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y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y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y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y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驗輯
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臨床路徑(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47923
- 條形碼:9787547847923 ; 978-7-5478-4792-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臨床路徑(第3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第三版,共10章,作者團隊參考前沿文獻和知名專家的指導意見,在2015年第2版的基礎上做了精心修訂,各種臨床路徑中藥物和治療方案更新較多;考慮到HIV感染者/AIDS患者全程管理,以及藥物預防處置的逐步推廣實施,部分章節(jié)作了增刪和調整。
新增章節(jié)包括:HIV感染者/AIDS患者肝(腎)功能損傷抗病毒治療、艾滋病合并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艾滋病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HIV相關性原因未明神經認知損傷、艾滋病相關性腹瀉、ART藥物導致的骨質疏松(腎損傷)、HIV暴露前(后)預防等。
精減部分病種,如“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臨床路徑表單”的數(shù)量,由原來的7個縮減為5個,更有利于臨床中應用;“血友病A合并HIV感染”這一節(jié)刪除;原第二版附錄中的藥物相互作用部分內容,因已出版專書(《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常用藥物與相互作用》)予以刪除。
調整部分病種,如“艾滋病合并巨細胞多發(fā)神經根炎”調整為“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性腦脊髓炎”,“艾滋病合并橫貫性脊髓炎”調整為“艾滋病合并急性脊髓炎”,“艾滋病合并細菌性敗血癥”調整為“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膿毒癥”。 本書是第三版,共10章,作者團隊參考前沿文獻和知名專家的指導意見,在2015年第2版的基礎上做了精心修訂,各種臨床路徑中藥物和治療方案更新較多;考慮到HIV感染者/AIDS患者全程管理,以及藥物預防處置的逐步推廣實施,部分章節(jié)作了增刪和調整。
新增章節(jié)包括:HIV感染者/AIDS患者肝(腎)功能損傷抗病毒治療、艾滋病合并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艾滋病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HIV相關性原因未明神經認知損傷、艾滋病相關性腹瀉、ART藥物導致的骨質疏松(腎損傷)、HIV暴露前(后)預防等。
精減部分病種,如“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臨床路徑表單”的數(shù)量,由原來的7個縮減為5個,更有利于臨床中應用;“血友病A合并HIV感染”這一節(jié)刪除;原第二版附錄中的藥物相互作用部分內容,因已出版專書(《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常用藥物與相互作用》)予以刪除。
調整部分病種,如“艾滋病合并巨細胞多發(fā)神經根炎”調整為“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性腦脊髓炎”,“艾滋病合并橫貫性脊髓炎”調整為“艾滋病合并急性脊髓炎”,“艾滋病合并細菌性敗血癥”調整為“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膿毒癥”。
本書作者及其團隊長期工作在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防治*線,積累了較多診療經驗,權威性強,可供國內感染病科、性病艾滋病科臨床醫(yī)護人員和相關專業(yè)的醫(yī)學院校師生閱讀參考,也可作為艾滋病防治專項培訓教材使用。
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臨床路徑(第3版) 內容簡介
" 本書是第三版,共10章,作者團隊參考前沿文獻和知名專家的指導意見,在2015年第2版的基礎上做了精心修訂,各種臨床路徑中藥物和治療方案更新較多;考慮到HIV感染者/AIDS患者全程管理,以及藥物預防處置的逐步推廣實施,部分章節(jié)作了增刪和調整。 新增章節(jié)包括:HIV感染者/AIDS患者肝(腎)功能損傷抗病毒治療、艾滋病合并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艾滋病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HIV相關性原因未明神經認知損傷、艾滋病相關性腹瀉、ART藥物導致的骨質疏松(腎損傷)、HIV暴露前(后)預防等。 精減部分病種,如“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臨床路徑表單”的數(shù)量,由原來的7個縮減為5個,更有利于臨床中應用;“血友病A合并HIV感染”這一節(jié)刪除;原第二版附錄中的藥物相互作用部分內容,因已出版專書(《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常用藥物與相互作用》)予以刪除。 調整部分病種,如“艾滋病合并巨細胞多發(fā)神經根炎”調整為“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性腦脊髓炎”,“艾滋病合并橫貫性脊髓炎”調整為“艾滋病合并急性脊髓炎”,“艾滋病合并細菌性敗血癥”調整為“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膿毒癥”。 本書作者及其團隊長期工作在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防治線,積累了較多診療經驗,非常不錯性強,可供靠前感染病科、性病艾滋病科臨床醫(yī)護人員和相關專業(yè)的醫(yī)學院校師生閱讀參考,也可作為艾滋病防治專項培訓教材使用。 "
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臨床路徑(第3版) 目錄
**節(jié)急性HIV1感染1
第二節(jié)HIV2感染4
第三節(jié)HIV感染者/AIDS患者初次ART7
第四節(jié)HIV感染/艾滋病婦女妊娠期ART12
第五節(jié)HIV感染/艾滋病婦女分娩的嬰兒母嬰阻斷治療16
第六節(jié)HIV感染者/AIDS患者ART失敗更換治療方案21
第七節(jié)HIV感染者/AIDS患者肝(腎)功能損傷抗病毒治療25
第二章艾滋病合并乙肝、丙肝臨床路徑29
**節(jié)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29
第二節(jié)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36
第三章艾滋病相關機會性感染及系統(tǒng)性疾病臨床路徑56
**節(jié)艾滋病合并結核分枝桿菌感染56
艾滋病合并肺結核56
艾滋病合并結核性腦膜炎63
艾滋病合并結核性胸膜炎70
艾滋病合并淋巴結結核76
艾滋病合并其他肺外結核病(腹膜、骨關節(jié)、腎臟、肝臟)82
艾滋病合并耐多藥結核病(MDRTB)89
第二節(jié)艾滋病合并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95
艾滋病合并鳥胞內分枝桿菌病95
艾滋病合并戈登分枝桿菌病100
艾滋病合并堪薩斯分枝桿菌病104
艾滋病合并嗜血分枝桿菌病109
第三節(jié)艾滋病合并皰疹病毒感染113
HIV感染合并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113
艾滋病合并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118
艾滋病合并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123
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性肺炎感染128
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性腦脊髓炎133
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性視網(wǎng)膜炎138
艾滋病合并急性脊髓炎144
第四節(jié)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150
第五節(jié)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158
艾滋病合并消化道念珠菌病158
艾滋病合并念珠菌肺炎163
艾滋病合并念珠菌血癥168
艾滋病合并隱球菌腦膜炎173
艾滋病合并隱球菌肺炎179
艾滋病合并肺曲霉病184
艾滋病合并腦曲霉病189
艾滋病合并馬爾尼菲籃狀菌病194
第六節(jié)艾滋病合并細菌感染199
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199
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膿毒癥206
第七節(jié)艾滋病合并弓形體腦炎212
第八節(jié)艾滋病相關血液系統(tǒng)疾病216
艾滋病合并缺鐵性貧血216
艾滋病合并巨幼細胞性貧血220
艾滋病合并慢性病性貧血223
艾滋病合并再生障礙性貧血227
艾滋病合并血小板減少231
第九節(jié)艾滋病相關癡呆綜合征235
第十節(jié)艾滋病合并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238
第十一節(jié)HIV感染相關性腎病241
第十二節(jié)艾滋病合并冠心病247
第十三節(jié)艾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256
第十四節(jié)HIV相關性原因未明神經認知損傷260
第十五節(jié)艾滋病相關性腹瀉263
第四章艾滋病合并性病臨床路徑267
**節(jié)艾滋病合并梅毒267
第二節(jié)艾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279
第三節(jié)艾滋病合并淋病283
第四節(jié)艾滋病合并軟下疳292
第五節(jié)艾滋病合并生殖器皰疹295
第六節(jié)艾滋病合并性病淋巴肉芽腫300
第五章艾滋病相關腫瘤臨床路徑305
**節(jié)艾滋病相關非霍奇金淋巴瘤305
第二節(jié)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322
第六章ART藥物相關不良反應臨床路徑327
**節(jié)ART藥物相關脂肪代謝異常綜合征327
第二節(jié)ART藥物相關糖尿病330
第三節(jié)ART藥物相關胰腺炎336
第四節(jié)ART藥物導致的藥物性肝炎340
第五節(jié)ART藥物導致的骨髓抑制347
第六節(jié)ART藥物導致的皮疹354
第七節(jié)ART藥物導致的高乳酸血癥和乳酸酸中毒362
第八節(jié)ART藥物導致的周圍神經損害369
第九節(jié)ART藥物導致的骨質疏松癥374
第十節(jié)ART藥物導致的腎損傷378
第七章免疫重建炎癥反應綜合征臨床路徑383
第八章艾滋病恐懼癥臨床路徑387
第九章HIV暴露后預防臨床路徑392
第十章HIV暴露前預防臨床路徑397
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臨床路徑(第3版) 作者簡介
盧洪洲,1966生,主任醫(yī)師、教授、內科學博士、留美博士后、內科學博士生導師、護理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xiàn)任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院長助理。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院長助理、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
兼任世界衛(wèi)生組織新發(fā)傳染病臨床診治、培訓、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專家組專家,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y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兼艾滋病學組組長,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專業(yè)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醫(yī)師協(xié)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醫(yī)學真菌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艾滋病學會會員,美國感染病與艾滋病學會會員,全國艾滋病臨床試驗聯(lián)盟召集人,國家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委員,長江三角洲艾滋病診治協(xié)作網(wǎng)召集人,上海市艾滋病診療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等,以及《AIDS(中文版)》及《公共衛(wèi)生信息》雜志主編、《中國真菌學雜志》及《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副主編、《中國抗感染與化療雜志》等十余本雜志的編委、《The Lancet》等英文期刊審稿人。 盧洪洲,1966生,主任醫(yī)師、教授、內科學博士、留美博士后、內科學博士生導師、護理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xiàn)任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院長助理。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院長助理、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
兼任世界衛(wèi)生組織新發(fā)傳染病臨床診治、培訓、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專家組專家,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y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兼艾滋病學組組長,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專業(yè)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醫(yī)師協(xié)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醫(yī)學真菌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艾滋病學會會員,美國感染病與艾滋病學會會員,全國艾滋病臨床試驗聯(lián)盟召集人,國家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委員,長江三角洲艾滋病診治協(xié)作網(wǎng)召集人,上海市艾滋病診療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等,以及《AIDS(中文版)》及《公共衛(wèi)生信息》雜志主編、《中國真菌學雜志》及《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副主編、《中國抗感染與化療雜志》等十余本雜志的編委、《The Lancet》等英文期刊審稿人。
張仁芳,1971年生,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AIDS及機會性感染,相關性腫瘤臨床診治工作。學術任職: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成員。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臨床治療學組成員。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肝病學組成員。上海市醫(yī)學會衛(wèi)生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獲得上海市衛(wèi)生局面上項目一項,上海市科委西醫(yī)引導類項目1項;參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傳染病專項;“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臨床路徑的建立與推廣應用”獲得2016年度上海醫(yī)學科技獎一等獎第三完成人;“HIV感染者乙肝疫苗接種策略研究”獲得2012年市科委成果獎;“中國艾滋病患者治療規(guī)范的關鍵技術”獲得2009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參編專業(yè)書籍5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