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報(第17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1252
- 條形碼:9787543231252 ; 978-7-5432-312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治經濟學報(第17卷)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經濟學理論、政治經濟學、數理經濟學的教師、學生和研究人員,關心中國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成就的社會大眾。本書是該輯刊的第17卷,分為宏觀經濟學的重建、新李斯特主義經濟學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數量政治經濟學、凱恩斯和資本主義國家理論文獻譯文,深刻總結了中國政治經濟學科史上重要學術流派的地位和影響作用,并對未來的學術發展和現實情形作出展望。
政治經濟學報(第17卷) 內容簡介
《政治經濟學報》創辦于2013年,旨在推進靠前經濟學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并鼓勵以多學科視角進行經濟問題的研究。近年來,靠前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呈現出學派化、數理化、跨學科的多樣態勢,研究水平和研究實力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卷旨在系統地展示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在政治經濟學領域的很好研究成活,是了解靠前政治經濟學研究進展的一個重要窗口。本書是該輯刊的7卷,分為“中國政治經濟學40人論壇·2019”演講稿匯編和年會綜述、新李斯特主義經濟學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數量政治經濟學、凱恩斯和資本主義國家理論文獻譯文,深刻總結了中國政治經濟學科目前重要學術流派的地位和影響作用,并對未來的學術發展和現實情形作出展望。
政治經濟學報(第17卷) 目錄
宏觀經濟學的重建
功能貨幣論與貨幣發行“雙軌制” / 史正富
啟動危機增長:一個關于功能貨幣的建議/ 趙燕菁
中國的金融穩定是如何實現的? / 范從來
新李斯特主義經濟學在中國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與發展的基本問題 / 迪特??森哈斯
中國新李斯特經濟學的發展與當前的任務 / 賈根良
從趕超發展角度重新認識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 梅俊杰
國有企業改革
實踐是檢驗國有經濟改革成敗的唯一標準 / 劉瑞
國有企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 / 齊昊、大衛??科茨
蔣一葦路線與國企改革 / 孫曉冬、宋磊
數量政治經濟學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馬克思純粹流通費用補償理論的建構研究 / 李 翀
有生產資料分部類的持續擴大再生產路徑與條件 / 陶為群
經典文獻
凱恩斯和資本主義的國家理論 / 安東尼奧??奈格里
會議綜述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傳承與發展
——第十三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2019)綜述 / 明秀南
“學術-理論話語與“政策-制度話語”的良性互動與相互轉化
——“中國政治經濟學40人論壇??2019”綜述 / 蓋凱程、張志、徐志向
學術書評
理解經濟制度變遷的邏輯
——評《新中國經濟制度變遷》/ 孟捷
深層次認識中國特色經濟發展模式
——評《市場化改革與中國特色經濟發展模式研究》/林躍勤
政治經濟學報(第17卷) 節選
幾十年來的金融自由化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體系,極為深刻的改變了金融業的結構、功能及其對實體經濟運行的影響。①是金融業的“微觀主體”成為“大而不能倒”的全能銀行,即所謂“系統重要性銀行”;②是金融業內部形成了兩大部類,除了傳統的,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的門類之外,又異軍突起 的形成了一個自我服務、自我循環的新的門類,其主要業務是金融工程公司制造所謂的“金融產品”,尤其是名目繁多、千奇百怪的金融衍生品,通過橫向,縱向以及混合等多種形式,多次多級的衍生,構造了一個數百萬億美元級別的衍生品體系,空前放大金融業的純交易與炒作功能,使得現代金融業日益成為脫離實體經濟,且反噬實體經濟的“怪獸”;③是形成了以美聯儲-華爾街為核心,以若干區域性金融交易所為分中心的全球交易體系,通過全球化網絡效應把美元的霸權地位極度強化,使美元這個“美國的貨幣”更加厲害的成為全球“各國的問題”,使全球各國的發展都處于更加復雜多變的外部沖擊之中。 中國近些年的金融深化改革也顯著擴大了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功能,放松管制,鼓勵金融創新,央行貨幣發行模仿美聯儲,這些變化的組合已經使中國金融業的市場化運行取得實質性進展,具備了市場化金融的內在特征。 金融危機及其后的實踐表明,現代金融業的市場失靈是所有已知市場失靈*嚴重的領域。主要問題是:①銀行混業經營使銀行的“公用事業”功能、投行的“風險博弈”功能和“衍生品金融”的顯著“投機賭博”混為一體,極大刺激與放大金融機構的“順周期本能”;②由財政主導型外生貨幣轉向銀行主導型內生貨幣創造,賦予了市場化銀行體系超常的順周期能量;③虛擬衍生金融開辟了金融業內部資金循環的無限空間,金融業自身的貨幣需求對總量貨幣形成巨大吸力,如同天文“黑洞”的虹吸一樣,把社會融資,包括實體經濟的許多資金都吸引到金融產品的投資當中,其長期的后果是導致貨幣部類構成即金融業貨幣與實體經濟貨幣之比重趨于上升,國民經濟脫實向虛,短期麻煩是閹割了央行逆周期調節的效果,畢竟央行增加的貨幣,敵不過虛擬金融的虹吸力量,錢發了越來越多實體經濟部門的錢卻是越來越少!④空前復雜且層出不窮的金融產品,天文量級的金融業規模,造成金融監管的空前挑戰,監管滯后在所難免,某種意義上,金融業監管之難,難于上青天!⑤金融業復雜化、虛擬化、擴大化,首先是直接提高資產所有者的收入,其次提高資產管理者行業的收入,而這又吸引高端人才流入金融業,推高金融從業者的收入,從而在雙重意義上加劇收入分配惡化。簡言之,市場化金融的過度發展,必然強化金融業本能的順周期特性,加劇經濟及金融的內生不穩定;同時產生貨幣部類構成長期升高的趨勢,國民經濟脫實向虛, 虛錢多,實錢少,一邊是資產泡沫,一邊是實體缺錢,收入分配惡化與經濟周期性震蕩共生。 針對市場金融體系的嚴重失靈,有必要用貨幣供給的雙軌制進行矯正。一是目前主導性的市場軌,央行向合格商業銀行提供抵押貸款,實現基礎貨幣投放;此時,央行資產負債上的資產端記賬是:對商業銀行的應收債權。二是需要建立與加強的計劃軌(或稱“戰略軌”),即央行向承擔宏觀-戰略投資使命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和宏觀-戰略投資基金直接出資,以股權資本的形式投放基礎貨幣;此時,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端記賬則是:長期股權投資。 貨幣供給雙軌制意味著央行資產負債表的重組。目前(截至2019年底)央行總資產中*大的兩個科目是:外匯資產21.2萬億元,占總資產的58%;對商業銀行應收債權10.8萬億元,占30%;兩者合計,占央行總資產的比例近90%。實施貨幣供給雙軌制后,央行資產端將出現“一增兩減”,即:增加對宏觀-戰略投資基金即國家超級工程的股權資產,同時減少外匯資產和商業債權的比重及規模。考慮到外匯價值高度不穩定,商業銀行債權屬于虛擬衍生,國家超級工程具有跨期收益遞增,外部性為正,自主可控等諸多特性,上述“一增兩減”直接提高了央行資產的質量和貨幣政策自主性。 貨幣供給雙軌制的本質是把央行發行的基礎貨幣直接轉化為國家基礎性戰略性資產的資本積累,至少有三大好處:①克服市場化金融體系的脫實向虛和投資不足之弊;②消除市場化金融體系層層加息造成的過高資金成本;③增大宏觀-戰略投資項目的資本金,減少BSA項目的長期負債規模,直接降低國民經濟的宏觀負債率,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政治經濟學報(第17卷) 作者簡介
孟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學方法論。先后畢業于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1995年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職于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2003年晉職為教授。2007—2011年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輯,負責《復印報刊資料》的編輯出版工作。2017年轉任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曾先后在曼切斯特大學、牛津大學、京都大學、馬斯特里赫特聯合國大學技術創新研究所(UNU-MERIT)任訪問學者。現任全國馬列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總干事、《政治經濟學報》主編,以及國際知名出版物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的編委。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