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精)最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64177
- 條形碼:9787520164177 ; 978-7-5201-6417-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最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本書特色
在現代日本,幾乎無人不知新選組,他們被稱為日本“□后的武士”,成為各種影視文學作品競相演繹的主角。然而,眾所周知,新選組曾在京都守護麾下為幕府效力,有悖明治維新的歷史潮流,故而新政府建立后直到昭和初期,囿于輿論宣傳,人們都將新選組視作暴力集團,將其原本在京都的合法活動也視作犯罪,使得新選組獲得的歷史評價極其不公正。本書日本版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版的。
本書作者永倉新八原為新選組二番隊組長,是新選組草創期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池田屋事件、油小路事件等重要事件中均有活躍表現。他也是新選組干部中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他在新政府解禁后,與島田魁等人一起為恢復新選組的名聲而四處奔走。本書原為他口述,《小樽新聞》記者筆錄的報紙連載文章。曾任東京帝國大學校長的山川健次郎為該書寫序,呼吁人們重新審視失敗者的歷史,正確評價新選組的功過是非。
另外,本書不只是一本關于新選組歷史的記述,而且涉及幕末時期各種重大事件:將軍上洛、禁門之變、兩次長幕戰爭、大政奉還、鳥羽伏見之戰、戊辰戰爭……而書中提到的人物也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清川八郎、松平容保、山內容堂、三條實美、坂本龍馬、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因為新選組本身就處于這一時期巨大的時代旋渦的中心位置,永倉新八作為新選組的核心人物,也深度參與了這些事件,親身體驗了幕末的風云變幻。從永倉和新選組的角度來看時人時事,又有一種別樣的體會。
(精)最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內容簡介
幕末時期,新選組承擔著維護京畿治安的重任,是著名的佐幕派武士集團。他們身處時代劇變的旋渦中心,深度參與了禁門之變、鳥羽伏見之戰、戊辰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永倉新八是新選組草創期的核心人物,也是新選組干部中極少的幸存者之一,他在《□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中回顧了新選組的整個歷史,講述了浪士上洛、暗殺芹澤鴨、池田屋襲擊、油小路激戰等事件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精)最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目錄
浪士隊上洛——
【解說①】近藤、永倉等人的登場
新選組成立——
【解說②】從浪士隊到新選組
池田屋襲擊——
【解說③】死亡線上的五個小時
禁門之變——
【解說④】御所周邊的白晝攻防戰
肅清高臺寺一黨——
【解說⑤】簇新的火種:伊東甲子太郎加入新選組
伏見鳥羽的激戰——
【解說⑥】戰敗離京
近藤勇的末日——
【解說⑦】近藤勇和新選組的改名
轉戰會津——
【解說⑧】永倉、土方、齋藤與會津戰爭
新選組資料
【文庫版解說】
結語
(精)最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節選
昔日為近藤勇之友,如今是小樽隱居人
這人約莫七十四五歲的年紀,垂在胸前的那把銀白胡須十分惹眼。他額頭寬闊,略略下垂的眼角上堆著細紋。他似乎正抬頭仰視,唇邊現出了一絲微笑,嘴巴仿佛要發出輕咳一般微微地張開著。一眼望去,歲月似乎早已磨平了這位隱居中的杉村義衛老先生的一身棱角和銳氣。在雪中的小樽,他安居一隅,靜靜地觀望著生命的流逝。然而,那種無比堅韌的氣場與如同枯木一般關節突出的粗壯雙臂,還能讓人們隱隱回想起那位曾在幕末歷史中留下了精彩一頁的永倉新八。
永倉新八又是何人?文久元治年間,幕府為了對付薩摩、長州的勤王之士,在京都守護麾下召集了名為新征組的浪人組織,這就是后來的新選組。而永倉新八,正是新選組中與近藤勇、土方歲三等人齊名的幕末時期的著名劍客。隨著時光流轉,如今就連這位當時在京坂兩地以驍勇聞名的勇士,也和他那如同黑鐵打造的強健身軀一起慢慢暗淡下去了。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壯年時代的風采已經依稀難辨了。
屈指算來,這已經是五十年前的故事了。當時近藤勇率領的新選組受命在京都巡視,而長州、土佐、肥前的志士們敢觸幕府之逆鱗,激烈地鼓吹尊王攘夷之說。而且,他們還將京都作為策源地,秘密地往來于京都與藩國之間。元治元年六月六日的晚上,數十名志士在鴨川之畔的一家名為池田亭的旅店中集會,密謀某日于禁城之中放火,企圖趁此騷亂挾持天皇移駕長州藩。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能夠讓與己方敵對的會津和薩摩二藩受挫,還能達成攘夷的初衷。不料新選組很快得知此事,于是在他們密謀的當夜,近藤勇及其義子近藤周平、沖田總司、永倉新八、藤堂平助五人闖入池田屋,武名遍傳天下的近藤勇成就了他一生中□為馳名的一次惡戰——池田屋襲擊。正值壯年的永倉新八也成竹在胸,揮舞太刀,當場斬殺了四名抵死而斗的志士,而他自己僅僅受了點輕傷。這次的戰斗記錄一直留存至今。
據說,這場戰斗直接讓明治維新推遲了兩年,同時也讓幕府得以在這段時間茍延殘喘。與此同時,日本歷史上也添加了新選組這一注腳。新選組的隊員們身著短袴、高齒木屐,意氣風發地走在街上的身影甚至能讓小兒止啼。此后,永倉新八與近藤、土方等人的名字都變得如鬼神般令人忌憚。
然而,時勢終究沒有站在德川幕府一方。從伏見鳥羽之戰到江戶包圍戰,再到函(箱)館炮戰,新選組雖然英勇奮戰、威名遠播,但時而被解散,時而有隊員主動脫隊,甚至連隊長近藤亦被斬首,接連遭到了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而在這之后,永倉新八又在何處展開了怎樣的行動呢?這些都是在幕末史中看不到的“秘史”,而這段長篇“秘史”,就在彼時的永倉新八、如今的杉村義衛身上,緩緩地拉開了帷幕。
(精)最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相關資料
這些人對新選組口誅筆伐、倍加嘲諷,把新選組說成一個私立的暴力集團。而世人被他們蒙蔽,乃至小說和評話都把新選組視作暴力集團。我一直為沒有人為這一冤屈平反而感到遺憾。我想,這部書應該能為新選組的昭雪盡一份力……
——山川健次郎(前東京帝國大學校長)
“那些年紀輕輕就死掉的、如今長眠于地下的同志又會做何抉擇呢?”
——島田魁(伍長,編有《島田魁日記》《新選組名簿》)
“時易世變,身陷囹圄,積郁而作。兼追懷告慰戰死之同志。”
——中島登(編有《中島登覺書》《戰友姿繪》)
“人來人往皆是惑,難退難進誠可哀。”
——尾形俊太郎(副長助勤、文學師范)
(精)最后的武士:新選組始末記 作者簡介
永倉新八,天保十年(1839)生于江戶。本姓長倉。原為松前藩藩士。在修行武藝途中,結識了近藤勇并加入浪士組。新選組成立后,擔任二番隊組長等職,是新選組草創期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池田屋事件、油小路事件中均有活躍表現。在戊辰戰爭中,他曾作為甲陽鎮撫隊和靖共隊(靖兵隊)的一員與官軍作戰,爾后從米澤返歸江戶。后獲得回歸松前藩的許可,成為藩醫杉村介庵的入贅女婿,改名杉村治備(后改名杉村義衛)。其后渡海前往北海道,擔任樺戶集治監的劍術師范。離職后,返回東京開設劍術道場,后再度移居小樽。他作為新選組干部中為數不多的幸存者,在板橋建起了近藤勇、土方歲三兩雄之墓。大正四年(1915)病逝。
木村幸比古,1948年生。靈山歷史館副館長。專攻日本近世思想史。著有《新選組戰場日記》《新選組與沖田總司》《新選組日記》(以上均由PHP研究所出版)、《史傳 土方歲三》(學習研究社)、《新選組局長近藤勇》(淡交社)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信譽,日文譯者。武漢大學文藝學博士在讀。碩士階段專攻日本近現代史,曾公派訪學于日本神戶大學。譯有《豐臣秀吉與海盜大名》《燒船》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