
第7章服務器
7.1服務器基本類型
7.1.1機箱式服務器
7.1.2機架式服務器
7.1.3刀片式服務器
7.2服務器基本結構
7.2.1大型計算機結構
7.2.2PC服務器結構
7.2.3服務器主板規格SSI
7.2.4服務器常用技術
7.3服務器存儲技術
7.3.1磁盤接口技術SAS
7.3.2RAID
7.4服務器外設技術
7.4.1服務器管理接口IPMI
7.4.2KVM控制技術
7.4.3機柜技術規格
習題7
第8章計算機集群
8.1計算機集群概述
8.1.1集群系統技術特征
8.1.2集群系統典型結構
8.1.3集群系統硬件設備
8.1.4集群系統管理軟件介紹
8.2計算機集群系統結構
8.2.1高性能集群系統
8.2.2高可用集群系統
8.2.3負載均衡集群系統
8.2.4集群系統存儲網絡
8.3分布式系統計算技術
8.3.1分布式計算平臺Hadoop
8.3.2分布式數據處理MapReduce
8.3.3網格分布式計算BOINC
習題8
第二部分工業計算機應用
第9章工業計算機
9.1工業計算機概述
9.1.1工業計算機基本特征
9.1.2工業計算機設計規范PICMG 1.3
9.1.3工業計算機夾層卡類型
9.1.4早期工業計算機PC104
9.2工業計算關鍵技術
9.2.1嵌入式處理器
9.2.2嵌入式操作系統
9.2.3工業控制網絡
9.3CPCI工業計算機
9.3.1CPCI技術特征
9.3.2CPCI適配板
9.3.3CPCI背板
9.3.4CPCI連接器
9.3.5CPCIE總線
9.4VPX工業計算機
9.4.1VPX總線技術特征
9.4.2VPX總線技術規范
9.4.3VPX總線交換結構
9.5ATCA工業計算機
9.5.1ATCA結構主要特性
9.5.2ATCA載板技術規范
9.5.3ATCA接口和連接器
9.5.4ATCA系統數據傳輸
9.5.5ATCA供電技術
9.5.6MicroTCA系統結構
習題9
第10章計算機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10.1工業計算基本特征
10.1.1工業計算現狀和發展
10.1.2工業計算的技術特征
10.2工業物聯網應用
10.2.1工業物聯網關鍵技術
10.2.2構建工業物聯網架構
10.2.3工業物聯網應用案例
10.3智能工廠案例
10.3.1智能工廠概述
10.3.2智能工廠的進化
10.3.3老舊設備的數據提取
10.3.4案例: 打造智能工廠
10.4工業云技術
10.4.1公有云與私有云
10.4.2工業云的技術困難
10.4.3工業云的關鍵技術
10.4.4工業數據中心構建
習題10
第11章計算機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11.1軍用計算機概述
11.1.1軍用計算機類型
11.1.2軍用計算機技術體系
11.1.3加固計算機簡介
11.1.4車載加固計算機介紹
11.1.5航空計算機類型
11.2軍用計算機設計技術
11.2.1電磁兼容性設計
11.2.2抗惡劣環境設計
11.2.3系統可靠性設計
11.2.4計算機容錯設計
11.3軍用計算機通信網絡
11.3.1MILSTD1553B總線
11.3.2ARINC429總線
11.3.3AFDX網絡
11.3.4FC網絡
11.3.5常用航空計算機網絡性能比較
11.4軍用計算機內部總線
11.4.1PCIE總線
11.4.2以太網網絡
11.4.3RapidIO高速總線介紹
11.4.4計算機內部總線性能比較
11.5設計及應用案例
11.5.1航空雷達信號處理設計案例
11.5.2國產龍芯計算機設計案例
11.5.3高性能車載服務器設計案例
11.5.4云計算在艦艇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11.5.5云計算在車載指揮信息系統的應用
習題11
參考文獻
現代計算機原理與工業應用 作者簡介
計算機工學博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沙市優秀科技專家,長沙高新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總裝型譜“軍用TFT液晶顯示器系列”科研項目首席專家,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重大專項載人航天工程后續任務實施方案編制專家組成員,湖南大學碩士生導師。曾主持承擔了由原總裝備部、原總參通信部、原海裝電子部下達的“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多項科技攻關項目,其項目涉及軍用計算機主機、軍用顯示設備及軍用以太網互聯設備等,其產品均通過部級設計定型鑒定,技術均達到國內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2006年,夏顯忠主持承擔的載人航天用液晶顯示器國產化項目,取得了國產液晶顯示設備在真空熱環境工作、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指標、高安全性等技術方向上的突破,專家的評價為“在載人航天用液晶顯示器國產化項目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在該領域邁出了一大步”。2009年主持“數字化飛機平顯和頭盔像源的研制工作,目前已列裝我國幾個型號飛機。2012年2月與國防科大專家成立項目組共同研制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懸浮控制計算機,為磁懸浮列車的順利開通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