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精編外科學治療新進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61948
- 條形碼:9787518961948 ; 978-7-5189-619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編外科學治療新進展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外科常見疾病的診療手段, 具體包括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及詳細的治療方案等。內容包括: 普外科疾病 ; 神經外科疾病 ; 胸心外科疾病等。
精編外科學治療新進展 目錄
目錄
**章 普外科疾病001
**節 外科感染002
第二節 頸部疾病009
第三節 乳房疾病022
第四節 胃腸疾病039
第五節 直腸、肛管疾病069
第六節 肝膽胰疾病083
第二章 神經外科疾病111
**節 顱內壓增高112
第二節 顱內腫瘤115
第三節 頭皮損傷120
第四節 顱骨骨折122
第五節 腦損傷124
第三章 胸心外科疾病132
**節 肋骨骨折133
第二節 氣胸135
第三節 血胸138
第四節 支氣管擴張癥140
第五節 肺癌144
第六節 食管癌158
第七節 法洛四聯征162
第八節 冠心病165
第四章 泌尿外科疾病168
**節 尿路感染169
第二節 泌尿系統結石173
第三節 前列腺增生癥185
第五章 骨科疾病190
**節 骨折191
第二節 脫位200
第三節 周圍神經損傷204
參考文獻207
精編外科學治療新進展 節選
《精編外科學治療新進展》: 二、漿細胞性乳腺炎 漿細胞性乳腺炎又稱為乳腺導管擴張癥,是一種好發于非哺乳期、以導管擴張和漿細胞浸潤病變為基礎的慢性、非細菌性乳腺炎癥。據國內外報道,其發病率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14%~5.36%。其病因不明,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極易與乳腺癌相混淆,因此誤診率可高達56.9%~73.1%。隨著先進醫療器械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和對該病廣泛深入的研究,人們已有了新的認識! 1.病因與病理 截至目前,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病因不明。大多數患者發病并無明顯誘因,故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推測原因有:哺乳障礙、乳房外傷、炎癥、內分泌失調及乳房退行性變是引起乳腺導管引流不暢、阻塞、分泌物淤滯等癥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導致管腔內中性脂肪刺激管壁,纖維組織增生,進而破壞管壁進入間質引起劇烈的炎癥反應;異常激素刺激可使導管上皮產生異常分泌、導管明顯擴張,是該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單純的阻塞不會引起導管擴張,但導管排泄不暢可以使本病由溢液期發展到腫塊期。有學者從乳頭溢液、乳暈部腫塊穿刺或乳暈部瘺管中均分離和培養出厭氧菌,認為該病是厭氧菌在乳管內滋生引起的化膿性炎癥。綜合文獻我們認為,乳腺導管阻塞和激素的異常刺激是該病發生的病理基礎,而早已存留于導管內的細菌滋生是繼發感染、加重病情發展的重要因素。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病變早期病理表現為導管上皮不規則增生,導管擴張,管腔擴大,管腔內有大量含脂質的分泌物聚集,導管周圍組織纖維化,并有淋巴細胞浸潤。后期病變可見導管壁增厚,纖維化,導管周圍出現小灶性脂肪壞死,周圍可見大量組織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尤以漿細胞顯著,故稱為漿細胞性乳腺炎! 2.臨床表現與分期 漿細胞性乳腺炎多發生于30~40歲的非哺乳期婦女,常以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為首次就診癥狀,且多數為唯一體征。腫塊多位于乳暈深部,急性期較大,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縮小成硬結。乳頭溢液多為淡黃色漿液性或混濁的黃色黏液,血性溢液少見?捎型瑐纫父C淋巴結腫大,但質軟、壓痛明顯;其炎癥反應也可以導致乳頭回縮和乳暈區皮膚橘皮樣變。也可以出現腫塊軟化而成膿腫,破潰后久治不愈者形成通向乳管的瘺管或形成竇道! 「鶕〕蹋瑵{細胞性乳腺炎可分為3期。①急性期:約2周,乳房腫塊伴有疼痛、腫脹、皮膚發紅等急性乳腺炎的表現,但全身反應輕,無明顯發熱。②亞急性期:約3周,炎樣癥狀消失,出現乳房腫塊,并與皮膚粘連。③慢性期:經過反復發作后,乳房腫塊可縮小成硬結狀,出現1個或數個邊界不清的硬結,初期可能只有1cm大小,數月或數年后可達3~5cm。此腫塊多數位于乳暈范圍內,質地堅實,與周圍組織有一定固著性,并與乳腺局部的皮膚粘連,呈橘皮樣改變。也可見乳頭回縮或乳頭朝向發生改變,重者可使乳房變形。有的可觸及腋下腫大淋巴結。以上表現臨床上易和乳腺癌相混淆。少數患者乳暈處或附近皮下起小膿腫,切開或破潰后不易愈合,可形成瘺管和竇道,長達數年。 3.診斷和輔助檢查 。1)診斷。漿細胞性乳腺炎臨床表現多樣,與急性乳腺炎、乳房結核、乳管內乳頭狀瘤、特別是乳腺癌鑒別困難,極易誤診。因此,具有以下臨床特點要考慮為漿細胞性乳腺炎:30~40歲經產、非哺乳期婦女;乳暈深部腫塊、生長緩慢、反復發作。急性期易出現局部皮膚紅腫熱痛、腋窩淋巴結腫大、疼痛,抗菌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乳頭溢液以多孔、透明或混濁黃色漿液性為主,少見血性,有時伴有乳頭凹陷、畸形!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