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61700
- 條形碼:9787537861700 ; 978-7-5378-617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 本書特色
特色爆點:貓膩 匪我思存 聯合推薦 《三眼神捕》下 ① 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在案件推理之外,體現人性的復雜與幽微,“第三只眼”所看到的案件背后的糾葛與掙扎,尤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② 語言優美,引人入勝,有濃重的古風色彩。 ③ 男主沉著冷靜,女主聰慧過人,CP組合極具看點。配角也各具個性,特色鮮明。 ④ 總共八個故事,既可獨立成為八個單元,又可成為完整的一部。 披著武俠外衣的推理小說,但著重于對人性的挖掘,而不僅僅是對作案離奇手段的注重。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 內容簡介
“我自深目如電,任你黃泉深藏。”因為能敏銳感知到人心,緝捕司的捕頭楊恩被認為具有第三只法眼,能夠看破一切掩蓋在表象下的案件真相,被皇帝封為“三眼神捕”。在一次與太湖盜盟的激斗上,他幾乎失去了性命,后雖被救回,但雙眼失明。而一身白衣、擅長音律、廣識博聞的女子蘇蘭澤,就在此時神秘地出現在他身邊,并伴隨他破獲一起又一起的迷案,看遍紅塵煩惱糾葛。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是部懸疑推理小說,本書稿是根據佛經中所說人生人生八大煩惱之“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為主題所書寫,另有番外篇《白頭》,總共四個故事所構成,這四個故事可各自為政,也可結合起來推演案情發展。《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在案件推理之外,體現人性的復雜與幽微,“第三只眼”所看到的案件背后的糾葛與掙扎,尤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 目錄
001 / 怨憎會
135 / 求不得
275 / 五蘊
357 / 番外篇 白頭
《三眼神捕》這部懸疑推理小說,根據佛經中所說人生八大煩惱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為主題,其中“病”“死”合為一部,另有番外篇《白頭》,總共八個故事。
《三眼神捕之人間幻影》收錄了前4卷: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收錄了后3卷和番外篇白頭。
(1)**種苦惱:生——《長生夢》
楊恩閑居歸州,聽說有死囚喊冤。歸州富戶施老爺中毒而亡,其愛妾幼子不知去向,經查其愛妾未嫁前便與人有私情,此人被指認為兇手投入獄中。施老爺究竟去了哪里?孫思邈所遺“太一神精丹”果真令人長生么? 人的一生,究竟是要長久還是短暫?楊恩第三只眼所見,正是生之煩惱。
(2)第二種苦惱:老——《不老人》
相傳新羅國曾敬獻給太后的至寶“玉琳瑯”在落梅鎮出現。而落梅鎮上,青府小姐四十年竟神奇的保持了容顏不老,只為等待愛人歸來。是否當年的玉琳瑯實則被青府所得?楊恩也奉命前來追查,然而真相卻是那樣不堪,有時候老與不老,都是人生的執念。
(3)第三、四種苦惱:病、死——《病死疑》
仙闕般的侯府,處處充滿殺機。
權傾一時的太后之侄長安侯得了怪病,認為是擅于用毒的上林公主受太后所派為自己下了劇毒。楊恩細察之后,發現與上林公主無關,然而侯府中的兇手究竟如何令長安侯中毒?是什么使姑侄表面情殷,其實互視為仇眥呢?由疑生病,內心深處的不安和疑惑,竟然跟劇毒一樣能奪走人的性命嗎?所謂奇毒,種種詭譎,竟只源于一片空茫的懷疑。
(4)愛別離:《愛別離》
先皇寵妃墓中,傳說有黃金寶藏。各路人馬齊聚于此,親眼見到美人瞬間白骨的楊思,也洞察了三十年前的一段愛孽,只到*后墓門緊閉,將一切埋于黃土。黃金墓的傳說,原來都是誘人殉葬的釣餌;相愛的終點,都是不甘的別離。
原來無論生死,所有愛的終點,都是別離。
(5)怨憎會:《怨憎會》
上林公主是皇帝的異母胞妹,幼時不慎被歹人擄走,轉賣到苗疆。成年后她歷盡輾轉,上書求歸,皇太后親自下旨迎歸宮中,封為公主。上林公主在宮中突然失蹤,神秘人在楊恩家中送來一朵白蘭,追查之下,發現公主失蹤與當朝宰相明照清大有關聯。一樁三十年前的舊案浮出水面,曾經的愛,化為怨憎之后竟是那樣惡毒。是愛的難舍,造就了怨憎的相會。但人世間一切的怨憎,都抵不過生命、時間。
(6)求不得:《求不得》
玉琳瑯再現蹤跡,楊恩遵旨尋找,由此引出一段太后的故事。貴為太后,她卻失去了丈夫的愛。雖然有侄子,彼此間卻互為利用又互相猜疑。雖然有兒子,卻有時刻惴惴不安的秘密在折磨她。所謂的令人永葆青春的至寶玉琳瑯,竟藏著宮中*深的秘密。楊恩與蘇蘭澤的愛情,也終將迎來結局。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求之不得。
(7)五蘊:《五蘊》
終南山有大隱士魏節,名動天下,連兩朝皇帝都折節下交。張珍珍身負深仇,希望能找到魏節相助。誰知終南山界有鬼王作崇,幾乎喪命于此。所謂鬼域,其實都是人域。人心沉淪入黑暗,更遠勝所謂的鬼物。
歷盡重重劫難終遇魏節,張珍珍是否能得償所愿?大千世界,無非五蘊聚合。
(8)番外篇:《白頭》
洛陽橋邊總有年輕男子無故失蹤,原來都是為了滋養偃師門的偶人傀儡。如果活生生的人丟掉了靈魂,只有一個麻木的軀殼,與傀儡并無分別。可是人終究不是傀儡,縱然一時迷惑心智,但終有一天,象春風吹醒了善的種子,會聽到自己心中的聲音。那段二十五年前風靡一時的梅曲《白頭》,講述了一個陰森凄涼的故事:
“一曲鳳求凰,千古訴風流。若得同心侶,不將神仙求。山在海未枯,凰去鳳亦休。高車駟馬在,幾人得白頭。”
早知浮生如夢,恨不一夜白頭。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 節選
月色如水,水波如煙,漸漸融在一起,朦朧如紗羅般,經風一吹,飄拂不 定。 對岸的檐宇街市、燈火人群,蒙在這層紗羅之后,都有些影影綽綽的,瞧不 分明。 有石橋橫跨兩岸,如長虹臥波。橋邊一塊石碑,碑身斑駁不平,連刻在碑上 的“如煙橋”三個字也有些模糊,顯然這橋有些年月了。 一個頭戴帷帽的男人負手立在橋邊,帽檐上長長的玄色披紗一直垂到頸下, 掩住了他的面容。他身后四五步處,站著個駝背蒼頭的老仆,安靜得好像已融入 黑暗之中。 四周荒涼,夜風微涼,這一對主仆的身影也顯得那樣孤獨,仿佛蘊含有無限 風霜。 潺潺的流水里,忽有三兩聲胡琴的弦響在對岸響起來。隔著涼夜水氣,那曲 調越顯得蒼涼。有個女子聲音和在這琴音中,凄凄哀哀地唱道:“一曲鳳求凰, 千古訴風流。若得同心侶,不將神仙求。山在海未枯,凰去鳳亦休。高車駟馬 在,幾人得白頭。” “高車駟馬在,幾人得白頭。”帷帽人自語道,“連文君如此才貌雙全的佳 人,也有白頭之嘆。果然司馬相如達成了‘高車駟馬’的平生之愿后,就背離了 曾經的山盟海誓嗎?” 這聲音低沉,似乎有無限感慨。 “按京都的習慣,盂蘭節這一天,都是戌時開始放燈。放燈的人多,自然也 少不了癡男怨女,天人相隔。”老仆嘶啞著嗓子答道,“這邊雖然放燈的人少, 但戌時將至,天又冷,我們還是趕緊放了燈回去吧。” 對岸的胡琴歌聲已悄然湮滅。帷帽人點了點頭,接過了老仆遞上的一盞荷花 燈。 “啪!”一聲輕響,光焰閃過,隨即夜色中亮起一團淡淡紅光,這紅光卻是在 河的下游,距他們主仆數十步之處。 那是一盞白紗制成的荷花燈,柔和的光輝映襯出一張新月般的臉龐。 那張臉上竟然也蒙著一層白色輕紗,通身的衣衫也是素色,襯著幽暗的河 水,有一種朦朧的不真實感。 這個素服女子身邊跟有一個披發小婢,此外再無侍從。 似乎是感知到了帷帽人的目光,她望了過來。 白色輕紗邊緣露出鳳眼美目,顧盼流波,哪怕在暗淡的夜色中,仍然有一種 動人的光彩。
三眼神捕之神目如電 作者簡介
東海龍女,國內知名女作家、編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開始發表作品,于2006年起在晉江原創網連載長篇小說《妖之傳奇》(出版時改名《海國遺夢》),倍受讀者喜愛,曾獲當月晉江原創網首頁特別推薦。另有長篇網絡小說《女夷列傳》《錦繡洛神》等分別在晉江原創網、龍的天空網、縱橫中文網、書海網等連載,均登上網站推薦榜。后成為《飛奇幻世界》《今古武俠》《今古奇幻》《今古言情》等著名刊物主力作家之一。2009年短篇小說《游仙記》獲中國幻想小說獎——銀河獎,2011年小說《夜讀傳奇 海棠》再獲銀河獎提名。至今為止,出版、發表作品數百萬字,長、中、短篇小說四十余部,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海國遺夢》、《三眼神捕》、中篇小說集《魅浮生》、散文集《荷花在哪里》等。數年前轉戰影視領域,創作各類影視劇本數部,代表作有院線電影《我的三次旅行》《武陵王》、紀錄片《追光者》等。作品《MS疏花水柏枝》曾獲全國劇本征文大賽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