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晚年錢鍾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60451
- 條形碼:9787537860451 ; 978-7-5378-604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年錢鍾書 本書特色
該書通過對錢鍾書1949年之后住房的變遷、職業的轉換、與人(陳寅恪、胡適等)的交往等的解讀,分十四話書寫錢鍾書晚年的思想脈絡與心跡,對所挖掘的大量史料進行鉤沉發覆、考辯厘訂,別具手眼,展現了一個較為真實的“晚年錢鍾書”的形象及其心路歷程。
晚年錢鍾書 內容簡介
◆錢鍾書110周年誕辰紀念版。
◆探尋錢鍾書晚年的政治抉擇與隱秘心跡!
◆著名學者、廈門大學教授 謝泳 作序!
◆錢學專家范旭侖、《開卷》主編董寧文誠意推薦!
◆錢鍾書為何選擇留在大陸?錢鍾書是“御用翻譯”嗎?錢鍾書有哪些私密日記?晚年錢鍾書為何沒有大作品?諸多如此問題,本書逐一作答。
◆展現一個較為真實的“晚年錢鍾書”的形象及其心路歷程。
◆特別收錄十余幅珍貴圖片,帶你重回歷史現場。
◆史料確當,查證嚴謹,文筆暢達,可謂“可靠的生動的傳記”之晚年階段。
晚年錢鍾書 目錄
第二話 一九五七:錢鍾書與父親錢基博
第三話 一九四九年后的錢鍾書與政治翻譯
第四話 從清華新林院到南沙溝“部長樓”
——錢鍾書一九四九年后的住房變遷
第五話 晚年錢鍾書的“備忘而代筆譚”
第六話 “我幾乎成了寫信的動物”
第七話 “自古才高有折磨”
——晚年錢鍾書的健康及其他
第八話 晚年錢鍾書談陳寅恪
——兼談錢鍾書與陳寅恪的交往史
第九話 晚年錢鍾書憶胡適
第十話 晚年錢鍾書與無錫七尺場故居
第十一話 錢鍾書:“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晚年錢鍾書與母校
第十二話 錢鍾書:“事實上證明皆非‘全集’,冒名撒謊而已
——晚年錢鍾書為何不出“全集”
第十三話 晚年錢鍾書說“不”拾零
第十四華 晚年錢默存新語舊事
晚年錢鍾書 作者簡介
錢之俊
生于1982年。安徽無為人。
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評論家協會會員。一級教師。
著有《錢鍾書生平十二講》。
- 主題:一切盡在不言中
謝泳作序,有些意外,原以為是時下較流行作品,湊著買的。謝泳算是幾十年來寫舊中國知識分子在新中國經歷的鼻祖級人物,當年的《學人今夕》是這方面的啟蒙讀物,也是南周熱捧的著作,后來才有《南渡北歸》一類,這也預示了本書的風格。 本書研習了謝泳、丁東這派作家的筆法,考據較嚴謹,立場較持中,基本還原了這段人生軌跡。我覺得錢留下來,還是有眷戀故土的意味,否則以他們夫婦的性情,必然會遠走。至于入了譯著的班子,一是有好友同學提攜,二也反襯出錢較為謹言慎行,沒有什么太突出的把柄,這符合他有精致利己一面的特點。一直較為順遂,也多半因了班子及上層的這些緣由吧,總之是有偶然之處。 80年代末至九十年代錢學大火,一眾人對一個本來毫無印象的出土文物般的人物大談特談、大贊特贊,同樣的情形還發生在陳寅恪身上。當時陳早已身故,錢先生尚在,卻異常淡定,于烈火烹油之際從無訪談一類東西面市,最著名的那句話是,如果你喜歡那只蛋,為何非要認識生蛋的那只雞。這也體現了錢極為睿智的一面,特別是經歷了大浪潮后,本來就以俯視姿態示人,更增添了洞察力。在錢學、陳學均已退潮的今天,不得不佩服他的睿智,因為當年的評價的確是過譽了。 于學術之外,錢的精致,其實是阻礙了他傳承中國知識分子另一個傳統的能力,簡單說就是“鐵肩擔道義“,眾多人苦做炮灰的同時,也在歷史上寫下了一筆濃墨重彩,成為社會前進的推動力量。也許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原本就是知識分子的兩個不同的側面,有時候很難兼得,如果不挑剔的話,其實都是可取的,只要不助紂為虐。 最后,還是要為這本書點贊,點贊這本書的寫作風格,經歷的因果關系,雖沒有直陳,但已一切盡在不言中。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