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詩歌研究(第十九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9548
- 條形碼:9787520159548 ; 978-7-5201-5954-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詩歌研究(第十九輯) 本書特色
《中國詩歌研究》是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所創(chuàng)辦的大型學術叢刊,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詩歌研究。自創(chuàng)刊號起,先后設置有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中國詩歌理論研究、中國少數(shù)民族詩歌研究、當代海外華人詩歌研究及中西比較詩學研究、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等欄目。 其中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為特色欄目。前者關注學術史和詩學文獻的總結整理,包括極有價值但其它刊物很難包容的譜錄類成果。后者主要關注年青學者的重要研究成果,積極扶持界后勁的成長。在海內外學術界有很好的聲譽。
《中國詩歌研究》堅持學術本位的宗旨、執(zhí)著言之有物的標準,逐漸獲得學界的認可。
刊物的作者隊伍包括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重要高校的科研人員,也包括香港、臺灣等海外學人,還有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外學者。
一些重要數(shù)據(jù)庫和評價機構也先后將《中國詩歌研究》作為來源期刊。從創(chuàng)刊號起收入中國知網的CNKI數(shù)字圖書館全文數(shù)據(jù)庫;2008年又成為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認定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同年,又先后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中心來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來源期刊。《中國詩歌研究》是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所創(chuàng)辦的大型學術叢刊,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詩歌研究。自創(chuàng)刊號起,先后設置有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中國詩歌理論研究、中國少數(shù)民族詩歌研究、當代海外華人詩歌研究及中西比較詩學研究、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等欄目。 其中詩學史及詩學文獻研究、青年論壇,為特色欄目。前者關注學術史和詩學文獻的總結整理,包括極有價值但其它刊物很難包容的譜錄類成果。后者主要關注年青學者的重要研究成果,積極扶持界后勁的成長。在海內外學術界有很好的聲譽。
《中國詩歌研究》堅持學術本位的宗旨、執(zhí)著言之有物的標準,逐漸獲得學界的認可。
刊物的作者隊伍包括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重要高校的科研人員,也包括香港、臺灣等海外學人,還有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外學者。
一些重要數(shù)據(jù)庫和評價機構也先后將《中國詩歌研究》作為來源期刊。從創(chuàng)刊號起收入中國知網的CNKI數(shù)字圖書館全文數(shù)據(jù)庫;2008年又成為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認定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同年,又先后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中心來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來源期刊。
本輯為第十九輯
中國詩歌研究(第十九輯)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古代詩歌研究、詞學研究、詩歌文獻研究、域外漢詩與詩學研究四部分。主要內容包括: 論三首陶詩篇目的主旨及真?zhèn)螁栴}、論漢魏到初唐五古行旅詩的結構復變、略論文章體制與聲調文學等。
中國詩歌研究(第十九輯) 目錄
出土龠、篪、笛之音樂考古與宋玉《笛賦》 劉剛
論庾信《小園賦》在清代的接受 王者賢
論三首陶詩篇目的主旨及真?zhèn)螁栴} 賀偉
論漢魏到初唐五古行旅詩的結構復變 楊照
從相馬文化釋杜甫“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姜卓
論柳宗元詩歌創(chuàng)作與家世之關系:兼析柳、謝山水詩之承繼 都軼倫
仁宗朝的趙孟頫新議 劉育
論長安文會與文學復古運動前夕關中文學走向 楊遇青 賀玉潔
明代金陵詩學演變與文化品格的確立——以青溪社為中心 陳艷
論盧見曾對王士禛經典地位的重塑 袁鱗
王國維《詠史二十首》與桑原騭藏《中等東洋史》 陳琳琳 ·詞學研究·
略論文章體制與聲調之學 雷淑葉 施議對
尊體與通變:論吳梅《詞學通論》的詞學史價值與意義 傅宇斌 馬艷玲 ·詩歌文獻研究·
沈德潛佚序輯考 藍青
《鄭若庸年譜》補正 周明初 余凱越
《清詩紀事·列女卷》“畢著考” 趙宣竹 ·域外漢詩與詩學研究·
日本新格調派對明代后七子詩論的接受與批判
——以對李白諸體詩歌的評價為中心 鐘卓螢
從《唐絕新選》看賴山陽對格調派和性靈派詩學觀念的接受與批判 張波
中國詩歌研究(第十九輯) 作者簡介
趙敏俐,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學術專著有《兩漢詩歌研究》、《漢代詩歌史論》、《文學傳統(tǒng)與中國文化》、《二十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與人合著)、《先秦君子風范》,與人合編《先秦大文學史》、《兩漢大文學史》等,并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遺產》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先后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多項,并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