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雷暴與強對流臨近預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71229
- 條形碼:9787502971229 ; 978-7-5029-712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雷暴與強對流臨近預報 內容簡介
本書對雷暴和強對流產生的環境條件、對流風暴的分類及其雷達回波特征、雷暴演變的臨近預報、強對流天氣的環境背景特征與臨近預警技術以及雷電的形成機理及預警預報作了介紹, 利用國內強冰雹、龍卷、雷暴大風和對流暴雨典型個例, 重點論述了0-2小時特別是0-1小時的強對流天氣主觀臨近預報技術, 有助于及時捕捉災害性天氣, 及早做出預警預報, 從而避免和減少災害性天氣帶來的損失。
雷暴與強對流臨近預報 目錄
前言
第1章 引論
1.1 臨近預報與強對流天氣的含義
1.2 新一代天氣雷達簡介
1.3 其他主要相關探測手段和相應的資料
1.4 數值預報以及產品
1.5 小結
1.6 全書安排
第2章 雷暴和強對流產生的要素
2.1 靜力穩定度與對流有效位能
2.2 垂直風切變
2.3 探空的代表性問題和訂正
2.4 雷暴(DMC)生成的觸發機制
2.5 高架對流
2.6 小結
第3章 對流風暴的分類及其雷達回波特征
3.1 對流風暴的分類
3.2 普通對流單體生命史三階段概念模型
3.3 多單體風暴
3.4 多單體線狀風暴與颮線
3.5 超級單體風暴
3.6 中尺度對流系統
3.7 小結
第4章 雷暴演變的臨近預報
4.1 雷暴演變的外推預報
4.2 雷暴生成、加強和衰減的臨近預報
4.3 雷暴自動臨近預報系統(ANC)
4.4 中國氣象局短時臨近預報系統(SWAN)
4.5 小結
第5章 強對流天氣的環境背景特征與臨近預警技術
5.1 強冰雹
5.2 龍卷
5.3 雷暴大風
5.4 短時強降水
5.5 小結
第6章 雷電的形成機理及預報預警
6.1 雷暴云的微物理過程
6.2 雷暴云中的起電過程
6.3 雷暴云的放電過程
6.4 雷暴的電荷結構
6.5 雷電的觀測
6.6 雷電的預警預報方法
6.7 雷電臨近預警系統
6.8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章 引論
1.1 臨近預報與強對流天氣的含義
1.2 新一代天氣雷達簡介
1.3 其他主要相關探測手段和相應的資料
1.4 數值預報以及產品
1.5 小結
1.6 全書安排
第2章 雷暴和強對流產生的要素
2.1 靜力穩定度與對流有效位能
2.2 垂直風切變
2.3 探空的代表性問題和訂正
2.4 雷暴(DMC)生成的觸發機制
2.5 高架對流
2.6 小結
第3章 對流風暴的分類及其雷達回波特征
3.1 對流風暴的分類
3.2 普通對流單體生命史三階段概念模型
3.3 多單體風暴
3.4 多單體線狀風暴與颮線
3.5 超級單體風暴
3.6 中尺度對流系統
3.7 小結
第4章 雷暴演變的臨近預報
4.1 雷暴演變的外推預報
4.2 雷暴生成、加強和衰減的臨近預報
4.3 雷暴自動臨近預報系統(ANC)
4.4 中國氣象局短時臨近預報系統(SWAN)
4.5 小結
第5章 強對流天氣的環境背景特征與臨近預警技術
5.1 強冰雹
5.2 龍卷
5.3 雷暴大風
5.4 短時強降水
5.5 小結
第6章 雷電的形成機理及預報預警
6.1 雷暴云的微物理過程
6.2 雷暴云中的起電過程
6.3 雷暴云的放電過程
6.4 雷暴的電荷結構
6.5 雷電的觀測
6.6 雷電的預警預報方法
6.7 雷電臨近預警系統
6.8 小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