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合唱與指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059263
- 條形碼:9787532059263 ; 978-7-5320-592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合唱與指揮 內容簡介
《合唱與指揮》合唱理論部分,重點突出童聲合唱的教學內容。指揮部分,重點介紹常用的基本揮拍技法,目的是在一定的課時中,讓學生能熟悉和掌握這些技法,并為今后進一步研修打下基礎
合唱與指揮 目錄
**章合唱的組織
**節合唱的類型
第二節各類人聲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各種類型合唱的藝術特點
第四節合唱的隊形編排
第二章合唱的訓練
**節合唱的發聲訓練
第二節合唱的協調
第三節合唱的咬字吐字(漢語)
第四節合唱歌曲的教學備課
第三章童聲合唱教學
**節少年兒童嗓音發展概況
第二節聲部分配
第三節教學排練
第四章學校合唱活動
**節學校合唱活動的特點
第二節學校合唱活動的形式
第三節學校合唱的排練隊形
第五章指揮姿勢與擊拍基本原理
第六章各種拍子的擊拍圖式
第七章指揮的基本技法
**節起拍的指揮法
第二節長音和延長音的指揮法
第三節收拍的指揮法
第四節休止的指揮法
第五節合拍與分拍的指揮法
第六節快、慢、強、弱的指揮法
第八章合唱歌曲的指揮
附錄一
合唱歌曲四十首
(一)中國歌曲
1.送別
2.回聲歌
3.采蓮謠
合唱與指揮 節選
合唱歌曲的指揮是指揮技法教學的目的。根據合唱歌曲樂譜上音樂的進行及有關的標記,將相應的指揮技法組合或連接,貫串完成整首合唱歌曲的指揮。合唱歌吐的指揮教學必須掌握將各應用技法由少到多逐步積累逐步熟練的規律,也可先練習單個片斷的指揮技法,再逐步連接指揮整首歌曲。教學中先要求雙手揮拍技法運用清晰、正確,在反復熟練的過程中,應及時要求結合歌曲情感,由粗到細,逐步地比較完善地表達出音樂的起伏層次來。 合唱歌曲各聲部節奏運行基本一致的,指揮時按主要旋律聲部的音樂進行,雙手運用相應技法作對稱的指揮揮拍動作即可。兩聲部合唱歌曲兩個聲部節奏不一致,則應按左手指揮高音聲部、右手指揮低音聲部的原則,左、右手各依所指揮聲部的音樂進行,分別運用相應技法作指揮揮拍動作。這是指揮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愈早進行愈好。對于三聲部或四聲部的童聲合唱曲,必然先仔細對樂曲進行分析,所有聲部經分別組合成兩條線索后,再用左、右手分別對其指揮即可。如:《我們和你們》第二樂段雖有三個聲部,但高音聲部與低音聲部(包括分聲部)兩條線索是很清楚的。歌曲第三樂段有四個聲部,其中**高音聲部和第二低音聲部可組合成一條線索,第二高音聲部和**低音聲部可組合成另一條線索。 合唱歌曲中的領唱由個別或少數人擔任。領唱者站于合唱隊前或排于合唱隊中,指揮領唱時,應對著領唱者的方向,用較小的幅度指揮,指揮動作一般比較簡略。 學校合唱隊的器樂伴奏,大多為鋼琴或手風琴,也有由若干件樂器組成小型樂隊伴奏的,合唱伴奏的指揮,主要是指對前奏、間奏及尾聲的指揮而言。指揮伴奏時,所運用的指揮方法原則上與指揮合唱相同。所不同的是擔任伴奏的演奏者人數不多,而且,無論他們的位置在某一側面或正面,大都是坐著演奏,因此,指揮時必須適當調整指揮動作的方向、高度與幅度,以示區別。一般指揮合唱時,面向合唱隊,視角仰起,手臂動作位置在胸、肩、頭的部位。指揮伴奏時,面向伴奏者,視角下俯,手臂動作位置在胸、腰部位,幅度也相應較小。 對于伴奏與合唱的連接,指揮時應注意: (1)伴奏接合唱。歌聲在前奏或間奏后進入時,預示指揮動作一般在伴奏的末尾一拍上作出。指揮時,雙手必須掌握適當時機(至少提前兩拍),從指揮伴奏的方向、高度轉換到指揮合唱的方向、高度,同時顯著地收小動作幅度,或者僅保持準備姿勢,讓合唱的起拍指揮動作,在相應的指揮位置上清楚地作出。 (2)合唱接伴奏。指揮間奏或尾聲進入時,合唱結束的指揮動作與伴奏起拍的指揮動作,必須順暢地過渡、銜接。為了更清楚地區別合唱與伴奏的指揮,雙手結束歌聲的指揮后,可以只用一只手指揮伴奏。間奏或尾聲也有在歌聲末尾一個長音中出現的,這時可以采用一只手指揮合唱,一只手在稍低的位置指揮間奏或尾聲。 ……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