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張玉琴臨證用方選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114068
- 條形碼:9787559114068 ; 978-7-5591-1406-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玉琴臨證用方選粹 本書特色
張玉琴教授,1953年生于遼寧省沈陽市,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畢業于遼寧中醫藥大學,系第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遼寧省名老中醫,受聘于十余家醫療學術團體,擔任副主任委員、常務理事、委員、編委等職,主持、參與國家、省、市級課題多項! 堄袂俳淌谏瞄L治療消渴病及其并發癥、癭病、中風、眩暈、胸痹心痛、喘證、痹癥等常見病及疑難疾病,在臨床中取得顯著療效,深受患者好評。張玉琴教授尤其在消渴病及其并發癥治療方面造詣頗深。張玉琴教授通過多年臨床實踐,在學術上提出了消渴病的“三郁”“三瘀”觀點,認為消渴病的發生和“氣郁、食郁、酒郁”密切相關,消渴病的后期會出現“濕瘀、痰瘀、血瘀”的病因病機。依據“三郁”“三瘀”觀點,張玉琴教授在消渴病治療中提出了“肝脾同治”的主張,豐富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機,開創了消渴病治療的新方法。
張玉琴臨證用方選粹 內容簡介
從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張玉琴教授診治的醫案和經驗方中,精選其中療效確切且能較好反映名老中醫辨治經驗和學術思想的典型醫案,以經方、時方、自擬方為序,以驗案舉例為主線,重點介紹老師臨證常用方 51首,諸方按“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等內容介紹。選用典型病案附錄于后,全書載病案達200多例。選案豐富,按語精詳,處方精妙,全面反映了張玉琴教授臨床的辨證治療思想和用藥經驗。
張玉琴臨證用方選粹 目錄
梔子豉湯《傷寒論》
腎氣丸《金匱要略》
麻黃細辛附子湯《傷寒論》
小柴胡湯《傷寒論》
炙甘草湯《傷寒論》
瓜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
烏梅丸《傷寒論》
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
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
小建中湯《傷寒論》
芍藥甘草湯《傷寒論》
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半夏瀉心湯《傷寒雜病論》
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
當歸四逆湯《傷寒論》
澤瀉湯《金匱要略》
五苓散《傷寒雜病論》
真武湯《傷寒論》
時方
半夏白術天麻湯《醫學心悟》
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升降散《傷寒溫疫條辨》
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五皮散《華氏中藏經》
升陽益胃湯《內外傷辨惑論》
水陸二仙丹《洪氏經驗集》
保元湯《博愛心鑒》
六味地黃丸(原名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指迷茯苓丸《醫門法律》
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
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生脈散《醫學啟源》
鎮肝息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歸脾湯《濟生方》
三仁湯《溫病條辨》
溫膽湯《外臺秘要》
自擬方
散結湯
清熱解毒湯
通絡消瘀湯
痛風湯
安神方
冠心舒合方
止眩湯
糖痹康
雙調方
健脾方
理氣祛濕方
糖見寧
滋陰通絡湯
解郁安神湯
滋益方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