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額濟納河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511137
- 條形碼:9787555511137 ; 978-7-5555-111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額濟納河畔 本書特色
蘇和是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政協原**,2004年從領導崗位退休后,回到家鄉額濟納旗沙化*嚴重的黑城地區,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堅持植樹造林,為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事跡,體現了忠誠于黨、熱愛祖國的堅定信念,艱苦創業、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這是一部生命的交響,一位老人與厄境搏擊。他用熱血澆鑄起鋼鐵樹種,守護著綠色文明。
額濟納河畔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報告文學作品, 講述了“時代楷模” —— 蘇和回到家鄉內蒙古額濟納旗沙化*嚴重的黑城地區, 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 帶領額濟納旗人民植樹造林的故事。他艱苦創業、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 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額濟納河畔 目錄
**章 額濟納河斷流
第二章 風與沙的聯手
第三章 胡楊林里的對話
第四章 英明決策
中部
第五章 大漠中的苦難與輝煌
第六章 為生態建設奔走
第七章 情系家鄉
第八章 沙起額濟納
下部
第九章 必然的抉擇
第十章 走進黑城
第十一章 播撒鋼鐵樹種
第十二章 綠色追尋
后記
額濟納河畔 節選
《額濟納河畔》: 供都師傅還講起了20世紀80年代初的幾件事。那時的額濟納旗,公務車輛非常少,政府只有一輛北京2020吉普車。蘇和下鄉的時候,卻很少用車,大多數是騎駱駝下鄉。額旗春天風沙大,有時遇到沙塵暴還可能迷路。大家對此都很不理解,問蘇和為什么不坐車。他總是說,現在辦公車輛少,他們在牧區一蹲點就是五六天,機關其他部門如果有急事,更需要這輛車,還是把便利留給別人。 有一次供都師傅陪蘇書記到幾個蘇木下鄉調研,路過蘇泊淖爾蘇木的一個嘎查時,一戶牧民正在接羊羔。由于草場不好,好多大羊都沒有奶水,小羊羔在羊圈里嗷嗷待哺,牧民非常著急,卻只能給羊羔熬些米湯米糊。蘇和看在眼里,記在心中。第二天辦完事,他到鎮里一個商店買了幾袋奶粉,讓供都師傅專程開車給那位牧戶送過去。當時牧民出門了,回來后看到門口放著幾袋奶粉,得知是蘇書記給他帶來的,感動得逢人便說,沒見過這么好的領導,一個普通老百姓他都這樣關心。 還有一次蘇和出差,供都師傅的車出現了故障。供都心想,這下完了,耽誤了領導的工作,一定會挨批評的。可是沒想到,蘇和一點兒領導架子都沒有,下了車就和供都一起鉆進車底修起車來。 “他不僅問起了我的家庭情況,還說有困難一定來找他。”供都感動地回憶道。 1988年的一天,供都得知蘇和書記要去東風基地辦事。當時他的孩子在距基地40千米外的新廟上學,正好放假準備回家。供都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蘇和的司機額爾登念叨了一下,讓額爾登問問蘇書記,能不能回來的時候把他的孩子帶回來。下午5點鐘,孩子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中。跟在孩子身后的額爾登告訴供都,蘇和書記在東風基地辦完事后,讓車繞道多走了40千米把孩子接上,回到旗里又囑咐額爾登一定把孩子送到家里。 供都師傅提起的這幾件小事,讓小司機與蘇和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蘇和競比他想象中的更為平易,小司機像找到了知己一樣,滔滔不絕的和蘇和說起自己的一些經歷。 蘇和被這個小司機的情緒所感染,他的腦海里浮現起許多往事,他獨自在戈壁灘上為駱駝群守夜的場景;群狼向他撲來,他揮舞著馬棒保護牲畜;他的事跡上了《甘肅日報》《人民日報》,牧民們高興地歡呼;他生病時,牧民們心疼他的眼神…… 那是他的經歷,他的青春。二十幾年的時光彈指而逝,當萬般過往悄然沉寂后,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少年郎,虎虎生威的青春也早已成為過往。若非小司機的話,他已顧不上回憶那段成長的歲月。殘酷的現實下,他在等待額濟納雜花生樹、草長鶯飛,等待額濟納河煙波浩渺,等待額濟納河畔的那片歡騰。凝望著春寒肅肅的夜空,沉沉的心事又涌上了心頭。 ……
額濟納河畔 作者簡介
牛海坤,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著有《生命的守望者》,曾獲內蒙古“五個一工程”獎;《額濟納河畔》獲第十二屆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索龍嘎”獎、第三屆中國報告文學“石膏山杯”全國征文大賽獎優秀獎。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