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回望傳統:李麗敏音樂研究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8419
- 條形碼:9787503968419 ; 978-7-5039-684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望傳統:李麗敏音樂研究文集 內容簡介
正所謂形式,即構成事物的各種元素之組織或安排。雖是事物的外形,但卻有其內部的規律。人們往往把音樂的形式與曲式結構等同起來,曲式結構僅是音樂形式的一種組織手段,是它的一個下屬成分。音樂形式具有特殊的組織規律,它是構成音樂各種元素的組織和安排。所以,要考察音樂的形式,首先應該考察音樂形式的構成方式。
回望傳統:李麗敏音樂研究文集 目錄
——中國民族管弦樂隊歷史成因新探
對“國樂”發展歷史的再認識
再談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建制、律制與標準化問題
——民樂指揮家閻惠昌訪談錄
民樂指揮家的民樂觀
——指揮家王甫建訪談錄
論中國彈撥樂器在古代的社會身份及審美特征
論古代“朱絲弦”的器用與象征
琵琶傳入中原對唐代音樂的影響與琵琶音樂文化叢結
中國古代竹樂器探源
北京百年琵琶制作工藝品評
——琵琶制作國手滿瑞興口述史
1949年以來胡琴制作技術的發展
——樂器制作名家滿瑞興口述史
民間賽歌源流概說
北京傳統音樂的保存與保護
論中國傳統民間器樂的當代文化價值
音樂習俗的模式同構
——從印尼巴厘島甘美蘭音樂田野調查三個實例引發的思考
儀式音樂研究的人類學視野
——《神圣的娛樂——中國民間祭祀儀式及其音樂的人類學研究》評介
音樂學者還是音樂記者?
——民族音樂學調查研究范式批判
重新發現和認識馬可
——紀念馬可先生誕辰百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回望傳統:李麗敏音樂研究文集 節選
對“國樂”發展歷史的再認識 一、“國樂”新解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伴隨著西方列強在軍事上對業已腐朽的中國清王朝的沉重打擊,西方政治、經濟、文化開始全面侵入中國。在這一歷史過程中,受西方專業藝術音樂的影響,一系列完全不同于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新興音樂形式在中國本土應運而生。對這些新興的音樂形式,人們統稱之為“新音樂”。而在這些形式中,*受關注且*具爭議的,莫過于結合了中、西各種音樂因素而形成的所謂“國樂”(民族管弦樂隊)這種音樂形式。 “國樂”一詞并非民國時期才產生的,這一概念在中國古來有之,然而古義、今說則既有相同又各存差異。由于存在新、舊兩個不同的“國樂”概念,因而對“國樂”概念的理解也就需要從兩種不同的角度去認識。 關于舊(古代)“國樂”的說法,主要出現在古代詩文和史料中。唐代孟啟《本事詩·事感》中就有“國樂唱是詞”之句,唐代李訥《命妓盛小叢歌餞崔侍御還闕》亦有“曾向教坊聽國樂,為君重唱盛叢歌”的詩句,清人王士稹《池北偶談‘談異五.舞蠅虎》亦云:“上召國樂以舉其曲,蠅虎盤回宛轉,無不中節。”這些古人所言之“國樂”,或專指宮廷樂隊,或泛稱宮廷音樂,總之指的都是那些能夠代表國家水平的音樂。另據《遼史·樂志》記:“遼有國樂,猶先王之風;其諸國樂,猶諸侯之風。”這里所謂“國樂”,實則由國家(或諸侯國)制定的能夠代表國家在慶典、祭祀中演奏的大型音樂。和古代“國樂”含義相比,20世紀初期國人提出的“國樂”無疑是新“國樂”。可以肯定地說,無論從當時的觀念方面或是從音樂實踐方面看,它指的并不是中國原有的傳統音樂(既不是古代宮廷音樂、文人音樂抑或寺廟音樂的傳統,也不是存留于民間的地方音樂傳統),而是屬于“新音樂”的范疇。因此,我們在這里需要重新理解的是,“國樂”這個概念從實質上還可以有兩種解釋: 其一是具有政治含義的“國樂”。也就是說,這種音樂被認為是(或被期待為)能夠代表國家、對國家權威具有象征意義的音樂。從上面所引古人口中的所謂“國樂”在古代的含義,就是指能夠代表當時那種傳統“國家”(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的音樂。但是,民國時期的“國樂”并非古代“國樂”之本意,它所代表的不是(也不應該是)傳統的國家、封建帝制的國家,而是當時中國按西方模式建立起來的現代民族一國家。盡管當時的精英們并不一定都能意識到,他們所鼓吹的民族主義、民國主義其實就是西方模式的現代民族一國家主義,但實質上當時的愛國(即愛中國),所愛的絕不是大清王朝的封建帝國,而明明白白的就是愛現代的新興民族一國家(中華民國以及后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二是具有文化含義的“國樂”。也就是說,這種音樂是中國文化所特有的、屬于中華民族自己的音樂。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的精英們雖說因反封建而不熱愛封建帝制的中國,但大多數人對于古老農業文明創造出來的古代音樂傳統仍然保持一定的崇敬心理,并由此而產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于是,崇尚“國樂”,倡導“國樂”就成了當時人們民族主義意識的一種象征。但是,這種民族主義和古代抵抗外族侵略的民族主義不能相提并論。 ……
回望傳統:李麗敏音樂研究文集 作者簡介
李麗敏,2009年,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威斯里安大學訪問學者,《樂器》雜志編委。主持教育部“中國常用民族樂器音色的聲學測定及聽覺心理實驗”、北京哲社基地“當代北京民族樂器制造業發展與變遷研究”等多個科研課題。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