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華北財團與北方經濟近代化/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67697
- 條形碼:9787520167697 ; 978-7-5201-676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華北財團與北方經濟近代化/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 內容簡介
華北財團投資高潮興起于1918年前后,投資規模逐漸擴大,依恃雄厚的資本優勢以及特權保護,至1920年代初期已形成覆蓋大部分工礦業門類,各類金融形式的龐大資本群體。1920年代中期以后,華北財團因政治經濟形勢變化逐漸出現分化,京津地區官僚家族企業多因北京政府政治失勢,特權喪失向普通私人資本轉化;東北奉系資本集團則因政治地位穩固而愈益膨脹,且呈現公私混同,以私控公的發展趨勢;晉系資本集團因閻錫山公營思想逐漸向官辦方向演化。研究發現,華北財團對北方民族資本主義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貢獻率均在60%以上,成為北方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資本形式,為北方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本積累。同時,華北財團投資領域集中于金融、工礦及大型輕工業企業等普通私人資本不具備投資能力的領域,與普通私人資本投資在空間上形成互補關系,排擠作用有限。依恃資金優勢與特權保護,企業經營聘用新式經營管理人才,購置新式機器,采用優選技術,對北方經濟近代化轉型起到推動作用。而其依靠特權保護獲得超市場經營優勢,某種程度亦可視為民族企業以“不法”方式對于不利市場環境的一種修正與自我保護。在外國資本壓制,市場與法規機制不健全,政府缺乏必要保護的環境下,孱弱的民族資本很難獲得發展空間,華北財團依恃特權,獲取稅收減免與其他經營便利,方能獲得與外商資本接近平等的競爭環境。但另一方面,華北財團依恃特權甚至強權強占市場的行為,本身又形成對市場健康發育的破壞,對普通私人資本形成排擠,從而形成對北方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利影響,其中經驗教訓值得深思
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華北財團與北方經濟近代化/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 目錄
**章華北財團之形成
**節特權貴族階層財富積累及華北財團的形成
第二節華北財團之核心組成
第三節華北財團資本屬性與特征分析
第二章華北財團資本體系
**節華北財團產業投資體系
第二節華北財團金融資本體系
第三節華北財團北方地區投資體系分析
第三章華北財團發展趨勢與個案分析
**節集團化經營雛形的出現與分化發展趨勢
第二節個案分析——周學熙企業集團
第三節核心與外圍:華北財團產業與金融關系分析——基于北四行聯合經營的個案研究
第四節以紙易金——奉系資本集團“貿易紙幣”與金融托拉斯經營分析
結語
附表1北京政府時期華北與東北地區民族資本產業投資一覽
附表2北京政府時期華北與東北地區新式金融投資一覽
參考文獻
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華北財團與北方經濟近代化/社會經濟史研究系列 作者簡介
康金莉,女,1974年7月出生,河北定州人,經濟學博士。河北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9-2008.6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專業學習,獲博士學位。博士導師:姚會元教授。2009.9-2012.6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為史志宏研究員。科研工作方面,自2004年起,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經濟史、金融史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博士后特別基金資助等省部級項目多項,在《光明日報》、《中國經濟史研究》等核心報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金融史專著2部,獲河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2016年獲河北省優秀社科青年專家特別提名獎。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