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701746
- 條形碼:9787552701746 ; 978-7-5527-017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 本書特色
★ 武山水簾洞,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的鐘樓山峽谷內,水簾洞石窟是隴右地區僅次于天水麥積山石窟的石窟群,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歷代修建,其中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題記、雕塑作品、壁畫等尤為珍貴,也為研究分期斷代以及美術史的淵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 大16開平裝,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出品
★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鄭炳林作序
★ 銅版紙全彩圖文,配有大量實物照片,正文目錄后還附以詳細的圖版目錄
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拉梢寺石窟、千佛洞石窟、水簾洞石窟、顯圣池石窟、木梯寺石窟。
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 前言
鄭炳林(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佛教自公元1世紀前后傳入中國后,至4―5世紀的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普及和發展。隨著佛教的傳播,佛教圖像也隨之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內地,并在兩漢三國時期有了初期的本土佛教圖像。但這不足以滿足當時佛教發展及佛教徒供養禮拜、修行等的需要,至十六國時期,玉門關以東,逐漸開始了石窟寺的開鑿,并在南北朝時期達到了興盛。敦煌莫高窟、武威天梯山、永靖炳靈寺、天水麥積山等石窟成為河西走廊及隴右*早開鑿的石窟寺。至北魏、東西魏及北齊周時期,北方地區佛教迅猛發展,石窟寺的開鑿蔚然成風,中原內地如云岡、龍門等皇家石窟寺的開鑿,造就了佛教石窟藝術的極度興盛。
甘肅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佛教傳播和石窟寺的開鑿首先在這一地區興起并向中原內地傳播,因此甘肅石窟成為中國石窟寺藝術興起、發展乃至衰落全過程中*為重要的研究對象。除了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及永靖炳靈寺、慶陽北石窟寺等著名的石窟寺外,武山水簾洞及木梯寺石窟群作為北朝以及晚期石窟寺的重要代表和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產,逐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者們考察和研究。
北周時期選址開鑿的水簾洞石窟群,保存了大量以塑像與壁畫為形式的北周作品。水簾洞石窟群在營建上的*大特點就是利用自然的崖面進行造像和壁畫,造像的形式有摩崖石胎泥塑、懸塑以及龕像等幾種形式。其中拉梢寺壁畫是目前已知的整幅面積世界*大的壁畫,雕塑則以秦州刺史尉遲迥出資建造的拉梢寺大佛*具代表,由于其獨特的制作技法及與印度佛教的密切關系,成為水簾洞石窟群中*吸引人、*具震撼力的作品。另外,水簾洞石窟群中北周的塑像和壁畫,與同期的麥積山石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成為繼麥積山石窟之后隴右地區規模*大的石窟寺,對于研究隴右地區佛教及佛教藝術的交流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擬編輯出版一套“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系統地介紹和宣傳絲綢之路沿線的佛教石窟藝術,以期引起各方面更多的關注,進而促進對這些石窟寺的深入研究,呼吁全社會參與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水簾洞石窟群作為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石窟寺類文化遺產也需要更加深入地進行研究,探討其內涵,認識其與絲綢之路之間的關系及價值,并為將來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做積極的準備。因此,編輯出版《武山水簾洞·木梯寺》并將之納入“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從2006年開始,武山縣成為國家文物局的定點對口幫扶縣,武山水簾洞和木梯寺石窟群也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并撥巨款專門對之進行了崖體加固以及塑像和壁畫的保護工程。崖體加固工程由甘肅中鐵工程公司、甘肅地質基礎工程公司承擔,塑像和壁畫保護工程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承擔。工程期間,原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同志親臨現場視察和指導,國家文物局派出的掛職副縣長常飛同志主持了整個保護維修工程的申報、開展和實施工作。甘肅省文物局和武山縣委、縣政府積極配合,為保護工程的順利開展實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通過這一工程,大部分瀕臨毀壞的塑像和壁畫得以加固,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得到了全面的保護。本書在資料收集和圖版拍攝方面得到了武山縣文物局局長蘭永平和水簾洞石窟文物保護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武山水簾洞·木梯寺》作為“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的首部,出版在即,權作前序,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更好地起到宣傳武山縣的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作用。
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 節選
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 作者簡介
魏文斌(1965—),漢族,博士,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敦煌學與石窟考古、佛教藝術研究。2012年5月進入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工作。出版作品《天水麥積山石窟研究論文集》《水簾洞石窟群》《甘肅佛教石窟考古研究》等。在《世界宗教研究》、《考古》、《敦煌研究》、《考古與文物》、《中原文物》、《華夏考古》、《敦煌學輯刊》等及各種國際性學術討論會上發表論文60余篇。
- 主題:
書不錯,但遺憾的是有連續兩頁被撕破了,不知道哪個環節出的問題。
- 小編回復:
- 抱歉,本書為出版社尾貨,尾貨圖書品相一般為8-10成新,如對圖書質量不滿意,可在賬戶里申請退換,或聯系客服辦理。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