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與流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34856
- 條形碼:9787030634856 ; 978-7-03-063485-6
- 裝幀:平脊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與流通 本書特色
楚系青銅器是兩周時期長江流域青銅器的代表,發現數量多、年代序列完整。對楚系青銅器進行研究,對于我們了解兩周時期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發展、演變、列國交流的具體方式與途徑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與流通》通過典型銅器群的分析,進一步完善了楚系青銅禮器的年代序列。在此基礎上,從青銅禮器的組合、形制、紋飾、銘文、鑄造工藝等方面,對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體系進行了初步探討,同時結合自然科學手段和鑄銅遺址的發現情況,對前述建立的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體系進行了檢驗,對楚系青銅禮器的礦料來源進行了初步分析。然后根據青銅禮器的分布范圍變化,對楚系青銅禮器的流動過程及背景進行了探討。
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與流通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青銅禮器的組合、形制、紋飾、銘文、鑄造工藝等方面, 對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體系進行了初步探討, 同時結合自然科學的手段和鑄銅遺址的發現情況, 對前述建立的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體系進行了檢驗, 對楚系青銅禮器的礦料來源進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礎上, 對楚系青銅禮器的分布、變化及背景進行了探討, 對楚文化區域內青銅工業的體系、結構、社會組織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對青銅禮器分布范圍及其變化、背景進行了揭示, 全方位解讀楚系青銅禮器, 探索現今學術背景下, 器具研究的新模式。
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與流通 目錄
**章 緒論(1)
一、楚系青銅禮器的界定(1)
二、研究背景(2)
三、研究目的及任務(3)
四、研究歷史(4)
五、基本思路和方法(12)
第二章 楚系青銅禮器的分期(13)
一、典型楚系青銅禮器群(13)
二、典型器物的型式分析(21)
三、楚系青銅禮器的分期(39)
四、各期青銅禮器群的年代(48)
五、各期青銅禮器的特征(51)
六、小結(55)
第三章 楚系青銅禮器的組合(57)
一、楚系青銅器的組合形式(58)
二、楚系青銅禮器組合的等級差異(61)
三、楚系青銅禮器組合的地區差異(66)
四、小結(68)
第四章 楚系青銅禮器的形制(70)
一、楚系青銅禮器的器形(70)
二、楚系青銅禮器的紋飾(76)
三、楚系青銅禮器的銘文(90)
第五章 楚系青銅禮器的鑄造工藝(98)
一、楚系青銅鼎合范技術觀察(98)
二、楚系青銅禮器鑄造工藝的等級差異(108)
三、楚系青銅禮器鑄造工藝的地區差異(110)
四、小結(113)
第六章 科技考古所揭示的楚系青銅禮器的鑄造體系(114)
一、關于楚系青銅禮器合金成分的探討(114)
二、關于楚系青銅禮器泥芯中微量元素的探討(117)
三、關于楚系青銅禮器礦料來源的探討(122)
四、小結(126)
第七章 楚系青銅禮器的鑄造遺址(127)
一、楚文化區域內與鑄銅有關的遺物(127)
二、周鄰地區青銅禮器鑄造作坊的發現(132)
三、關于楚系青銅鑄造體系的推測(135)
四、小結(142)
第八章 楚系青銅禮器的流通(143)
一、中心區楚系青銅禮器的流通(143)
二、北區楚系青銅器的流通(165)
三、東區楚系青銅禮器的流通(172)
四、南區楚系青銅禮器的流通(178)
五、西區楚系青銅禮器的流通(184)
六、小結(190)
第九章 結語(191)
一、關于楚系青銅禮器的年代(191)
二、關于楚系青銅禮器的生產體系(192)
三、楚系青銅禮器的流通變化及背景(196)
四、對今后研究的展望(197)
參考文獻(199)
后記(216)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