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prospect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6893
- 條形碼:9787559446893 ; 978-7-5594-468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prospect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本書特色
來自戴姆勒、麥德龍、德國商業銀行、漢德資本、美的集團、歐綠保集團的21位專家,暢談中德合作輝煌成就,暢想未來發展。一份中德合作的實踐分析與全景規劃21位財經金融權威專家,總結中德經濟合作的成就,展望未來前景。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prospect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內容簡介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為一部隨筆集,以中德交流合作為主要話題,講述中德合作的往事和前景。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主編邀請了多位企業界、實業界的知名人士和一線從業者,以具體的成功案列為事實基礎,暢談自身的發展經歷和之后的愿景。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觀點鮮明,即只有合作交流才能促進雙方的進一步發展,才能真正有利于兩國及全世界。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文字較為直白清晰,有一定的可讀性和創業就業指導性。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prospect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目錄
宏觀視野
德國、歐洲和中國的崛起:第三次制度的競爭?
德國和中國的新常態:抓住機遇
中德兩國如何取長補短,攜手共進
中國:又一個“德國式巨人”?
經濟和環境
戴姆勒在中國: 精誠合作,繼往開來
探究中德兩大經濟體金融合作的潛力
中德互惠式投資促進工業4.0發展
阿里巴巴、吉利、華為:談中國企業如何風行世界
美的:庫卡——展望中德工業4.0合作潛力
中德環境工作中的潛力與挑戰
中國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及探索實踐
中德環保伙伴關系: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
中國的食品安全——麥德龍集團CEO的視角和展望
中德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比較與措施建議
中國與德國:創新5.0——德國視角下的機遇與挑戰
穿透理解的墻——華人文化基金
貫穿中德的能量:疾風勁舞的中國天地間的音符
從生產到品牌定位:中國設計新力量
文化和社會
永恒的溫度——漫談中德文化交流
中德文化交流的新驅動器——民間公益組織的力量
風聲雨聲讀書聲——一個德國文學研究者眼里的中德關系
我的中國故事——從味精到扁豆
后記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prospect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節選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 自1886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爾·奔馳發明汽車以來,汽車發展深受西方社會文化的影響。然而,在德美等西方國家的明星產品,未必會在中國市場受到同樣的追捧。為了解這些差異,掌握本土前沿趨勢尤為重要。 中國人口約14億,1是全球人口*多的國家。每個地區的消費者對于汽車都有各自的偏好和需求。和其他市場一樣,這些需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改變,因此并不存在一成不變的中國客戶。 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汽車市場尤其如此。2007年,在中國市場售出的所有乘用車中,90%為轎車;如今SUV市場正以強勁的勢頭追趕而上。此外,豪華設計的定義也發生了轉變:以前,豪華設計意味著富麗堂皇,會包含一些讓人聯想到歐洲皇室的元素;而今,豪華則更被定義為低調的優雅,這一點也反映在豪華車內飾的設計上。汽車市場的發展還體現在用戶購車習慣的轉變。長久以來,中國客戶傾向于用現金支付車款;今天,戴姆勒在中國所售出的車輛中,每兩輛中就有一輛是通過奔馳金融服務進行購買的。 通過持續擴大本土研發,我們對市場需求的理解也不斷深入。本土研究方向涵蓋中國社會的發展及其對未來出行的影響。例如,在我們不久前開展的一項研究中,我們對超過1,000名客戶的奔馳車進行了調查:車內有些什么物品?用戶喜歡將這些物品置于何處?車內空間的哪些功能被使用,哪些被另作他用?為了讓本土設計緊跟時代潮流,我們經常與時尚、技術等行業的人士進行交流。此外,我們還與初創企業合作,調查社交媒體中的各種趨勢,并將調研結果運用到實際研發中。 中國市場擁有哪些*典型的特征?中國客戶又有哪些特殊需求?汽車制造商如何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打造他們的產品? 在中國,一個*典型的社會特征是消費者非常珍視家庭關系。家庭中*年長的一輩*受尊重,他們大都成長于私家車普及之前,有些人沒有駕照。在中國,豪華車客戶的平均年齡為36歲,比德國年輕近20歲,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六成的梅賽德斯一奔馳中國車主每周至少會用車接一次家人,頻率比德國客戶高一倍。因此,在中國研發汽車,重心應更多地放在舒適的后排空間上。 眾所周知,許多汽車制造商專為中國市場做出加長軸距的調整,以增添后排腿部活動空間。除此之外,后座也應有良好的配備。例如,與上一代車型相比,新款奔馳E級車的后排空間有許多升級:在后排落座的人可通過觸摸屏操作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后座折疊式中央扶手集成了杯架、USB接口和儲物空間;后排右側座椅安裝了保健功能;用戶可根據對溫度和空氣循環的偏好自行調節空調設置。中國道路中常見的減速帶以及其他路面特征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在車內降噪方面,我們通過不同的方法調整改進。 ……
聚力5.0:中德合作展望:prospect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作者簡介
德籍華裔企業家,客座教授。德國靠前經濟委員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席團專享華裔成員。德國擁有社會影響力的100企業家之一(Top 100 Excellence Entrepreneurs)。歐洲女企業家俱樂部以及德國女企業家協會特邀顧問。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