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躍馬橫刀與枕戈待旦—中國軍事電視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84034
- 條形碼:9787504384034 ; 978-7-5043-840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躍馬橫刀與枕戈待旦—中國軍事電視劇研究 內容簡介
我國軍事題材電視劇借助電視這一強勢文化傳播媒介,經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不懈努力,已形成“影像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發展史。不僅塑造著國人對這支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的建軍歷程的認識、也強勢參與了國人對中國近現代乃至當代史的歷史想象。更為重要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已然成為構建國家價值觀、重整國民精神、輸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軍事題材電視劇不僅通過直觀影像建構、傳播國家形象,也在向外界傳遞今日中國之所思所想、傳達明日中國之所欲所求。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概念辨析、歷史流變、美學特征等方面對軍事電視劇作出分析,下編從重大、一般革命歷史題材及紅色經典改編等角度對軍事電視劇進行類別總結。
躍馬橫刀與枕戈待旦—中國軍事電視劇研究 目錄
上 編
**章 軍事題材電視劇概念考辨
導 論
**節 軍事文學研究視野中的軍事、軍旅題材電視劇概念
第二節 軍事/軍旅題材之于電視劇
第三節 軍事電視劇類型劃分
第二章 軍事電視劇歷史流變
**節 前史:直播/“文革”時期軍事電視。1958-1978)
第二節 萌生:新時期軍事電視劇(1978-1989)
第三節 發展:20世紀90年代軍事電視劇(1990-1999)
第四節 浪潮:21世紀軍事電視劇(2000年后)
結 語
第三章 軍事電視劇美學特征
**節 軍事電視劇總體審美特征
第二節 軍事電視劇獨特的發展動力
下 編
**章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
**節 國家意志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
第二節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的美學特征
第三節 個案分析之重大革命史詩劇《解放》
結 語
第二章 一般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
總論:一般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范圍
**節 革命傳奇劇
第二節 軍事懷舊劇
第三章 紅色經典改編劇
**節 何為“紅色經典”
第二節 改編劇流失的“紅色經典”意味
參考文獻
附錄1:軍事題材電視劇代表作(年代)
附錄2:軍事題材電視劇代表作(年度)
躍馬橫刀與枕戈待旦—中國軍事電視劇研究 節選
緒 論 緒論闡釋文章選題緣起、意義、價值,界定研究對象內涵、外延,闡明全文主要論點、結論和結構安排。 一、研究緣起 “讀圖時代”全面來臨的21世紀,電視劇已成為當下中國*大眾化的藝術樣式與消費對象。電視劇的視聽本質、長篇屬性、通俗定位、傳播手段,使其具備過往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無法比肩的感染力與影響力。每天,無數的人會在電視、電腦、平板和手機上與海量電視劇相遇。他們沉浸其中,或沉醉于故事敘述、擊節于曲折情節,或癡迷于人物命運、沉醉于情感表現,與自己喜歡的主人公同悲喜世道變遷、共嗟嘆人生無常。更重要的,電視劇的故事、人物可能會因時間推移隨風而逝,但其間滲透的道德人心向背、是非善惡判別、興衰榮辱消長等價值觀念取向,將會長久與他們的心靈世界相影相隨、相伴相生。一句話,電視劇在社會精神道德層面所起到的修復、守持、建設作用在當下中國意義重大。正因為如此,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典型代表的中國軍事電視劇,其萌生、發展、壯大的過程,及其蘊含的國家主流敘述,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就成為本書關注的焦點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電視劇發軔于《一口菜餅子》(1958)的20世紀50年代,真正發展于80年代初。單就篇幅而言,我國電視劇大致以十年時間,完成單本劇、多本劇至中篇到長篇的演化過程。首部本土長篇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1981,9集,每集28分鐘)雖形制簡陋,但播出時首次形成觀眾“奔走相告”的收視熱潮。進入20世紀90年代,《渴望》(1992)形成的萬人空巷效應再次凸顯出電視劇強大的傳播力與寬廣的影響面。21世紀后,電視劇在影像領域一家獨大的地位更是無從撼動,題材琳瑯滿目、內容多彩厚重、人物豐滿多樣自不必說,其佳作表現出的藝術追求、思想深度、哲學內涵,使其毫無疑問地成為當代中國文化建構不可或缺的主導力量之一。 克羅齊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中國軍事題材電視劇的主流構成——重大革命歷史劇和一般革命歷史劇,作為參與建構1949年以來國家歷史的重要話語力量之一,不僅承擔著訴說中共建黨史、軍事斗爭史、無產階級革命家功勛史和共產主義信仰者成長犧牲史的現實重任,而且肩負敘述主流意識形態對歷史的理解和把握,進而實現對歷史的現實意義發掘及演繹;蛘哒f,相比其他形態的電視劇,軍事電視劇對歷史的敘述過程,更易灌注時代精神于歷史的現實化想象、完成現實的歷史化延伸。簡言之,當今讀圖時代的電視劇(軍事電視。,不僅是當代人獲得歷史知識的重要渠道,也是形成當代人集體記憶、塑造社會核心價值觀、展現綜合國力的重要載體和手段。 從文化史來看,各民族的文明演進有快慢之分、文化發展有強弱之別、文化傳播也有此消彼長之勢,按照美國學者亨廷頓的觀點,文明的沖突*終會落腳在宗教和意識形態的分歧層面。強勢文化的價值觀一般會逐漸改變、剝蝕、渙散甚至取代弱勢文化的價值觀。暫且不論亨氏理論偏頗與否,當下全球化時代,文化傳播的“行事邏輯”卻令人遺憾地演繹著亨廷頓理論模型。正因為如此,對于當今傳播力與影響力都無遠弗屆的“影像世界”,中國社會應當高度重視其在承載民族文化精神、塑造民族核心價值觀念、維護社會道德標準,以至規范公民行為準則方面所具有的、無可替代的優勢作用。 從文化傳播角度觀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核心價值觀就是所謂“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力量的外化,*明顯不過的,是國家、民族、社會甚或意識形態對“話語權”的爭奪與控制。【ZW(】“國家軟實力”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末一經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提出,即得到廣泛認可。這位哈佛大學教授、新自由主義國際關系學派代表學者認為,傳統綜合國力來自軍備、人力、工業技術和資金,這些要素盡管當今仍舊有效,但在當代國際關系中,軟實力卻發揮著更大的作用。所謂“軟實力”是依靠某種思想、文化、價值觀的吸引力設置別人議程的能力;是說服別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政治制度,以促使其產生預期行為的能力。軟實力無需耗費代價高昂的傳統經濟及軍事力量,亦可達到政治、軍事手段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杰出的軍事理論家孫子就透徹地論述過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的戰略思想。參見張曉慧:《“軟實力”論》,《國際資料信息》2004年第3期!綵W)】按照阿爾都塞“意識形態腹語術”之說,文學、戲劇、繪畫、音樂等藝術形態,特別是當下傳播力*強的影視作品,都在貌似輕松、娛樂的敘事中,講述、演繹、傳播著自身的文化價值觀與主流意識形態。因此,明確價值觀是社會意識形態的表征之一、明確意識形態表達是文藝的本體屬性之一,就會正確認識軍事電視劇承擔國家意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國軍事題材電視劇借助強勢文化傳播媒介——國家電視臺網系統,經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影像版”中國軍隊發展史,反映了這支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的艱難歷程。這些影像不僅塑造了中共黨史、解放軍軍史,也強勢參與國人對中國近現代乃至當代史的歷史想象。更重要的,如上所述,軍事題材電視劇已然成為重樹國家價值觀、重整國民精神、輸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軍事題材電視劇不僅通過直觀影像建構、傳播國家形象,也在向外界傳遞今日中國之所思所想、傳達明日中國之所欲所求。 因此,面對西方文化價值蔓延全球、意識形態咄咄逼人的態勢,面對中國影視傳播事業全球拓展的緊迫現實,從國際文化戰略高度,深入探究軍事題材電視劇的諸種藝術表現形態,就成為一個相對緊迫的任務。具體來說,從中國軍事劇選擇的敘事主題、策略、類型出發,分揀、提煉、弘揚其中所隱含的威武不屈、殺身成仁、團結奮進、舍生取義等諸種精神傳統之精髓,指出其對當代中國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建構的重要性,不僅對當下軍事題材電視劇產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更是全球化國際交流傳播語境下,以軍事電視劇弘揚國家核心文化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基點。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的主要內容 1.研究對象 本書研究對象為“中國軍事題材電視劇”。就“軍事題材電視劇”概念而言,凡是以影像媒介為藝術形式,表現人類歷史上所有“鐵與血”沖突題材的電視劇藝術作品,都稱得上“軍事題材電視劇”,因其可能的表現范圍太過浩繁廣闊,以下特從“時間”與“范圍”兩個層面對本書所涉及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做出限定。 本書首先排除反映中國古代軍事沖突的影像作品。在電視劇史研究領域,這些涉及“古典”的劇目因與中國漫長的文化史、政治史、權謀史密切關聯,一般被劃入“歷史題材”進行研究。其次,從“范圍”角度,本書視野的“軍事電視劇”,僅指以電視影像為媒介,反映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的軍事武裝斗爭、抗擊外來侵略的軍事武裝斗爭及新中國成立后軍隊文化生活、現代化建設的電視劇,其中有部分影像涉及國民黨軍隊抗擊外來侵略的英勇之舉。 2.研究的主要內容 (1)首先,一個國家的軍隊組成是該國政治形態的*直觀體現,而軍隊精神直接體現著國家主流價值觀。各個民族生存與興盛背后都有自己民族獨特的價值觀支撐,對于當下中國而言,價值觀的保持與重建是全社會文化建設的當務之急。本書的*終論證指向:欲以軍事電視劇所代表的主流價值,闡釋葆有民族價值觀、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與軍事電視劇發展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關系與功能。 (2)其次,廓清近年來軍事題材電視劇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問題。在辨析“戰爭題材”“革命歷史題材”“軍旅題材”“軍事題材”等各種概念的基礎上,論證以“軍事題材”統一各種爭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后,在以上概念辨析的基礎上,盡力梳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軍事題材電視劇的發展歷史。首先,從時間和類型兩個維度上,勾勒、描述、總結軍事電視劇發展的歷史、現狀與可能流向,從宏觀上整體把握軍事題材電視劇。其次,從時間維度將軍事題材電視劇之發展分為三個階段:80年代的起步階段,90年代的發展階段、21世紀20年的繁榮階段,重點論述21世紀后的發展。*后,從類型維度,擬重點論述“重大革命歷史劇、一般革命歷史劇之革命傳奇劇、紅色改編劇及現實軍旅劇”諸部分。在論述各自發展史的同時,以個案分析見微知著。 總之,本書縷析當代中國以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主流價值觀與軍事電視劇之間的關系,并闡釋建構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電視劇作為當下中國受眾面*為廣泛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創造巨大經濟價值的同時,毋庸置疑也肩負著保持傳統文化、構建民族價值觀的艱巨任務,而軍事題材電視劇在引領當代中國先進文化、重塑國家主流價值觀方面更是責無旁貸。 3.具體研究范圍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概念辨析、歷史流變、美學特征等方面對軍事電視劇作出分析,下編從重大、一般革命歷史題材及紅色經典改編等角度對軍事電視劇進行類別總結。 上編**章,“軍事電視劇”名稱考辨:從梳理“軍事題材”概念入手,說明軍事/軍旅文學與軍事/軍旅電視劇的區別與聯系,辨析“戰爭題材”“革命歷史題材”與“當代軍旅題材”等概念,從理論角度廓清近年來軍事電視劇命名的混亂狀態,闡釋“軍事電視劇”所具有的涵蓋性意義,力圖廓清21世紀以來軍事電視劇研究中概念混用無序的狀況。 上編第二章,軍事電視劇歷史流變:在概念辨析基礎上,梳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軍事題材電視劇發展歷史,從“時間”“類型”兩個維度,勾勒、描述、總結軍事電視劇發展的歷史、現狀與可能流向。從時間維度,認為軍事題材電視劇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的起步階段,90年代的發展階段、21世紀的繁榮階段,重點論述21世紀后的發展。從類型維度,重點關注“重大革命歷史劇、一般革命歷史劇、紅色改編劇三種類型,描述各自類型的歷史演化過程,從宏觀上把握軍事題材電視劇流變史。 上編第三章,軍事電視劇美學特征:**,軍事電視劇與主旋律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其作為國家精神的具體體現,具有強大的意識形態“詢喚”功能,扮演著主流價值的堅守者和主導文化弘揚者的角色。第二,崇高的英雄主義和陽剛之氣的人物塑造既是主旋律的使命也是軍事電視劇固有的美學特征。第三,戰爭觀念的突破、戰爭中人性的表達及反戰思想是軍事電視劇表現薄弱的地方。第四,本章論證了軍事電視劇獨特的發展動力問題。 下編**章,重大革命歷史。菏紫,論述國家意志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之間的關系。其次,探討了重大歷史題材劇的史詩格局、歷史性與真實性問題、“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創作原則及偉人形象塑造問題。*后,以電視劇《解放》的個案進一步分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上述諸種特征。 下編第二章,一般革命歷史劇:重點分析革命傳奇劇及軍事懷舊劇。對前者,重點論證了英雄主義到新英雄主義的流變及新英雄主義“崇高性”的兩種祛魅方式。對后者,探討了懷舊劇的背景、類型特征及家國同構的敘事模式。 下編第三章,紅色經典改編劇:**節首先界定“紅色經典”的內涵及外延,其次探討了紅色改編劇背后的“世俗化”陰影。第二節從紅色經典被消解的經典浪漫史詩氣質,被“矮化”的革命英雄人物及紅色經典的改編原則等方面探討紅色改編劇流失的經典意味。 三、研究的意義、重點、難點、路徑、創新性 1.研究意義 面對國際強勢文化價值觀及其意識形態在全球蔓延的咄咄態勢,面對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中國當代文化的迫切現實,從國家主流價值觀的國際競爭力高度,論證研究軍事電視劇與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關系的重要性。 國家主流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一個國家主流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力及影響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根據特定的文化價值標準、文化價值觀念設置他人思考議程及行動預期的能力,是中國古代“不戰而屈人之兵”制勝之道的*高境界。 美國學者埃德華·薩義德曾說過:理解人類現今狀況的**條規則就是,人類生存在二手世界里。【ZW(】轉引自李宏、劉佳:《傳媒政治研究述評》,《現代傳播》2006年第1期!綵W)】特別在日益媒體化、傳播化的當下,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覺察到這個“二手世界”的“真實”存在。因此,跨國合作與競爭時代的國家安全,不僅在于軍事實力的威懾,更在于經濟文化、思想意識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與鞏固、交流與滲透。特別在21世紀的信息即時傳播時代,一個國家的繁榮強盛,更需要其核心價值觀的親和力與感召力,軍事影視藝術,正是承擔傳播國家主流價值觀的急先鋒與*佳載體。 具體而言,在錯綜復雜的國際文化環境中,探討軍事題材電視劇包含的“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研究當下國家主流價值觀與傳統價值觀的辯證關系,并通過分析軍事題材電視劇,總結其在發展和增強中國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優勢,進而弘揚、論證、確立核心價值觀對國家文化建構的重要作用,是本書的科學意義。 總之,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軍事電視劇概念源流、內容主題、敘事策略,特別是價值觀呈現的探討,通過具體的個案剖析,論證軍事電視劇與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密切關系,并將*終的研究落實在軍事電視劇所體現的國家主流價值觀之上,指出軍事題材電視劇的健康發展及引領作用,與重建、提升、弘揚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之間存在密切關系。軍事電視劇擔當著弘揚國家主流文化和價值觀的重大任務,而國家主流價值觀在凝聚國民愛國精神、增強對外影響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意義。一句話,從體現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入手,論證軍事劇與民族文化發展、民族精神提振、文化國際競爭力提升之間的密切關系等,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更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重點難點 (1)全球化在本質上是各種資源的重新配置,從文化價值觀傳播角度出發,其實質是話語權的爭奪。因此,如何闡述全球化背景下軍事電視劇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擔當守護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是本課題要解決的貫穿性問題。 (2)將“戰爭題材”“革命歷史題材”“軍旅題材”等概念統歸于“軍事題材”是本課題需要克服的首要問題,也只有在“軍事題材”的統一概念之下,才能體現出強大的主流價值觀凝聚人心的能動力量。 (3)“一個物質產品不僅意味著一種經濟價值,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文化價值!痹诟鞣N藝術形式中,影視的商品屬性*為明顯。本課題需要解決的第二個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證軍事題材電視劇在健康發展、有效弘揚主流價值觀的同時,拿捏、取舍其與大眾趣味、市場操作、商業回報之間的尺度與關系,并提出富有建設性的策略性意見。 (4)軍事題材電視劇形式多樣,如何既保證對其發展脈絡的清晰呈現,又能在深刻學理分析中闡明軍事電視劇所體現出的主流價值觀與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之關系,是本課題需要解決的另一具體難題。 3.主要創新 (1)在全球化及中國影視藝術現狀視野中分析、總結軍事電視劇所體現的主流價值觀,并以文化軟實力理論關照軍事電視劇在提升國家影響力方面的作用。在中國電視劇發展背景下分析、總結軍事電視劇所體現的“忠誠、愛國、集體主義”等國家主流價值觀,并以文化軟實力理論關照軍事電視劇在提升國家影響力方面的作用。 0(2)辨析眾說紛紜的“戰爭”“革命歷史題材”“軍旅題材”等概念,并給予“軍事題材”統攝以上諸概念之翔實論證。 (3)從宏觀角度,論證軍事題材電視劇為鞏固國家主導意識形態做出的歷史貢獻,揭示軍事劇擔當弘揚中國主流文化和價值觀的重任,及其在提升國家軟實力、凝聚國民精神、增強對外影響力方面應發揮更大作用。 4.基本方法和路徑 本書采用“文獻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及“個案細讀”等方法,力圖從感性分析與理性關照、材料歸納與數據運用、背景梳理與成敗反思的諸多層面,展開基本研究路徑: (1)在論證“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儒家文化關系中,采用“文獻研究法”,通過研讀相關文獻,了解中國歷史及當今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流變與繼承,確定研究意義。研究過程保持全球化理論視野及主流價值觀問題意識。 (2)采用“定性分析法”,廓清近年來軍事題材電視劇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問題。通過歸納、辨析、總結“戰爭題材、革命歷史題材、軍旅題材、軍事題材”等各種概念混用的研究現狀,對獲得的概念材料進行比較分析,從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達到論證以“軍事題材”統一各種概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在以上概念辨析的基礎上,以“描述性研究法”。盡力梳理20世紀90年代軍事題材電視劇發展歷史,從時間和類型兩個維度,勾勒、描述、總結軍事電視劇發展的歷史、現狀與可能流向。重點描述軍事電視的發展概況,分析類型特征,描述各類型的歷史演化,從宏觀上整體把握軍事題材電視劇之流變史。 (4)以“個案分析法”見微知著。個案細讀具有代表性的優秀軍事電視劇,不僅分析藝術思想特色,重點從其所體現的價值觀層面,論述軍事劇在確立國家主流價值觀上的意義。
躍馬橫刀與枕戈待旦—中國軍事電視劇研究 作者簡介
馬瀟,副教授。2007年7月畢業于蘇州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2009年4月—2012年9月,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2012年10月至今,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任職,從事影視批評、藝術理論、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在《現代傳播》《上海大學學報》《中國電視》《當代文壇》等刊物發表文章30余篇,代表作:《商業與精英的兩極—從馮小剛姜文試論中國電影雅俗共賞之“殊途同歸”》,《上海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10年第1期全文復;《從“扶杖而行”到“自我去勢”――兼談電影“原創”與“意義”之間的關系》,《文藝評論》2008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08年第8期全文復印;《“陰謀”與“愛情”的顧此失彼――從婉后看悲劇性追求的欠缺》,《藝術廣角》 2007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07年第10期全文復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