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民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05907
- 條形碼:9787571105907 ; 978-7-5711-059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俗 本書特色
“中國文化元素閱讀”叢書以小小說的敘事形式,結合中國文化的標志性元素,向青少年講述中國文化故事,是針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課外拓展讀物,也是弘揚主旋律的主題出版項目。叢書共分6冊,分別是家風、杏林、民俗、古韻、傳奇、梨園。 《民俗/中國文化元素閱讀叢書》以小小說的敘事形式,結合中國文化的標志性元素,向青少年講述民俗故事。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節氣、手藝、飲食等等諸多民俗的傳承,使人心安穩而靜美,使人心凝聚而欣欣然。
民俗 內容簡介
《民俗/中國文化元素閱讀叢書》主要圍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俗進行選材,在全書中對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方面的風俗表現較多,如《鼓一張》《吃臘八粥》等,對具有地方獨特風格的風俗方面也有選擇,如《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數羊》,對中國傳統技藝方面也有記錄,其他對婚喪等風俗也有呈現,如《攔新娘》。
民俗 目錄
群山之巔——何君華
攔新娘——包興桐
端午——包興桐
郁剪剪——聶鑫森
柳家煙火——孫方友
舞龍——蔡呈書
箬葉飄香——劉國芳
醬油朱——馬彝
老圣人——趙長春
猴上猴——張港
闖碼頭——相裕亭
朱剛子的油畫——袁省梅
寫春聯的老王——劉立勤
祖母做好了粽子——茅店月
溫鍋——劉正權
棒子王——寧春強
坐籮——蒙福森
訂婚——汪菊珍
庭淼哥哥——汪菊珍
相牛——黃大剛
安神——劉博文
大廚阿珍——孫丹
紅紙郭——楊小凡
神剪宋——楊小凡
鼓手劉——杜景禮
頂門杠——非魚
大巧巧——非魚
紫記兒——紅酒
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劉國星
數羊——王族
香櫞杯——強雯
外婆家的楊梅樹——莫美
吃臘八粥——孫衛衛
風箏劫——青銅
絕技——柳海雪
不翼而飛的填水腳——黃東明
水跛子——執手相看
發癡——趙淑萍
刺繡——江雙世
師徒——識丁
民俗 節選
《民俗/中國文化元素閱讀叢書》: x鼓一張 天津衛的楊柳青有靈氣,家家戶戶人人善畫。老輩起稿,男人刻版,婦女染臉,孩童填色,世代相傳,高手如林。每到臘月,家家都把畫拿到街上來賣,新稿新樣,層出不窮,照得眼花。可是甭管多少新畫稿冒出來,賣來賣去總會有一張出類拔萃地“鼓”出來。楊柳青說的這個“鼓”字就是“活”了——誰看誰說喜歡,誰看誰想買,爭著搶著買。這張畫像著了魔法,一下子能賣瘋了。 于是年年楊柳青人全等著這畫出現,也盼著自己的畫能鼓起來,都把自己拿手的畫亮出來。這時候,全鎮的年畫好比在打擂。這畫到底是怎么鼓的?誰也說不好。沒人鼓搗,沒人吆喝,沒人使招用法,是它自己在上千種畫中間神不知鬼不覺鼓出來的。這畫為嗎能鼓呢?誰也說不好。戴廉增和齊健隆兩家大店,畫工都是幾十號,專門起稿的畫師幾十位,每年新畫上百種,卻不見得能鼓出來;高桐軒畫得又好又細,樹后邊有窗戶,窗戶格后邊還透出人來,他的畫張張好賣,可沒一張鼓過。就像唱戲的角兒,唱得好不一定紅。人們便說,這里邊肯定有神道,神仙點哪張,哪張就能鼓;但神仙決不多點,每年只點一張。這樣,楊柳青就有句老話: 年畫一年鼓一張,不知落到哪一方。 鎮上有個做年畫的叫白小寶。他祖上幾代都干這行.等傳到他身上,勾、刻、印、畫樣樣還都拿得起來,就是沒本事出新樣子,只能用祖傳的幾塊老版印印畫畫,比方《蓮年有余》《雙槍陸文龍》《俏皮話》,還有《金臉財神》。這些老畫一直賣得不錯,夠吃夠穿夠用,可老畫是沒法再鼓起來的,鼓不起來就賺不到大錢。他心里憋屈,卻也沒轍。 同治八年立冬之后,他支上畫案,安好老版,卷起袖子開始印畫。他先印《雙槍陸文龍》那幾樣,每樣每年一千張;然后再印《蓮年有余》——這張畫上是個白白胖胖的小子抱條大紅鯉魚,后邊襯著綠葉粉蓮。蓮是連年,魚是富裕,連年有余。這是他家“萬年不敗”的老樣子。其實,《蓮年有余》許多畫店都有,畫面大同小異,但自家畫上的胖小子開臉喜相,大魚鮮活,每年都能賣到兩千張,不少是叫武強南關和東豐臺那邊來人成包成捆買走的呢。 一天后晌,白小寶印畫累了,撂下把子,去街上小館喝酒,同桌一位大爺也在喝酒。楊柳青地界不算太大,鎮上的人誰都認得誰。這大爺姓高,年輕時在貨棧里做賬房先生,好說話,兩人便邊喝酒邊閑聊。說來說去自然說到畫,再說到今年的畫,說到今年誰會“鼓一張”。高先生喝得有點兒高,信口說道:“老白,你還得出新樣子啊,吃祖宗飯是鼓不出來的。”這話像根棍子戳在白小寶的肋骨上,他掛不住面子,把剩下的酒倒進肚子,起身回家。 一路上愈想高先生的話愈有氣,不是氣別人,是氣自己,氣自己沒能耐。進屋一見畫案上祖傳的老版,更是氣撞上頭,抓起桌上一把刻刀上去要把老版毀了,只聽老婆喊著:“你要砸咱白家的飯碗呀!”隨后白小寶便迷迷糊糊被家里人硬拽到床上,死豬一樣不省人事。 轉天醒來一看,糟了,那塊祖傳的老版——《蓮年有余》真叫他毀了,帶著版線剜去了一塊,再細看還算運氣,娃娃的臉沒傷著,只是腦袋上一邊發辮上的牡丹花給剜去了。可這也不行呀——原本腦袋兩邊各一條辮,各扎一朵牡丹花,如今不成對兒了。急也沒辦法,剜去的版像割去的肉,沒法補上。眼瞅著這兩天年畫就上市了,好在這些天已經印出一千張,只好將就再印一千張,湊合著去賣,能賣多少就賣多少,賣不出去認倒霉。 待到年畫一上市,稀奇的事出現了。買畫的人不但不嫌娃娃頭上的花少一朵,不成對,反而都笑嘻嘻地說這胖娃娃真淘氣,把腦袋上的花都給耍掉了,太招人愛啦!這么一說,畫上的娃娃似動了起來,活了起來!于是你要一張,我要一張,跟著你要兩張,我要兩張。三天過去,一千張像一陣風刮走了一般,一張不剩。白小寶手里沒這幅畫了,只好把先前使老版印的雙辮雙花的娃娃拿出來,可買畫人問他:“昨天那樣的賣沒了嗎?”他傻了:為嗎人人都瞧上那個腦袋上缺朵花的呢? 可他也沒全傻,晚上回去趕緊加印,白天抱到市上。畫一擺上來,轉眼就賣光。一件東西要在市場上火起來,拿水都撲不滅。于是一家老小全上手,老婆到集市上賣,他在家里印,兒子把印好的畫一趟趟往集市上抱。他夜里再玩命印,也頂不住白天賣得快。幾天過去,忽然一個街坊跑到他家說:“老白,全鎮的人都吵吵著——今年你的畫鼓了!”然后小聲問他:“這張畫你家印幾輩子了,怎么先前不鼓,今年忽然鼓了?” 白小寶只笑了笑,沒說,心里明白,可是往深處一琢磨,又不明白了:怎么這畫少一朵花反倒鼓了? 年三十晚上,白小寶一數錢,真發了一筆不小的財。過了年他家加蓋了一間房,添置了不少東西,日子鮮活起來。 他盼著轉年這張畫還鼓著,誰知轉年風水就變了,雖說這張畫賣得還行,但真正鼓起來的就不是他這張了,換成一家不起眼的小畫店義和成的一張新畫,畫名叫《太平世家》——六個女人在打太平鼓。那張畫也是沒看出哪兒出奇好,卻賣瘋了,天天天沒亮,義和成門口買畫的人排成隊挨著凍候著。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