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代浙直地方財政結構變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4607
- 條形碼:9787520364607 ; 978-7-5203-646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代浙直地方財政結構變遷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明代浙江與南直隸地方賦役財政運行結構變遷路徑的研究。明代賦役制度的研究成果豐碩,名家輩出,作者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擇明代財賦重地浙江與南直隸作為研究區域,梳理兩地田賦、里甲公費、上供物料、均徭役等主要財政項目的收支結構與變遷路徑,進而系統描述明代地方財政的運行實態以及操作原理,尤其對徭役運行體系提出獨到的見解。本書著重分析了明代地方徭役體系運行中的審編與僉派兩個系統,注意分析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從這個角度重新思考了一條鞭法的發生邏輯,從而對前輩研究形成了一定的修正與補充。
明代浙直地方財政結構變遷研究 目錄
緒論
**節 概念的界定與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資料、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各章寫作內容
**章 田賦的收支結構與銀納化進程
**節 正項稅糧的構成與銀納化進程分析
一 京庫折銀米麥
二 漕運正耗本折米麥
三 兩京白糧本折正耗米
四 南京各衛倉本折正耗米
五 兌軍項下行糧什物
六 地方官倉存留米麥
第二節 明代江南地方政府與衛所的財政互動關系
一 地方財政的漕軍行月糧支出
二 地方財政對衛所屯糧缺額的補給
三 結論
第三節 地方存留糧的財政功能與公費銀的出現
一 存留糧的收支結構與財政功能
二 雜辦銀的支辦原則與“官錢糧”的含義
三 寶鈔貶值與里甲“雜辦銀”的出現
四 結論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上供物料與地方公費的收支結構與變遷
**節 上供物料的增長趨勢與辦納方式的變遷
一 上供物料的分類與額坐二辦的形成時間
二 上供物料增量的量化分析
三 上供物料辦納方式的變遷
第二節 地方公費銀的收支結構與均平法改革
一 公費銀的收支規模與支辦原則
二 “均平法”改革與雜辦銀收支結構的變化
三 “均平法”改革成因分析
附錄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均徭役、驛傳役的運行、負擔與結構變遷
**節 均徭役僉役方式若干問題研究
一 均徭法與地方役法結構的調整
二 “均徭文冊”的形制
三 均徭役的輪役周期
四 均徭役的應役形態
第二節 征一法與明代南直隸的均徭役改革
一 歸有光的思慮
二 徭役全面折銀的*初嘗試
三 徭役改革措施的困境
四 一條鞭法發生契機再思考
第三節 從銀、力差的變遷看均徭法的演化路徑
一 均徭銀差的成立、功能及其演化路徑
二 均徭力差的承當方式及其變遷
三 均徭審編與僉派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均徭役的財政負擔解析
一 淳安縣均徭役的應役類型分析
二 均徭役輕重的量化分析
第五節 驛傳役的收支結構與變遷
一 正德以前驛傳的應役方式
二 正德以后驛傳財政的收支結構與均平法改革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明代地方財政運行原理與一條鞭法的財政史意義
**節 均徭役結構“穩定態”及其突破原因
一 均徭役結構“穩定態”的一般描述
二 均徭役“穩定態”突破原因分析
第二節 地方財政結構運行原理分析
一 地方財政結構研究范式的反思
二 明代地方賦役財政結構的運行原理
三 地方財政結構中各因素的界定與分析
第三節 一條鞭法財政史意義新解
一 “一條鞭法”研究的學術史整理
二 龐尚鵬對地方財政體制的改革
三 一條鞭法與地方財政體系的深入整合
本章小結
結論
附錄 明代地方財政史研究回顧
參考文獻
后記
**節 概念的界定與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資料、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各章寫作內容
**章 田賦的收支結構與銀納化進程
**節 正項稅糧的構成與銀納化進程分析
一 京庫折銀米麥
二 漕運正耗本折米麥
三 兩京白糧本折正耗米
四 南京各衛倉本折正耗米
五 兌軍項下行糧什物
六 地方官倉存留米麥
第二節 明代江南地方政府與衛所的財政互動關系
一 地方財政的漕軍行月糧支出
二 地方財政對衛所屯糧缺額的補給
三 結論
第三節 地方存留糧的財政功能與公費銀的出現
一 存留糧的收支結構與財政功能
二 雜辦銀的支辦原則與“官錢糧”的含義
三 寶鈔貶值與里甲“雜辦銀”的出現
四 結論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上供物料與地方公費的收支結構與變遷
**節 上供物料的增長趨勢與辦納方式的變遷
一 上供物料的分類與額坐二辦的形成時間
二 上供物料增量的量化分析
三 上供物料辦納方式的變遷
第二節 地方公費銀的收支結構與均平法改革
一 公費銀的收支規模與支辦原則
二 “均平法”改革與雜辦銀收支結構的變化
三 “均平法”改革成因分析
附錄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均徭役、驛傳役的運行、負擔與結構變遷
**節 均徭役僉役方式若干問題研究
一 均徭法與地方役法結構的調整
二 “均徭文冊”的形制
三 均徭役的輪役周期
四 均徭役的應役形態
第二節 征一法與明代南直隸的均徭役改革
一 歸有光的思慮
二 徭役全面折銀的*初嘗試
三 徭役改革措施的困境
四 一條鞭法發生契機再思考
第三節 從銀、力差的變遷看均徭法的演化路徑
一 均徭銀差的成立、功能及其演化路徑
二 均徭力差的承當方式及其變遷
三 均徭審編與僉派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均徭役的財政負擔解析
一 淳安縣均徭役的應役類型分析
二 均徭役輕重的量化分析
第五節 驛傳役的收支結構與變遷
一 正德以前驛傳的應役方式
二 正德以后驛傳財政的收支結構與均平法改革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明代地方財政運行原理與一條鞭法的財政史意義
**節 均徭役結構“穩定態”及其突破原因
一 均徭役結構“穩定態”的一般描述
二 均徭役“穩定態”突破原因分析
第二節 地方財政結構運行原理分析
一 地方財政結構研究范式的反思
二 明代地方賦役財政結構的運行原理
三 地方財政結構中各因素的界定與分析
第三節 一條鞭法財政史意義新解
一 “一條鞭法”研究的學術史整理
二 龐尚鵬對地方財政體制的改革
三 一條鞭法與地方財政體系的深入整合
本章小結
結論
附錄 明代地方財政史研究回顧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明代浙直地方財政結構變遷研究 作者簡介
丁亮,遼寧朝陽人,歷史學博士,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講師,中國明史學會會員,從事明清史,明代財政史研究。現已在《中國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歷史檔案》《古代文明》《中山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一項。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